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及串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5344发布日期:2019-11-01 19:39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及串油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及串油工装。



背景技术:

串油清洗的目的是将管子内壁附着的污物清洗出来,只有流速达到紊流状态时,才能有效,也就是管子内串洗油流速很高产生紊流,对管子内壁进行短时间的气蚀,这样才能将污物与管子内壁剥离,串油时要用木棒橡胶棒专门手动液压振动器振动管子拐弯处;选择管子级别时要考虑这一点,一般国外品牌都会说明其管路可以串油到精度几级,因为紊流时,管子本身会剥蚀,只有厂家自己清楚。另外油品需要选择该系统同型号的基础油,应为其粘度低,可以达到高流速和紊流状态。另外,串洗后的油品,一般换掉,因为,里面除了颗粒物被滤网分离出来,还有溶解的有机或无机物,如果不换掉,影响系统部件的正常使用,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为了省钱,就用串洗过的油品,很是危险。串油工艺工作量大、周期较长。清洗、串油工艺采用了把整个过程分为管路化学清洗、脱机串油、进机串油三个阶段的方法。nas等级(nationalaerospacestandard1638)nas等级是测量液压油污染程度的普遍彩用标准;nas1638是美国航天工业部门最先提出的,目前在美国和世界各国仍广泛采用。它以颗粒浓度为基础,按照油液中在5~15、15~25、25~50、50~100和>100μm5个尺寸区间内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14个污染物等级,测得的各尺寸范围的颗粒往往不属于同一等级,一般取其中最高一级作为油液污染度等级。但这种处理方法有时不尽合理。例如,5~15、15~25、25~50、50~100和>100μm各尺寸段的污染度等级如果是7、7、6、10和8,若取最大者,则油液污染度应为10级。然而,从可能进入运动副间隙引起磨损的危害尺寸来考虑,污染度定位7级比较更符合实际。

53000与64000系类船当中,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后,接管调试后,还是有大量的阀件液压驱动头与电磁阀卡死,现场服务工程师经常埋怨厂里串油不干净,甚至直接要厂里为卡死的部件买单,调试周期一拖再拖,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分析原因主要是:1.整个系统串油,所有的进油管是一组油包,回油是一组油包,油包在机舱阀箱旁,所有的遥控管(即进油管或回油管)长短不一,长的直接到艏部,短的在机舱甚至5-6米,而且机舱有20几根遥控管,这样造成大量的油直接从机舱遥控管回到回油油包(也即大量的油从短的遥控管回到回油油包),直接导致货舱及艏部没有串油的油流过去,其实每次串得是机舱部分管路。2.串完油恢复管路时,工人直接用切割刀割除多余的多芯管(因为串油时管子在长度上留有余量,管子稍长一些,进回油管通过卡套与阀相连接,而串完油后不用那么长,所以串完油后现场工人直接切割掉再通过接头将管与阀连接),往往造成管口及接头处油铁屑混进管子内部。

