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7574发布日期:2019-09-29 19:57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渗透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长。据统计,每年的生产垃圾达到了1.5亿吨,平均以9%/年的速度增长,其中未经过处理的垃圾已有70亿吨,占我国土地总数的8.3%。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将占据85%的陆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处理方法。

填埋法是指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构造,形成一定空间,将垃圾填充、压实、覆盖达到储存的目的。垃圾填埋处理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操作设备简单、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垃圾等特点。但是垃圾在填埋的时候遇到雨水天气会产生渗透液,渗透液容易污染土壤以及顺着地表流入地下水后污染水源,因此渗透液的处理是垃圾安全填埋的重要手段。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多样,效果参差不齐;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单单靠某一种方法来处理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的,必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目前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多采用生物方法为主、物化方法为辅的组合工艺,但是仍存在成本过高,处理不稳定,以及污染物去除不够全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高,处理不全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具有微生物的二次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相结合,处理效果更佳,厌氧处理采用uasb反应器和abr反应器减少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渗透液的固体杂质去除:收集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并将渗透液先通过细格栅除去内部的固体杂质,再通入调节池中,提高渗透液的ph;

s2、渗透液的脱氨氮处理:将步骤s1调节池内部的高ph的渗透液先经过初沉淀,沉淀出少量的污泥,上层的渗透液通入吹脱塔,在塔体中通入载气,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完成渗透液的脱氨氮处理;

s3、渗透液的一次厌氧处理:将步骤s2脱氨氮后的渗透液通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uasb反应器底部有一个污泥床,渗透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间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水流和气泡的搅动,污泥床上方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uasb反应器顶部有设有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发酵后的气体、渗透液和污泥颗粒,气体自uasb反应器顶部导出,污泥颗粒自动滑落沉降至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渗透液从uasb反应器流出;

s4、渗透液的二次厌氧处理:将步骤s3的渗透液通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折流板实现类似二相分离的作用将渗透液和污泥分离,渗透从abr反应器流出;

s5、渗透液的曝气处理:将步骤s4的渗透液通入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池(sbr)中通过按间歇曝气方式实现微生物对渗透液内部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沉淀有机污泥,上层的渗透液从sbr池中流出;

s6、渗透液消毒:将步骤s5的渗透液通入消毒池中经过消毒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液体排出;

s7、污泥处理:将步骤s3、s4和s5的污泥送入浓缩池通过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区域沉降、压缩沉降的过程来脱去部分水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调节池采用的碱性调节剂为ca0,调节后的渗透液ph值为10-12。

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6-2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载气为空气或水蒸汽。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消毒池的消毒方法为液氯消毒、氯片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漂粉精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臭氧消毒的其中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二次厌氧处理将渗透液内部厌氧有机物进行降解,而二次厌氧处理分别使用uasb反应器和abr反应器,极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且污泥流失损失较小、不需设混合搅拌装置,不存在污泥堵塞问题,减少维护成本,更加经济,通过采用sbr曝气处理方式对渗透液内部好氧有机物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两次厌氧处理与一次好氧处理相结合,处理渗透液内部有机物更加完全;本方法还通过对渗透液内部的氨氮进行处理,避免富营养化情况出现,而且渗透液被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通过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区域沉降、压缩沉降的过程来脱去部分水分可以方便收集用来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垃圾渗透液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填埋渗透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渗透液的固体杂质去除:收集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并将渗透液先通过细格栅除去内部的固体杂质,再通入调节池中,提高渗透液的ph;

s2、渗透液的脱氨氮处理:将步骤s1调节池内部的高ph的渗透液先经过初沉淀,沉淀出少量的污泥,上层的渗透液通入吹脱塔,在塔体中通入载气,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完成渗透液的脱氨氮处理;

s3、渗透液的一次厌氧处理:将步骤s2脱氨氮后的渗透液通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uasb反应器底部有一个污泥床,渗透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间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水流和气泡的搅动,污泥床上方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uasb反应器顶部有设有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发酵后的气体、渗透液和污泥颗粒,气体自uasb反应器顶部导出,污泥颗粒自动滑落沉降至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渗透液从uasb反应器流出;

s4、渗透液的二次厌氧处理:将步骤s3的渗透液通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折流板实现类似二相分离的作用将渗透液和污泥分离,渗透从abr反应器流出;

s5、渗透液的曝气处理:将步骤s4的渗透液通入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池(sbr)中通过按间歇曝气方式实现微生物对渗透液内部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沉淀有机污泥,上层的渗透液从sbr池中流出;

s6、渗透液消毒:将步骤s5的渗透液通入消毒池中经过消毒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液体排出;

s7、污泥处理:将步骤s3、s4和s5的污泥送入浓缩池通过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区域沉降、压缩沉降的过程来脱去部分水分。

所述步骤s1的调节池采用的碱性调节剂为ca0,调节后的渗透液ph值为11,调节池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吹脱塔的脱氨氮处理,所述步骤s1的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6-25mm,细格栅为固液分离设备,通过机械驱动栅条循环将固体杂质带出液体,所述步骤s2中的载气为空气或水蒸汽,所述步骤s6中消毒池的消毒方法为液氯消毒、氯片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漂粉精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臭氧消毒的其中一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