一种污泥自动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960发布日期:2019-05-24 21:4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自动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泥自动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未经过很好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处理污泥时,首先要进行脱水;现有的脱水过程一般通过压滤进行脱水,但是压滤过程中的工作压力不稳定,单独任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实现输送泵的启停、阀门启闭,这样既不利于节能降耗,同时无法确保泥饼的含水率,通过人工上料,压滤的效率较低,工作强度较大;为此,急需发明一种污泥自动脱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保泥饼含水量,压滤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耗能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污泥自动脱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保泥饼含水量,压滤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耗能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桶,圆桶内安装有一个与圆桶同轴且可绕其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两个与转轴同轴且可转动的第一转块,两个第一转块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一挤压板,每个第一转块外端的转轴上均安装有一个与转轴同轴且可转动的第二转块,两个第二转块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二挤压板;

所述的圆桶内安装有一个与圆桶同轴的内桶,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外端与内桶内壁接触,内桶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径向且贯通内桶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安装有滤网,圆桶上开设有一个竖直贯通圆桶与内桶的进料口,圆桶上安装有一个集料箱,集料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集料箱与进料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安装有单向阀,集料箱内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挡块,挡块上下移动可使得通孔贯通或封闭,进料口下方的圆桶上开设有竖直贯通圆桶与内桶的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安全阀,圆桶上安装有一个固定装置;当第一挤压板位置被固定时,第二挤压板转动,污泥被挤压,第二挤压板转过进料口后,挡块使得通孔贯通,未处理的污泥从进料口进入,第二挤压板继续转动,继续挤压污泥,出料口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安全阀打开,处理好的污泥从出料口落出;第二挤压板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挡块使得通孔封闭,之后,固定装置松开第一挤压板,转轴带动第一挤压板转动,同时第二挤压板被固定装置固定。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实现污泥的脱水,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污泥脱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过程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与内桶7连接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挤压板4与内桶7连接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挤压板6被固定时的左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挤压板4被固定时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给出,本发明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圆桶1,圆桶1内安装有一个与圆桶1同轴且可绕其轴线转动的转轴2,转轴2上安装有两个与转轴2同轴且可转动的第一转块3,两个第一转块3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一挤压板4,每个第一转块3外端的转轴2上均安装有一个与转轴2同轴且可转动的第二转块5,两个第二转块5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二挤压板6;

所述的圆桶1内安装有一个与圆桶1同轴的内桶7,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外端与内桶7内壁接触,内桶7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径向且贯通内桶7的通孔8,每个通孔8内均安装有滤网,圆桶1上开设有一个竖直贯通圆桶1与内桶7的进料口9,圆桶1上安装有一个集料箱10,集料箱10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槽11,集料箱10与进料口9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安装有单向阀12,集料箱10内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挡块13,挡块13上下移动可使得通槽11贯通或封闭,进料口9下方的圆桶1上开设有竖直贯通圆桶1与内桶7的出料口14,出料口14上安装有安全阀15,圆桶1上安装有一个固定装置;当第一挤压板4位置被固定时,第二挤压板6转动,污泥被挤压,第二挤压板6转过进料口9后,挡块13使得通槽11贯通,未处理的污泥从进料口9进入,第二挤压板6继续转动,继续挤压污泥,出料口14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安全阀15打开,处理好的污泥从出料口14落出;第二挤压板6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挡块13使得通槽11封闭,之后,固定装置松开第一挤压板4,转轴2带动第一挤压板4转动,同时第二挤压板6被固定装置固定。

为了实现转轴2可转动,所述的转轴2与圆桶1之间安装有轴承,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转动可带动转轴2转动。

为了实现第一转块3、第二转块5均可转动,所述的每个第一转块3、第二转块5内的转轴2上均安装有一个内摩擦轮16,第一转块3与第二转块5上均安装有与内摩擦轮16配合的外摩擦轮17,转轴2转动,可经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的配合带动第一转块3、第二转块5转动。

为了实现第一挤压板4或第二挤压板6的位置被固定,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圆筒上的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与圆筒内壁之间安装有轴承,第二转轴18可绕轴承转动,第二转轴18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径向的挡板19,挡板19可与第一挤压板4或第二挤压板6接触,第二转轴18与圆筒之间安装有固定第二转轴18的卡紧装置;在工作时,第二转轴18被卡紧装置固定,与挡板19接触的挤压板无法转动,另一个挤压板可随转轴2转动,当另一个挤压板转动到与卡紧装置接触时,卡紧装置使得第二转轴18被松开,与挡板19接触的挤压板经挡板19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直至此挤压板与该挡板19分离,同时,另一个挤压板与卡紧装置分离,第二转轴18无法转动,且另一个挤压板与其他的挡板19接触,在挡板19的作用下,此挤压板无法转动,位置被固定。

