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2093发布日期:2020-07-14 17:2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浓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浓水是指垃圾渗滤液,即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浓水中氨氮含量高、cod值大、含有腐殖酸和大量二价盐离子,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值一般在6000-8000mg/l,电导率20000-30000s/m,总硬度在4000ppm以上,氨氮为200-300mg/l,二价盐以钙离子和镁离子为主。

现有的浓水处理方法包括氧化处理、曝气处理、硝化处理、生化处理等方法,对cod、腐殖酸、色度都有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些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除去氨氮、cod和腐殖酸,但是不能够有效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使得现有的浓水处理后得到的水体还需要进行二价盐离子的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浓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去除二价盐离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室、汽化室和过滤室;

所述加热室内设有隔板和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加热管,隔板分隔加热室为相互连通的预加热区和加热区;

所述汽化室设有加热壁,所述加热壁分隔汽化室为若干个汽化区,且加热壁内设有用于加热浓水的汽化管;

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结构和与所述加热管的进口连通的传热管。

优选地,加热区内浓水加热至80℃-100℃。

优选地,所述汽化室内浓水加热至110℃-120℃。

优选地,所述隔板下端设有第一分隔结构,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的第一升降闸,且所述加热室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升降闸相匹配的第一密封槽。

优选地,所述汽化室一端通过水管与所述加热区连通,汽化室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所述过滤室连通,且汽化室的底板从近水管端至近气管端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加热壁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汽化管下方的第二分隔结构,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的第二升降闸,且所述汽化室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升降闸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

优选地,所述汽化区下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转动闸,所述转动闸包括闸门和与所述闸门相连的锁紧结构,闸门的一端为铰接端且铰接端与所述开口铰接,闸门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由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开口。

优选地,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孔、与所述锁紧孔相匹配的锁紧杆和驱动所述锁紧杆滑动的驱动组件,锁紧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闸门自由端的第一孔段和设置在所述汽化室的底板上的第二孔段。

优选地,所述过滤室还与冲洗组件连通,冲洗组件通过蒸汽或连排水对过滤室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浓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酸洗室,所述酸洗室分别与所述汽化室和所述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浓水处理系统通过预加热区的设置增加了加热管在加热室内的长度,增加了浓水与加热管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浓水与蒸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了对蒸汽热量的利用率,且通过加热区的设置增加了部分浓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本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通过汽化室的设置,处理了浓水中的二价盐离子,提高了浓水处理的效果,避免了二价盐离子在浓水处理中杀死生化处理中的细菌,节约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推广;且分离出的盐离子结晶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提高了额外收益;通过加热室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实现了循环利用,节约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一种浓水处理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加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室;11-隔板;12-加热管;13-预加热区;14-加热区;15-第一分隔结构;151-第一电机;152-第一升降闸;2-汽化室;21-加热壁;22-汽化区;23-汽化管;24-第二分隔结构;241-第二电机;242-第二升降闸;25-开口;26-转动闸;261-闸门;262-锁紧孔;263-锁紧杆;264-驱动组件;3-过滤室;4-冲洗组件;5-酸洗室;6-水管;7-气管;8-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加热室1、汽化室2和过滤室3;

所述加热室1内设有隔板11和位于所述隔板11两侧的加热管12,隔板11分隔加热室1为相互连通的预加热区13和加热区14;

所述汽化室2设有加热壁21,所述加热壁21分隔汽化室2为若干个汽化区22,且加热壁21内设有用于加热浓水的汽化管23;

所述过滤室3内设有过滤结构和与所述加热管12的进口连通的传热管8。

浓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具体到本浓水处理系统,浓水是指垃圾渗滤液,即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浓水中氨氮含量高、cod值大、含有腐殖酸和大量二价盐离子,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值一般在6000-8000mg/l,电导率20000-30000s/m,总硬度在4000ppm以上,氨氮为200-300mg/l,二价盐以钙离子和镁离子为主。

