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8551发布日期:2020-08-05 00:5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件是实现文字和图像显示的人机交互载体,主要由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组成,其中显示模组又由显示面板、偏光片、驱动芯片ic、电路板pcb和fpc等部件组成。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分为前段阵列、成盒工序和后段模组组装工序。前段工序用于生产显示面板,后段工序用于将显示面板、偏光片、背光模组、触控模组等部件组装为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工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由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提供,国内基本不能自产;后段工序生产设备中,国内少数企业已实现突破,目前正逐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显示面板是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为组装成显示器件,需要在面板两侧贴附偏光片lcd面板需要在上下两侧各贴附一张偏光片,oled面板需在上方贴附一张偏光片以实现光线的定向传播。

偏光片贴合之前需要对贴附基片的表面进行清洁,以保证贴合质量,通过研磨清洗完成基片表面清洁是目前行业内出现的最新的清洁方式,该种清洁方式通过研磨盘贴紧基片表面后,研磨盘沿基片表面旋转摩擦以达到将基片表面残留物体研磨脱离的作用,可将牢固粘附在基片表面的残留物研磨脱离基片,具备较好的清洁效果;在基片自动化研磨工艺实现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亟待解决:1、研磨后,基片表面研磨过程中产生的脱离基片的残留物的自动清洁问题;2、研磨清洁完成后的基片,因清洁度不够,清洁后表面残留液体等原因无法直接导入到下一工站进行偏光片贴合工序的问题;3、基片研磨工艺耗时较长,而整体的自动化研磨贴合产线对物料上下料速率有整线要求,采用单一的研磨工站无法保证整线产能要求,实际研磨线体与整体的研磨贴合产线之间衔接时存在物料上下料转换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物料二转一下料功能,集成有研磨后毛刷物理清洁、液体冲洗、二流体清洁及烘干功能,有效保证了清洁质量,实现了直接导入基片至后续偏光片贴合工序的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包括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其中,上述二转一分料段包括分料传输机构及分料机械手,分料传输机构设置于下研磨机构的后侧,下表面研磨完成后的二片物料搬移至分料传输机构上;设置于分料传输机构上方的分料机械手将物料单片取出并搬移至清洗烘干下料段;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包括依次设置清洁装置及烘干下料装置,单片分料后的物料依次进入清洁装置,经清洁装置向前传输的依次完成毛刷清洁、二流体清洁及液体冲洗;冲洗完成的物料流入烘干及下料装置内依次完成烘干及下料。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传输机构包括分料传输支架、分料传输辊、分料传输电机、分料传动轴及分料支座,其中,上述分料传输支架为盒状结构,分料传输支架中部形成传输空间,分料支座设置在传输空间内,并将传输空间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传输辊包括至少二根,分料传输辊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两独立的空间内,分料传输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分料传输支架及分料支座上;分料传输辊的一端穿出至分料传输支架的外侧,并套设有被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传动轴沿分料传输支架的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分料传输支架上,分料传动轴上对应被动齿轮间隔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分料传输电机设置于分料传输支架的侧部,且输出端与分料传动轴连接,并驱动分料传动轴旋转运动,以便同时驱动各分料传输辊旋转运动,将物料向前传输。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机械手包括分料直线模组、分料直线滑座、分料升降气缸、分料升降滑座及分料吸嘴,其中,上述分料直线模组设置于机架上,分料直线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分料直线模组上,并与分料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料升降气缸竖直连接在分料直线滑座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分料升降滑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分料直线滑座上,且与分料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料吸嘴竖直设置在分料升降滑座上,分料吸嘴从分料传输辊两独立的空间内吸取物料后,将物料单片搬移至清洗烘干下料段。

优选地,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座、清洁辊、清洁驱动电机、清洁传动轴、毛刷清洁部件、第一挡板、二流体清洁腔及第二喷水腔,其中,上述清洁支座设置于分料机械手的后侧;上述清洁辊包括至少二根,清洁辊间隔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内,清洁辊的一端穿过清洁支座并连接有被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的清洁传动轴沿清洁支座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一侧,清洁传动轴上对应被动齿轮间隔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清洁驱动电机设置于清洁支座的一侧,且输出端与清洁传动轴连接,清洁驱动电机驱动清洁传动轴旋转运动,并通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带动各清洁辊同步同向旋转,以便向前传输物料。