为了实现第二转轴18的位置可被固定,所述的卡紧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第二转轴18下方的圆筒内壁上的定位销20,定位销20可在圆筒内上下移动并可向上复位,第二转轴18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定位销20配合的定位孔21,定位销20可置于定位孔21内,定位销20上固定连接有一个l型杆22,l型杆22导杆26的上端置于圆筒的空腔内,l型杆22导杆26的上端为斜面,当挤压板与l型杆22斜面接触时,挤压l型杆22向下移动,l型杆22带动定位销20共同向下移动,定位销20移出定位孔21,第二转轴18的位置被松开,挤压板与l型杆22分开后,l型杆22与定位销20向上复位,置于相邻的定位孔21内,第二转轴18的位置重新被固定。

为了实现定位销20可上下移动且可向上复位,所述的圆筒上开设有竖直的定位盲孔23,定位销20置于定位盲孔23内且与定位盲孔23之间间隙配合,定位销20与定位盲孔23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24,第一压簧24的上端固定在定位销20上,第二压簧的下端固定在定位盲孔23内,l型杆22一侧的定位盲孔23侧壁上开设有凹槽,l型杆22可在凹槽内上下移动;当挤压板与l型杆22接触时,向下挤压l型杆22,l型杆22带动定位销20向下移动,第一压簧24被压缩,当挤压板与l型杆22脱离后,在第一压簧24压力的作用下,定位销20与l型杆22向上移动复位。

为了实现挡块13可上下移动,所述的集料箱10下方的转轴2上安装有一个凸轮25,凸轮25上开设有凹槽,挡块13的下端安装有一个贯通集料箱10的导杆26,导杆26下端置于凸轮25的凹槽内,位于集料箱10的导杆26上套装有第一拉簧27,第一拉簧27的上端固定在压簧上,第一拉簧27的下端固定在集料箱10的底面上;当凸轮25转动时,推动导杆26向上移动,第一拉簧27被拉伸,凸轮25高点向下转动时,在第一拉簧27拉力的作用下,挡块13向下移动复位。

为了实现挡块13向上移动,可使得通槽11贯通,挡块13向下移动,使得通槽11封闭,所述的挡块13上开设有一个左右方向贯通的进料槽28,挡块13的四周与集料箱10内壁接触,挡块13向上移动,通槽11与进料槽28相对,通槽11贯通,污泥可经进料槽28与进料通入内桶7内,挡块13向下移动后,进料槽28与通槽11错位,挡块13挡住通槽11,污泥无法进入进料通道。

本发明在使用之前,第一挤压板4刚与第二转轴18的挡板19分离,定位销20位于其位移的最上方,第二转轴18被定位销20固定,第一压簧24处于原长,第二挤压板6与其中一个挡板19接触,第二挤压板6处的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处于打滑状态,第二挤压板6无法转动,凸轮25的近休止点与导杆26接触,挡块13位于其位移的最下端,第一拉簧27处于原长,挡块13将左右的通槽11封闭,污泥无法进入内桶7内,出料口14处于封闭状态,内桶7内充满待处理的污泥。

本发明在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时带动内摩擦轮16转动,由于第二挤压板6与第二转轴18上的挡板19接触,第二转轴18处于被固定的状态,所以,所以位于第二转块5的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处于打滑状态,转轴2转动无法带动第二挤压板6转动,第一挤压板4不与挡板19接触,所以,转轴2转动时经第一转块3处的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的配合带动第一转块3与第一挤压板4共同转动,第一挤压板4转动,会对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之间的污泥进行挤压,污泥被挤压时,污泥中的水会经内桶7的通孔8与滤网排出内桶7,圆桶1的内壁上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导液通道,被挤压出的水分经导液通道流出;同时,转轴2转动,带动凸轮25共同转动,凸轮25转动经导杆26推动挡块13向上移动,第一拉簧27被拉伸,挡块13向上移动会使得进料槽28逐渐与集料箱10上的通槽11相对,当第一挤压板4转过进料口9后,进料槽28上升到与通槽11之间有相交的位置,此时,污泥可经通槽11与进料槽28形成的通道落入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所形成的的与转轴2转向相反的空间内,转轴2继续转动,使得进料槽28与通槽11的相交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污泥不断落入内桶7内;