现有的浓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除去氨氮、cod和腐殖酸,但是不能够有效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使得现有的浓水处理后得到的水体还需要进行二价盐离子的分离。

本浓水处理系统用于对浓水中二价盐离子进行清除,具体而言,二价盐离子溶于水中后,在水的体积和环境温度确定时,二价盐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一定的,通过加热结晶的方式,水的体积减少后,溶于水中的二价盐离子将会逐渐结晶析出,进而实现水与二价盐离子的分离。

本浓水处理系统正是基于加热结晶的原理对浓水进行处理,下面结合本浓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对处理过程进行解释,向加热室1内注入浓水,由于隔板11的分隔,浓水在注满预加热区13后进入加热区14内,那么加热区14内浓水的体积是小于预加热区13内浓水的体积;在浓水注入的同时加热管12内通入蒸汽对加热室1内的浓水进行加热,其中,蒸汽从加热区14流动至预加热区13,由于加热区14内浓水的体积小,蒸汽的温度高,加热区14内浓水的温度快速上升并达到预定的温度,从而可以转移到汽化室2内;蒸汽流动至预加热区13后,由于预加热区13内浓水的体积大,蒸汽的温度经过加热区14内浓水的吸收后下降,使得预加热区13内浓水的温度上升较慢,同时,蒸汽从预加热区13的上部流动至下部,保证进入加热区14内的浓水是预加热区13中温度较高的部分;进一步,预加热区13的设置增加了加热管12在加热室1内的长度,增加了浓水与加热管12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浓水与蒸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了对蒸汽热量的利用率,且通过加热区14的设置增加了部分浓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本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

具体地,在本浓水处理系统对浓水进行处理之前,浓水首先经过沉淀池进行预处理,去除浓水中的悬浮物,减轻本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压力。

作为一种选择,加热区14内浓水加热至80℃-100℃的范围内时,浓水从加热室1转移至汽化室2内,在汽化室2内对浓水进行进一步加热进而分离二价盐离子和水,具体而言,浓水进入汽化室2后会进入不同的汽化区22,分隔汽化区22的加热壁21内设置有汽化管23,汽化管23内通有蒸汽对浓水进行进一步加热,浓水进而汽化,而浓水中的二价盐离子随着水的减少而结晶析出,水蒸气在气管7的导通下流入过滤室3内,而析出的结晶留在汽化区22内。当汽化区22内的结晶的重量达到转动闸26的承重上限值后,停止蒸汽的通入和加热室1内浓水的注入,排出汽化区22内多余的浓水,再将启动转动闸26将结晶排出汽化室2,进而继续进行浓水的汽化。进一步,通过汽化室2的设置,处理了浓水中的二价盐离子,提高了浓水处理的效果,避免了二价盐离子在浓水处理中杀死生化处理中的细菌,节约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推广;且分离出的盐离子结晶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提高了额外收益。

具体地,所述汽化室2内浓水加热至110℃-120℃。进入过滤室3的水蒸气经过过滤结构的过滤后通过传热管8进入加热管12内对浓水进行加热,热交换后的水蒸气冷凝成为水,进而进入下一步的处理。通过加热室1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实现了循环利用,节约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浓水经过水管6从加热区14流入汽化室2内,水管6有若干个,其中部分的水管6的出水口处设有喷嘴,另一部分的水管6的出水口处没有喷嘴,汽化室2内浓水装满后,浓水从设有喷嘴的水管6进入汽化室2内并使浓水雾化,雾化浓水同水蒸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使水蒸气内二价盐离子分离,达到增加汽化室2内浓水处理的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1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隔板11下端设有第一分隔结构15,所述第一分隔结构15包括第一电机151和与所述第一电机151相连的第一升降闸152,且所述加热室1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升降闸152相匹配的第一密封槽。