优选地,所述的毛刷清洁部件、二流体清洁腔及第二喷水腔沿物料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在清洁支座上,以便依次对物料进行毛刷清洁、二流体冲洗及清水冲洗;上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毛刷清洁部件与二流体清洁腔之间,以阻挡水汽。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下料装置包括烘干支座、烘干辊轴、烘干组件及第二挡板,其中,上述烘干支座连接于清洁支座的后侧;上述烘干辊轴包括至少二根,烘干辊轴平行间隔可转动地设置在烘干支座内,并通过清洁传动轴驱动而同步旋转运动,以便传输物料;上述烘干组件包括三套,三套烘干组件沿物料传输方向间隔设置;上述第二挡板设置于第一套及第二套烘干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组件包括烘干滑座、烘干调节杆及风刀,其中,上述烘干滑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烘干支座的侧壁上;上述烘干调节杆连接于烘干支座与烘干滑座上,并与烘干滑座螺纹连接,旋转烘干调节杆使烘干滑座升降运动;上述风刀连接在烘干滑座上,并水平延伸至烘干辊轴的上方,风刀吹风干燥烘干辊轴上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具备物料二转一下料功能,集成有研磨后毛刷物理清洁、液体冲洗、二流体清洁及烘干功能,有效保证了清洁质量的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整体包括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二转一分料段包括分料传输机构和分料机械手,相比于传统的辊传动方式,分料传输机构通过在分料传输支架的中部设置分料支座,将分料传输支架中部的传输空间分割为两个平行并列的独立空间,研磨清洁后导出的双片基片分别进入两独立空间。本实用新型两独立空间内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分料传输辊,分料传输辊的外端套设有被动齿轮,分料传输辊外端的下方分料传输支架的侧壁上沿垂直于分料传输辊方向设置有分料传动轴,分料传动轴上对应被动齿轮套设有多个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相互啮合;分料传动轴经分料传输电机驱动而旋转运动,通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同步地驱动各分料传输辊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了将双片基片在两独立空间内向前直线传输。架设于分料传输机构上方的分料机械手将基片从分料传输机构外侧的独立空间取出,并通过控制另一侧独立空间内相邻两基片的传输间距,将取出的基片放置在另一侧的独立空间内相邻两基片传输间距之间,从而实现了基片的二转一分料。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烘干下料段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洁装置及烘干下料装置,与分料传输机构的传输原理相同的,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通过清洁传动辊与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清洁辊之间齿啮合连接,利用一根清洁传动辊的旋转运动,同时驱动多根清洁辊旋转运动,实现基片的直线传输。同时在清洁辊上沿基片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毛刷清洁部件、二流体清洁腔及第二喷水腔,毛刷清洁部件与上料清洁机构类似,通过在清洁辊中间留出一个安装缺口,在该安装缺口外侧分别设置两竖向支板,竖向支板上开设有条状的竖向槽口,竖向槽口外侧的竖向支板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有两滑座,上下两组滑座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上毛刷和下毛刷,清洁辊带动研磨完成后的基片移动至上下两毛刷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内,经上下两毛刷完成对基片上下表面的物理清刷清洁;同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座与竖向支板之间的调节杆可用于调整固定上下毛刷的两滑座之间的间距,以便调整毛刷清洁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基片清洁。毛刷清洁完成的基片在二流体清洁腔处进行气体液体混合的二流体冲刷清洗,并在第二喷水腔处进一步通过清水进行冲洗;另外,毛刷清洁部件与二流体清洁腔之间还设有第一挡水板,以便阻断二流体清洁腔处喷出的气液混合物。本实用新型的烘干下料装置与清洁装置相同,采用烘干辊轴作为传输载体,利用清洁传动轴的齿啮合连接驱动各烘干辊同步旋转运动,实现对基片的直线传输;烘干辊上依次间隔地设有三套烘干组件,烘干组件以风刀作为烘干部件,通过风刀导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清洗后的基片表面,以达到吹干效果,风刀的设置高度通过设置于外侧的烘干调节杆进行调整,以便适应不同的烘干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烘干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烘干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包括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其中,上述二转一分料段包括分料传输机构14及分料机械手15,分料传输机构14设置于下研磨机构11的后侧,下表面研磨完成后的二片物料搬移至分料传输机构14上;设置于分料传输机构14上方的分料机械手15将物料单片取出并搬移至清洗烘干下料段;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包括依次设置清洁装置16及烘干下料装置17,单片分料后的物料依次进入清洁装置,经清洁装置向前传输的依次完成毛刷清洁、二流体清洁及液体冲洗;冲洗完成的物料流入烘干及下料装置内依次完成烘干及下料。

分料传输机构14包括分料传输支架141、分料传输辊142、分料传输电机143、分料传动轴144及分料支座145,其中,上述分料传输支架141为盒状结构,分料传输支架141中部形成传输空间,分料支座145设置在传输空间内,并将传输空间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

分料传输辊142包括至少二根,分料传输辊142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两独立的空间内,分料传输辊14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分料传输支架141及分料支座145上;分料传输辊142的一端穿出至分料传输支架141的外侧,并套设有被动齿轮。

分料传动轴144沿分料传输支架141的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分料传输支架141上,分料传动轴144上对应被动齿轮间隔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分料传输电机143设置于分料传输支架141的侧部,且输出端与分料传动轴144连接,并驱动分料传动轴144旋转运动,以便同时驱动各分料传输辊142旋转运动,将物料向前传输。

分料机械手15包括分料直线模组151、分料直线滑座152、分料升降气缸153、分料升降滑座154及分料吸嘴155,其中,上述分料直线模组151设置于机架1上,分料直线滑座152可滑动地设置在分料直线模组151上,并与分料直线模组151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料升降气缸153竖直连接在分料直线滑座152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分料升降滑座154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分料直线滑座152上,且与分料升降气缸153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料吸嘴155竖直设置在分料升降滑座154上,分料吸嘴155从分料传输辊142两独立的空间内吸取物料后,将物料单片搬移至清洗烘干下料段。