公开号为cn104107816b的专利:一种液压管路清洗泵站,液压管路清洗泵站包括泵站支架、及均安装于泵站支架上的油箱、第一螺杆泵、第二螺杆泵、电机、过滤器、多个连接液管,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阀门。该液压管路清洗泵站采用将各组件集成于泵站支架上的结构,该可移动式设计便于灵活移动且提高了操控的便捷性。另外,第一螺杆泵的第二螺杆泵同时启动工作时,串油清洗效率较高,适合于应用于各种待清洗管路的状态要求。而且,该液压管路清洗泵站可实现过滤、循环、充油、排油等多项功能,各功能较齐全,操控简易方便,填补了同类型串油工装泵站的设计空白。但仍然存在多次接管拆管的繁琐操作,串油后的回复管路也需切割;公开号为cn109047198a的专利:一种液压管道冲洗设备,包括油箱,油箱中设置有抗磨液压油,还包括冲洗供油装置、耐压测试装置、出油缸、以及回油缸;冲洗供油装置与油箱内部连通,冲洗供油装置设置有两个的出油管道,两个的出油管道均与出油缸的内部连通;耐压测试装置设置有两个的耐压软管,两个的耐压软管均与出油缸的内部连通,回油缸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监测探头;待冲洗的液压管道的一端与出油缸连通,液压管道的另一端与回油缸连通。通过将冲洗供油装置和耐压测试装置均与出油缸连通,使得液压管道连接在出油缸和回油缸上就可以进行冲洗作业和耐压测试作业,回油缸一物两用,结构紧凑。以及公开号为cn104533888b的专利: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液压系统一站式冲洗试压方法,使用两用串油设备对液压系统进行串油冲洗,冲洗后启动试压泵完成液压系统的试压工作;所述两用串油设备为冲洗二用阿尔盖特fte-800设备;所述冲洗试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串洗试压分包、计算串洗试压压力、串油设备与串洗试压包管路连接、投油以及串油,串油过程需震动管路、更换滤芯,并保持串油温度低于65℃,然后进行串油采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提交检测报告、油料回收试压,试压完成恢复管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两用串油设备,串洗冲压方法则更为简单、安全,减小对液压系统管路进行重复拆卸工作,缩短了工作周期。也存在多次接管拆管的繁琐操作,串油后的回复管路也需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省去了串油工装与串油后接管带来的二次污染,并能直接检查遥控管与遥控阀的对应性,以防调试时带来的误操作,并且所有管路都能“清洗”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将遥控阀液压系统中所有与阀箱相连的液压遥控管的端部接上卡套接头,然后将与氮气瓶出气管相连的一根临时软管依次与液压遥控管端部的卡套接头相连并在连接后开启氮气瓶出气管上的启闭阀,利用氮气对每一路管系进行吹通,直到阀控箱处回油管白布干净为止;然后通过卡套接头直接恢复遥控阀液压系统的管路。也即提前将遥控阀液压系统的全部管路通过卡套接头接好,然后拆一个吹一个,用氮气瓶实现每一个管路的“清洗”,全部管路吹完后将临时软管拆掉,然后再重新接回去,这样每一次吹完一路就重新接回一路,不会出现接错的情况,实现“对号入座”,保证操作的准确无误;阀控箱处氮气瓶的氮气净重为40公斤;卡套式管接头由三部分组成:接头体、卡套、螺母。当卡套和螺母套在钢管上插入接头体后,旋紧螺母时,卡套前端外侧与接头体锥面贴合,内刃均匀地咬入无缝钢管,形成有效密封。因为不锈钢管一体成型,没有接头,本身比较干净,所以不用油而采用氮气,吹一下就可把不锈钢管内不多的杂质吹出来,避免串油带来的二次污染。另外,串油工装表面有油脂杂质,会落入到系统对系统造成二次污染,并且串完油后接阀时要切管,切割处会使得切割口处的管子上铁屑、油泥等进入管内造成二次污染,而现在提前接好<等于提前对号入座,不存在后续切管再接的问题>。检查遥控管与遥控阀的对应性,管与阀提前接好,节约调试时间。工艺改进后,所有阀箱与阀处管路切割好,卡套接头安装好,把阀处进回油管利用接头全部接好,在阀控箱处直接利用40公斤的氮气对每一路管系进行吹通,直到阀控箱处回油管白布干净为止,交验完直接恢复管路,省去了串油工装与串油后接管带来的二次污染,并能直接检查遥控管与遥控阀的对应性,以防调试时带来的误操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对每一路管系进行吹通的过程中,对于长管及存在多个弯头的管,在弯曲处的软管上设置可调夹套。在弯曲处的软管上设置可调夹套以增大气流速度,对于长管或存在很多弯曲的管子,在弯曲处的管材质采用比支管其管材质更软的材质制成,并通过设置可调夹套能够调节弯曲处软管的管径,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这样能够加强弯曲处软管的气流流速,以增强本串油工艺(或者可以称之为“串气工艺”)“清洗”弯曲处杂物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中用到的串油工装,包括氮气瓶、与氮气瓶出气管相连的临时软管、与临时软管通过卡套接头连接的遥控阀的遥控液压管,氮气瓶的出气管上设置启闭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串油工装还包括在弯曲处的软管上设置的可调夹套,可调夹套包括一根调节绳,调节绳的两端固定相连,调节绳绕设在弯曲处的软管上且固定相连的两端的绳头从调节绳中部形成的绳扣中穿过,调节绳的表面包覆设置橡胶材质制成的摩擦层,调节绳其固定相连的两端形成的绳头固定连接在滑杆上,滑杆滑动连接在管状滑套内,滑套的侧面设置一个螺纹通孔,与螺纹通孔适配设有拧紧螺杆;滑杆上设置标识层。滑杆上的标识层起到提示目前调节绳已经收缩到一个什么程度来表示弯曲处软管目前收缩后的外径是多少;拧紧螺杆其远离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滑套的两端内侧壁一体设置用于限位滑杆的限位环形板,滑杆其位于滑套内的一端一体设有与限位环形板适配设置的环形突出板,环形突出板的外径大于滑杆的外径。滑套可以通过底座设置在车间底面上,滑套固定连接在长方体形底座上,甚至可以将底座设置成高度可调节式的,以适应不同位置的软管的管径调节。调节绳的方式设置简单,便于挑选需要设置的位置,摩擦层的设置则保证在调整时调节绳不会移动,保证需要收缩的软管位置的准确,滑杆上的标识层则能清晰地明确软管收缩了多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串油工装还包括透明材质制成的液压遥控管;液压遥控管其弯曲处的软管材质硬度低于液压遥控管其支管部分。软管也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里存在油污或杂物聚集,可以在其沿气流方向的前端设置调节绳以增大油污聚集处的气流流速,增强“清洗”能力。