通过第一分隔结构15的设置,方便了预加热区13内污水的转移,具体而言,在本浓水处理系统停机维护、浓水处理完毕等没有多余浓水注入加热室1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分隔结构15将预加热区13与加热区14连通,使预加热区13内的浓水从隔板11下方进入加热区14内,保证进入本浓水处理系统内的浓水全部得到处理。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化室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汽化室2一端通过水管6与所述加热区14连通,汽化室2另一端通过气管7与所述过滤室3连通,且汽化室2的底板从近水管6端至近气管7端逐渐向下倾斜。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加热壁2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汽化管23下方的第二分隔结构24,所述第二分隔结构24包括第二电机241和与所述第二电机241相连的第二升降闸242,且所述汽化室2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升降闸242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

结合汽化室2的底板结构和第二分隔结构24对结晶的排出进行解释,具体而言,当汽化区22内结晶的质量达到转动闸26的承重上限后,有两种处理方式,即当汽化室2内浓水较少时,直接将这部分浓水排出进而进行结晶的排出;或者浓水较多时,停止浓水的注入并继续进行浓水的汽化,直到汽化室2内浓水的体积减少到可以直接排出为止。

在浓水直接排出时,打开第二分隔结构24,同时由于汽化室2的底板是逐渐向下倾斜的,浓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汽化室2。流出的浓水进入收紧装置内并再次循环至加热室1内继续进行处理。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闸26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汽化区22下方设有开口25,所述开口25内设有转动闸26,所述转动闸26包括闸门261和与所述闸门261相连的锁紧结构,闸门261的一端为铰接端且铰接端与所述开口25铰接,闸门261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由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开口25。

转动闸26在结晶排出时,转动并打开开口25进而使得结晶掉入收集装置内,结晶清洗后进入下一步处理工艺。进一步,收集装置的结构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故不再此赘述。

下面结合转动闸26的具体结构对转动闸26的工作进行解释,转动闸26包括闸门261和锁紧结构两个部分,闸门261在起到封闭开口25的基础上还起到了承重的作用,锁紧结构与闸门261相连并且进一步增加了闸门261承重的能力。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孔262、与所述锁紧孔262相匹配的锁紧杆263和驱动所述锁紧杆263滑动的驱动组件264,锁紧孔262包括设置在所述闸门261自由端的第一孔段和设置在所述汽化室2的底板上的第二孔段。

现在结合锁紧结构的具体结构,对锁紧结构的工作进行解释,当需要打开闸门261时,启动驱动组件264驱动锁紧杆263在锁紧孔262内滑动,即锁紧杆263插接在第一孔段内的部分从第一孔段内滑动至第二孔段内,锁紧杆263脱离与闸门261的接触和对闸门261位移的限制,闸门261进而可以转动。

进一步,驱动组件264可以是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锁紧杆263相连,传动结构是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方式;驱动组件264也可以是锁紧杆263在驱动电机驱动下滑动至第一孔段内并压缩与锁紧杆263相连的弹簧,锁紧杆263在第二孔段内部分被卡接,驱动电机再次驱动锁紧杆263滑动使弹簧将锁紧杆263弹回第二孔段。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过滤室3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过滤室3还与冲洗组件4连通,冲洗组件4通过蒸汽或连排水对过滤室3进行冲洗。

在本浓水处理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汽化室2、气管7和过滤室3内可能会结垢,妨碍蒸汽的流动,降低热交换的速率,降低过滤组件的过滤效率。故设置了冲洗组件4进行清除。一般情况下,通过蒸汽或者连排水进行清洗。

冲洗组件4的结构是现有设计,故不在此赘述。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洗室5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浓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酸洗室5,所述酸洗室5分别与所述汽化室2和所述水管6连通。

进一步,冲洗组件4的冲洗不能有效清除本浓水处理系统内的结垢时,尤其是汽化室2内的结垢,通过酸洗室5对本浓水处理系统进行酸洗,更进一步的清理结垢,保证本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同时,在可能进行酸洗的部位,如汽化室2、气管7和过滤室3等,与酸洗液相接触的内壁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