第一挤压板4继续随转轴2转动,与转轴2转向相同的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形成的空间内的污泥继续被挤压,且此空间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触发出料口14处的安全阀15,安全阀15使得出料口14被打开,被处理好的污泥经出料口14离开内桶7;同时,在第一挤压板4转动到出料口14之前,凸轮25转过最高点,并向下转动,挡块13在第一拉簧27拉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移动,在第一挤压板4转动到接近出料口14时,挡块13向下移动到将通槽11封闭的位置,污泥无法进入内桶7内。

第一挤压板4继续转动,将处理好的污泥经出料口14排出内桶7,处理好的污泥被排出内桶7后,压力减小,在安全阀15的作用下,出料口14被封闭;第一挤压板4继续转动,第一挤压板4转动到与l型杆22的导杆26接触时,经斜面推动l型杆22向下移动,l型杆22带动定位销20向下移动,第一压簧24被压缩,定位销20向下移动移出定位孔21,第二转轴18松开,第二挤压板6在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的配合下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第二挤压板6转动到与挡板19脱离后,第一挤压板4与l型杆22分离,定位销20在第一压簧24压力的作用下带动l型杆22向上移动复位,定位销20移入与上一个定位孔21相邻的定位孔21内,并重新将第二转轴18固定,同时,第一挤压板4与上一个挡板19相邻的挡板19接触,第一挤压板4的位置被固定,第一挤压板4处的内摩擦轮16与外摩擦轮17处于打滑状态,第一挤压板4无法转动;第二挤压板6转动,挤压污泥,使得污泥的水分经通孔8排出内桶7;如此,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交替转动,进料口9不断被打开和封闭,对污泥不段挤压脱水。

值得注意的是:当进料口9打开后,被处理的污泥与将要被处理的污泥同时存在于内桶7内,由于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形成两个不同的空间,所以在内桶7内被处理的污泥未被排出内桶7时,并不影响将要被处理的污泥进入内桶7,由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其次,在进料通道处设置单向阀12,污泥只能流入内桶7,而无法从内桶7反向流入集料箱10内,由此可以保证在挤压时,污泥不会反向溢出;另外,由于将要被处理的污泥进入内桶7,由于重力的作用对运动的挤压板施加以力,使得挤压板的运动更加省力,更有助于正在处理的污泥的脱水过程;另外,进料口9被打开后,停留一定的时间,所以合理设置凸轮25的外形结构,使得当挤压板转过进料口9后,进料通道被打开,当挤压板转动到靠近出料口14时,进料通道被关闭,这样可以保证进入足够多的污泥,可以确保每次处理污泥的量;最后,第二转轴18与挡板19和l型板的设置应在靠近出料口14处不远,当挤压板转过出料口14后,再进行挤压板的交替转动,可以确保被处理的污泥被完全清理出内桶7;污泥被处理后,依然质地较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可选用液体专用安全阀15,当压力较小时,不会影响安全阀15的自动关闭。

本发明通过第二转轴18、挡板19、第一挤压板4、第二挤压板6的配合作用,实现转轴2转动只能带动其中一个挤压板进行转动,从而对污泥进行挤压,在出料口14处安装安全阀15,使得在污泥处理时,每次污泥的脱水程度是一样的,保证了污泥脱水的含水量的一致性。

本发明通过第一挤压板4、第二挤压板6、凸轮25、挡块13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当第一挤压板4或第二挤压板6转动过进料口9后,进料口9被打开,将要被处理的污泥落入内桶7内,但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6形成不同的空间,可实现将要被处理的污泥与正在被处理的污泥不交叉,使得在污泥被挤压时,将要被处理的污泥落入内桶7,节省了时间成本,并减少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发明通过挡块13、凸轮25、通孔8、进料凹槽的配合作用,实现了进料通道的自动打开,并且在进料通道打开一定时间之后,进料通道被关闭,实现在在挤压板挤压污泥时,挤压板在进料口9之前转动时,进料通道被关闭,防止了污泥从进料通道流出,在挤压板转过进料口9后,进料通道被打开进料,减少了操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实现污泥的脱水,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污泥脱水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