调节的动作过程如下:(开始调节前先拧松螺杆,使得滑杆与滑套是自由滑动连接状态)通过透明软管知悉哪里油污聚集后将调节绳(由于需要穿设过程,因此调节绳的长度宜设置得比调节杆与滑套长度之和要长)穿在油污聚集处的软管前端(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前端),然后拉动滑杆,这样带动调节绳收紧起到收缩软管管径的作用,调至需要的程度后(根据滑杆上标识数字)拧紧螺杆使得调节绳收缩程度确定。可以根据油污聚集的情况使用多个此调节结构,如果对于油污聚集很多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收紧软管以进一步增强气流流速以增强清洗能力,总之就是可以灵活调整并很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串油工况并能完全彻底清洗干净。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省去了串油工装与串油后接管带来的二次污染,并能直接检查遥控管与遥控阀的对应性,以防调试时带来的误操作,并且所有管路都能“清洗”到;能实现每一个管路的“清洗”,全部管路吹完后将临时软管拆掉,然后再重新接回去,这样每一次吹完一路就重新接回一路,不会出现接错的情况,实现“对号入座”,保证操作的准确无误;不锈钢管一体成型,没有接头,本身比较干净,所以不用油而采用氮气,吹一下就可把不锈钢管内不多的杂质吹出来,避免串油带来的二次污染;在弯曲处的软管上设置可调夹套以增大气流速度,对于长管或存在很多弯曲的管子,在弯曲处的管材质采用比支管其管材质更软的材质制成,并通过设置可调夹套能够调节弯曲处软管的管径,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这样能够加强弯曲处软管的气流流速,以增强本串油工艺“清洗”弯曲处杂物的能力。调节绳的方式设置简单,便于挑选需要设置的位置,摩擦层的设置则保证在调整时调节绳不会移动,保证需要收缩的软管位置的准确,滑杆上的标识层则能清晰地明确软管收缩了多少。透明软管材质的设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里存在油污或杂物聚集,可以在其沿气流方向的前端设置调节绳以增大油污聚集处的气流流速,增强“清洗”能力。可以灵活调整并很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串油工况并能完全彻底清洗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串油工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实施例一中对其中一根液压遥控管进行吹气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存在软管的液压遥控管进行清洗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调节绳及滑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调节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氮气瓶;2、出气管;3、临时软管;4、液压遥控管;5、卡套接头;6、启闭阀;7、调节绳;8、软管;9、绳扣;10、摩擦层;11、绳头;12、滑杆;13、滑套;14、拧紧螺杆;15、串油泵;16、进油油包;17、回油油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将遥控阀液压系统中所有与阀箱相连的液压遥控管4的端部接上卡套接头5,然后将与氮气瓶1出气管2相连的一根临时软管3依次与液压遥控管4端部的卡套接头5相连并在连接后开启氮气瓶1出气管2上的启闭阀6,利用氮气对每一路管系进行吹通,直到阀控箱处回油管白布干净为止;然后通过卡套接头5直接恢复遥控阀液压系统的管路。

遥控阀液压系统串油工艺中用到的串油工装,包括氮气瓶1、与氮气瓶1出气管2相连的临时软管3、与临时软管3通过卡套接头5连接的遥控阀的遥控液压管,氮气瓶1的出气管2上设置启闭阀6。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串油泵15通过进油管与进油油包16相连,并且还设置回油油包17通过回油管与串油泵15相连,但进油油包16与回油油包17上都设置了很多的液压遥控管4(即多根与遥控阀相连的进油管与回油管且长度不一),在串油时需要留长液压遥控管4,串油完还需割掉预留的量再接回去。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3至图5所示,在对每一路管系进行吹通的过程中,对于长管及存在多个弯头的管,在弯曲处的软管8上设置可调夹套。串油工装还包括在弯曲处的软管8上设置的可调夹套,可调夹套包括一根调节绳7,调节绳7的两端固定相连,调节绳7绕设在弯曲处的软管8上且固定相连的两端的绳头11从调节绳7中部形成的绳扣9中穿过,调节绳7的表面包覆设置橡胶材质制成的摩擦层10,调节绳7其固定相连的两端形成的绳头11固定连接在滑杆12上,滑杆12滑动连接在管状滑套13内,滑套13的侧面设置一个螺纹通孔,与螺纹通孔适配设有拧紧螺杆14;滑杆12上设置标识层。串油工装还包括透明材质制成的液压遥控管4;液压遥控管4其弯曲处的软管8材质硬度低于液压遥控管4其支管部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