清洁装置16包括清洁支座161、清洁辊162、清洁驱动电机163、清洁传动轴164、毛刷清洁部件165、第一挡板166、二流体清洁腔167及第二喷水腔168,其中,上述清洁支座161设置于分料机械手15的后侧;上述清洁辊162包括至少二根,清洁辊162间隔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161内,清洁辊162的一端穿过清洁支座161并连接有被动齿轮。

清洁传动轴164沿清洁支座161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161一侧,清洁传动轴164上对应被动齿轮间隔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上述清洁驱动电机163设置于清洁支座161的一侧,且输出端与清洁传动轴164连接,清洁驱动电机163驱动清洁传动轴164旋转运动,并通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带动各清洁辊162同步同向旋转,以便向前传输物料。

毛刷清洁部件165、二流体清洁腔167及第二喷水腔168沿物料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在清洁支座161上,以便依次对物料进行毛刷清洁、二流体冲洗及清水冲洗;上述第一挡板166设置于毛刷清洁部件165与二流体清洁腔167之间,以阻挡水汽。

烘干下料装置17包括烘干支座171、烘干辊轴172、烘干组件及第二挡板176,其中,上述烘干支座171连接于清洁支座161的后侧;上述烘干辊轴172包括至少二根,烘干辊轴172平行间隔可转动地设置在烘干支座171内,并通过清洁传动轴164驱动而同步旋转运动,以便传输物料;上述烘干组件包括三套,三套烘干组件沿物料传输方向间隔设置;上述第二挡板176设置于第一套及第二套烘干组件之间。

烘干组件包括烘干滑座173、烘干调节杆174及风刀175,其中,上述烘干滑座17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烘干支座171的侧壁上;上述烘干调节杆174连接于烘干支座171与烘干滑座173上,并与烘干滑座173螺纹连接,旋转烘干调节杆174使烘干滑座173升降运动;上述风刀175连接在烘干滑座173上,并水平延伸至烘干辊轴172的上方,风刀175吹风干燥烘干辊轴172上的物料。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备物料二转一下料功能,集成有研磨后毛刷物理清洁、液体冲洗、二流体清洁及烘干功能,有效保证了清洁质量具备清洁及烘干功能的二转一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包括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二转一分料段包括分料传输机构和分料机械手,相比于传统的辊传动方式,分料传输机构通过在分料传输支架的中部设置分料支座,将分料传输支架中部的传输空间分割为两个平行并列的独立空间,研磨清洁后导出的双片基片分别进入两独立空间。本实用新型两独立空间内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分料传输辊,分料传输辊的外端套设有被动齿轮,分料传输辊外端的下方分料传输支架的侧壁上沿垂直于分料传输辊方向设置有分料传动轴,分料传动轴上对应被动齿轮套设有多个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相互啮合;分料传动轴经分料传输电机驱动而旋转运动,通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同步地驱动各分料传输辊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了将双片基片在两独立空间内向前直线传输。架设于分料传输机构上方的分料机械手将基片从分料传输机构外侧的独立空间取出,并通过控制另一侧独立空间内相邻两基片的传输间距,将取出的基片放置在另一侧的独立空间内相邻两基片传输间距之间,从而实现了基片的二转一分料。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烘干下料段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洁装置及烘干下料装置,与分料传输机构的传输原理相同的,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通过清洁传动辊与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清洁辊之间齿啮合连接,利用一根清洁传动辊的旋转运动,同时驱动多根清洁辊旋转运动,实现基片的直线传输。同时在清洁辊上沿基片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毛刷清洁部件、二流体清洁腔及第二喷水腔,毛刷清洁部件与上料清洁机构类似,通过在清洁辊中间留出一个安装缺口,在该安装缺口外侧分别设置两竖向支板,竖向支板上开设有条状的竖向槽口,竖向槽口外侧的竖向支板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有两滑座,上下两组滑座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上毛刷和下毛刷,清洁辊带动研磨完成后的基片移动至上下两毛刷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内,经上下两毛刷完成对基片上下表面的物理清刷清洁;同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座与竖向支板之间的调节杆可用于调整固定上下毛刷的两滑座之间的间距,以便调整毛刷清洁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基片清洁。毛刷清洁完成的基片在二流体清洁腔处进行气体液体混合的二流体冲刷清洗,并在第二喷水腔处进一步通过清水进行冲洗;另外,毛刷清洁部件与二流体清洁腔之间还设有第一挡水板,以便阻断二流体清洁腔处喷出的气液混合物。本实用新型的烘干下料装置与清洁装置相同,采用烘干辊轴作为传输载体,利用清洁传动轴的齿啮合连接驱动各烘干辊同步旋转运动,实现对基片的直线传输;烘干辊上依次间隔地设有三套烘干组件,烘干组件以风刀作为烘干部件,通过风刀导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清洗后的基片表面,以达到吹干效果,风刀的设置高度通过设置于外侧的烘干调节杆进行调整,以便适应不同的烘干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