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气增氧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741发布日期:2019-11-05 23:11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气增氧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气增氧塔。



背景技术:

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鱼虾蟹的呼吸及生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聚,水质pH值的持续下降,需要去除水中二氧化碳。水中鱼的呼吸则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养殖系统中一般采用气泵加气石鱼池底部曝气的方式来增氧,或者采用纯氧加氧气锥的纯氧增氧方式。其中,养殖领域常用的旋涡风机和罗茨风机可为鱼池、鱼塘底部增氧,需要高压的空气输入,因此风机功率比较大,氧气锥的则需要更高的压力使氧气溶解于水,都需要消耗更大的电力。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脱气增氧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增氧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气增氧结构存在增氧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气增氧塔,包括脱气塔主体,所述脱气塔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脱气塔主体上还设有:

布水组件,置于所述脱气塔主体内,包括布水板和设置在所述布水板上的布水喷头,所述布水喷头的高度为2~3.5m;

脱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布水组件的下方,采用可替换的管状网格填料;

进气组件,包括风机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下端设置在所述脱气塔主体的外壁上,且下端入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管状网格填料;

出水组件,包括竖直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脱气塔主体的外壁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呈L型,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导流板。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面积小于所述进气管的横截面积,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呈5゜~45゜的夹角。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状网格填料设置在网格板上,所述网格板固定于所述脱气塔主体的内壁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气塔主体设有锥形底,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锥形底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气塔主体为圆柱形或方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喷头通过橡胶卡座安装在所述布水板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状网格填料的直径为55mm,长度为50~55cm,过流面积67%,孔隙率为89%,比表面积为100m2/m3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喷头的高度为49mm,进水孔径为25mm,所述布水板的直径为32m。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气塔主体的外部设有液位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氧气置换二氧化碳,去除高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二氧化碳,同时以一种低能耗的方式为养殖系统提供氧气,满足脱气增氧的双重功能,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提供一个成熟可靠的脱气增氧设备,尤其适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和鱼菜共生系统,通过使用布水组件和脱气组件,并与风机结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脱气效果彻底,气液比大于30,出水的CO2浓度低于5mg/L;

2.布水喷头高度较低,出水的O2浓度高于8mg/L,满足水生物的溶氧需求,布水喷头在2~3.5米之间,采用大风量低风压的风机可以使得电耗降低70%以上;

3.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床,同时高效的增氧可以为硝化反应提供良好的溶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状网格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气增氧塔,氧气置换二氧化碳,去除高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二氧化碳,同时以一种低能耗的方式为养殖系统提供氧气,满足脱气增氧的双重功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气增氧塔,包括脱气塔主体10,脱气塔主体10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181,脱气塔主体10上还设有布水组件、脱气组件、进气组件和出水组件。

如图2所示,布水组件置于脱气塔主体10内,包括布水板11和设置在布水板11上的布水喷头12。脱气组件设置在布水组件的下方,采用可替换的管状网格填料13。进气组件包括风机15和进气管16,进气管16的上端置于风机15的出风口上,下端设置在脱气塔主体10的外壁上,且下端入口的高度低于管状网格填料13。出水组件包括竖直的出水管19,出水管19设置在脱气塔主体10的外壁上。

养殖污水从脱气塔顶部滴流,依次通过布水板11和布水喷头12,喷淋进入管状网格填料13,风机15吹进的空气向上游走,与养殖污水充分对流,从而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高溶氧量为附着于管状网格填料上的耗氧细菌创造了理想的硝化反应环境,从而高效地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水平;经过净化的水由出水管19流出,在通常状态下底部排污口181关闭,固体沉淀物由排污口181不定期排出。

进气管16呈L型,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导流板161。竖直段和水平段的结构,方便安装风机15,并能有效保持结构稳定和平衡。导流板161能有效防止脱气塔主体10里的水气进入进气管16,从而起到保护风机15的作用。

导流板161的面积小于进气管16的横截面积,导流板161与水平面呈5゜~45゜的夹角。风由脱气媒介底部进入脱气塔主体10内,导流板161阻止了脱气塔里的水气进入风道,还能对气流起到降速和均匀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管状网格填料13固定在网格板14上,网格板14固定于脱气塔主体10的内壁上。网格板14对管状网格填料13起到固定作用,承受废液的冲击和管状网格填料13内填料的重力。

脱气塔主体10设有锥形底18,排污口181设置在锥形底18上。锥形底18使得污物自发聚集,方便清理。

脱气塔主体10为圆柱形或方形,圆柱形和方形均为常见结构,并且方便布置布水板11和管状网格填料13等部件。

布水喷头12通过橡胶卡座安装在布水板11上,橡胶卡座具有弹性和密封性,因此水流只能从布水喷头12进入,实现均匀喷淋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管状网格填料13的直径为55mm,长度为50~55cm,管状网格填料13过流面积67%,孔隙率为89%,比表面积为100m2/m3。管状网格填料13的尺寸能够保证硝化反应正常进行,并能反应充分。

布水喷头12的高度为49mm,进水孔径为25mm,布水板11的直径为32m。废液通过进水孔后冲击在布水挡圈之上,形成喷洒的效果。

脱气塔主体10的外部设有液位管17,便于查看脱气塔内水位的高低,和作为养殖废水监测口和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氧气置换二氧化碳,去除高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二氧化碳,同时以一种低能耗的方式为养殖系统提供氧气,满足脱气增氧的双重功能,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提供一个成熟可靠的脱气增氧设备,尤其适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和鱼菜共生系统,通过使用布水组件和脱气组件,并与风机结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脱气效果彻底,气液比大于30,出水的CO2浓度低于5mg/L;

2.布水喷头高度较低,出水的O2浓度高于8mg/L,满足水生物的溶氧需求,布水喷头在2~3.5米之间,采用大风量低风压的风机可以使得电耗降低70%以上;

3.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床,同时高效的增氧可以为硝化反应提供良好的溶氧环境。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