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560发布日期:2019-11-15 21:3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好氧池一般采用钢砼或碳钢结构,高度在5~8m,二沉池一般也采用钢砼或碳钢结构,高度4~6m,两者单独设置,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

随着废水排放要求提高或产能提升,工业企业需要对废水好氧、沉淀系统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工程往往受到施工用地和施工周期的限制,亟需采用占地面积少、施工周期短的组合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可省去二沉池,减少占地面积。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其包括反应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上部的沉淀出水区、及设置在所述沉淀出水区下部两侧的曝气区,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出水区由两块平行布置的隔板和所述反应器本体侧壁围绕而成,所述沉淀出水区下部设有斜板沉淀组件,所述沉淀出水区上部设有连通至出水管的出水渠,所述出水渠两端的连杆分别连接至驱动所述出水渠升降的升降装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区设有若干个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导流管、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内上部的曝气头,所述导流管上端延伸至所述隔板下端上方,所述导流管下端固定在所述反应器底部的导流管底座上,所述曝气头经曝气管连接至气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导流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第三管段平行布置,所述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段、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设置在所述沉淀出水区的下方的导流管底座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管上端距离液面1~8m,所述导流管下端距离所述反应器本体底部200mm,所述导流管直径为50~5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流管的支撑组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导流管上部的第一水平支撑组件和位于所述导流管中部的第二水平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组件、第二水平支撑组件上设有供导流管穿过的限位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为启闭机。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布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板沉淀组件包括若干个斜板,相邻隔板之间具有间距。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板与水平方向呈45~8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斜板沉淀区集成在高塔反应器中,可省去二沉池,减少污水处理器的占地;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反应器可采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或间歇进水间歇出水的运行模式,并在两种模式间自由切换: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模式:保持出水渠高度不变,反应器连续进水,则连续出水;间歇进水间歇出水:时间段一反应器进水并保持曝气,时间段二反应器停止进水并保持曝气,时间段三反应器停止曝气,时间段四控制出水渠缓慢下降,反应器上部的水通过出水渠出水;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曝气器液位深度可调,由于不同设备厂家提供的曝气头性能差异导致曝气头风压与设计风压不一致,可通过可调出水堰提高或降低出水渠高度,实现增大或减少曝气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或增大曝气量的目的;由于长期运行,曝气头结垢堵塞阻力增大,导致曝气量下降,可通过降低出水渠高度,降低反应器运行液位,减小曝气头压力,恢复曝气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流管的分布示意图;

其中:

1、反应器本体;

2、进水管;

3、出水管;

4、隔板;

5、斜板;

6、出水渠;

7、连杆;

8、升降装置;

9、导流管;9-1、第一导流管;9-2、第二导流管;9-2a、第一管段;9-2b、第二管段;9-2c、第三管段;

10、曝气头;

11、导流管底座;

12、支撑组件;

a、沉淀出水区;

b、曝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沉淀、出水液位可调的组合式高塔好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上部的沉淀出水区a、及设置在所述沉淀出水区a下部两侧的曝气区b,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2,沉淀出水区a由两块平行布置的隔板4和反应器本体1侧壁围绕而成,隔板4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沉淀出水区a下部设有斜板沉淀组件,沉淀出水区a上部设有连通至出水管3的出水渠6,该出水渠6两端的连杆7分别连接至驱动出水渠6升降的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采用启闭机,以带动出水渠6升降。

在曝气区b设有若干个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导流管9、及设置在导流管9内上部的曝气头10,导流管9上端延伸至隔板4下端上方,导流管9下端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底部的导流管底座11上,导流管底座11保证导流管9下端与反应器本体1内部连通,曝气头10经曝气管连接至气源,气源可采用曝气风机。

导流管9为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导流管9-1,且等间距布置在反应器本体1内。为了提高曝气效率,导流管9还包括第二导流管9-2,第二导流管9-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管段9-2a、第二管段9-2b和第三管段9-2c,第一管段9-2a、第三管段9-2c平行布置,第二管段9-2b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段9-2a、第三管段9-2c,第三管段9-2c设置在沉淀出水区a的下方的导流管底座11上。通过曝气改变导流管9内气水混合物的密度,使导流管9内的气水混合物提升至反应器本体1顶部,反应器本体1底部的水补充至导流管9内,反应器本体9中上部的水补充至反应器本体1底部,从而实现反应器内液体的循环。

本例中,反应器本体1直径15m、高度20m,导流管9高度14m,导流管9下端距离反应器本体1底部200mm,导流管9上端管口高于隔板4最下端500mm,隔板4从反应器本体1顶部向下延伸,高度6300mm。导流管9直径为50-500mm。

为了提高导流管9的稳定性,在反应器本体1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9的支撑组件12,该支撑组件12包括位于导流管9上部的第一水平支撑组件和位于导流管9中部的第二水平支撑组件,在第一水平支撑组件和第二水平支撑组件上设有供导流管9穿过的限位孔。

斜板沉淀组件包括若干个斜板5,相邻隔板4之间具有间距,斜板5与水平方向呈45-80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