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8550发布日期:2020-08-05 00:5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机器人的转动机构一般设置在底盘上,与轮毂连接,通过调整轮毂角度实现机器人的转向,现有技术中多个轮毂间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以达到同步转向的目的,但是这样的结构非常容易由于皮带或链条脱落导致转向不灵;并且难以实现自动控制的同时进行人工手动操作。例如专利号为20171224544专利名称为一种三轮自由转向机器人底座中涉及的方案,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链轮和传动链条均设置在传动箱体内,传动链条仅通过三个链轮支撑,链条容易出现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包括机架、轮毂电机组件、齿圈和方向盘组件,机架为环形的槽状,齿圈设置在机架槽内,机架向外侧突出设有轮毂安装槽,轮毂电机组件中的连接齿轮设置在轮毂安装槽内,连接齿轮与齿圈啮合,机架向内侧突出设有转向安装槽,方向盘组件中的转向齿轮设置在转向安装槽内,转向齿轮与齿圈啮合。

优选地,轮毂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轮毂,轮毂转动轴和连接齿轮,连接齿轮固定连接轮毂转动轴,转动轴穿过轮毂安装槽底面,电机轮毂可转动连接在轮毂转动轴下方。

优选地,轮毂转动轴底部固定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电机轮毂设置在两个或多个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方向盘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方向盘和转向齿轮,转向齿轮可转动连接在转向安装槽内。

优选地,齿圈与机架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地,轮毂安装槽不少于三个,多个轮毂安装槽均匀分布在机架外侧,轮毂电机组件数量与轮毂安装槽一致。

优选地,还包括机架上盖,机架上盖形状与机架匹配,机架上盖扣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方向盘组件介入,使得机器人能够人工手动操作,增加机器人特殊情况操作的便捷性;采用环形的机架限制齿圈,有效避免了链条或皮带脱落的风险,使得各个轮毂电机组件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稳固,保持转向的有效性,同时也保证各个齿轮啮合转动的稳定性;这样的机器人底盘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轮毂电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11、轮毂安装槽2、齿圈

3、轮毂电机组件31、连接齿轮32、轮毂转动轴

33、电机轮毂41、转动齿轮42、方向盘

5、机架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出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包括机架1、轮毂电机组件3、齿圈2和方向盘组件。机架1为环形的槽状,齿圈2设置在机架1槽内,齿圈2与机架1通过轴承连接,齿圈2在环状的机架1范围内转动,通过齿圈2与环状机架1的配合替代传统使用的皮带或链条,有效避免了脱落的风险,增加轮子转动的稳定性。机架1向外侧突出设有轮毂安装槽11,用于安装地盘下方的轮子,轮毂安装槽11与机架1的环形槽贯通为一体,其内设置的转动齿轮41与齿圈2啮合,齿圈2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齿轮41转动,从而改变轮子方向;轮毂安装槽11至少包括3个,轮毂电机组件3数量与轮毂安装槽11一致,根据机器人大小及体积,设定不同轮子数量,各个轮毂安装槽11均匀分布在机架1外侧,保持机架1重心稳定。为了能够实现手动控制轮毂方向,在环形机架1内侧突出设有转向安装槽,并在转向安装槽内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型齿轮,转向齿轮可以套在固定在转向安装槽中的转型固定轴上,并且转向齿轮与齿圈2啮合,通过转动与转向齿轮固定连接方向盘42实现转动齿圈2的目的,从而转送连接齿轮31,转动轮毂方向;方向盘42可以通过电机传动或通过人手动旋转,提高机器人移动的灵活性。

如图3所示,轮毂电机组件3包括电机轮毂33,轮毂转动轴32和连接齿轮31,连接齿轮31固定连接轮毂转动轴32,转动轴穿过轮毂安装槽11底面,电机轮毂33可转动连接在轮毂转动轴32下方;具体可为轮毂转动轴32底部固定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电机轮毂33设置在两个或多个安装板之间,轮毂方向与齿轮角度一致,即可通过转动齿轮41调整轮毂方向。如图2所示,还包括机架上盖5,机架上盖5形状与机架1匹配,机架上盖5扣在机架1上,封闭机架1的环形槽,避免积累灰尘,方便安装,方向盘伸出机架上盖5,便于操作。

实施例:

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包括机架1、轮毂电机组件3、齿圈2和方向盘组件,机架1为环形的槽状,齿圈2设置在机架1槽内,齿圈2与机架1通过轴承连接,机架1向外侧突出设有轮毂安装槽11,轮毂安装槽11包括三个,三个轮毂安装槽11均匀分布在机架1外侧,三个轮毂电机组件3中的连接齿轮31设置在轮毂安装槽11内,连接齿轮31与齿圈2啮合,机架1向内侧突出设有转向安装槽,方向盘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方向盘和转向齿轮,转向齿轮可转动连接在转向安装槽内,方向盘组件中的转向齿轮设置在转向安装槽内,转向齿轮与齿圈2啮合。

轮毂电机组件3包括电机轮毂33,轮毂转动轴32和连接齿轮31,连接齿轮31固定连接轮毂转动轴32,转动轴穿过轮毂安装槽11底面,电机轮毂33可转动连接在轮毂转动轴32下方,轮毂转动轴32底部固定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电机轮毂33设置在两个或多个安装板之间。还包括机架上盖5,机架上盖5形状与机架1匹配,机架上盖5扣在机架1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轮毂电机组件、齿圈和方向盘组件,所述机架为环形的槽状,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机架槽内,所述机架向外侧突出设有轮毂安装槽,所述轮毂电机组件中的连接齿轮设置在所述轮毂安装槽内,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机架向内侧突出设有转向安装槽,所述方向盘组件中的转向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向安装槽内,所述转向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轮毂,轮毂转动轴和所述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轮毂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轮毂安装槽底面,所述电机轮毂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毂转动轴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转动轴底部固定设有相互平行的安装板,所述电机轮毂设置在两个或多个安装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方向盘和所述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与所述机架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安装槽不少于三个,多个所述轮毂安装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机架外侧,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数量与所述轮毂安装槽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上盖,所述机架上盖形状与所述机架匹配,所述机架上盖扣在所述机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包括机架、轮毂电机组件、齿圈和方向盘组件,机架为环形的槽状,齿圈设置在机架槽内,机架向外侧突出设有轮毂安装槽,轮毂电机组件中的连接齿轮设置在轮毂安装槽内,连接齿轮与齿圈啮合,机架向内侧突出设有转向安装槽,方向盘组件中的转向齿轮设置在转向安装槽内,转向齿轮与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方向盘组件介入,使得机器人能够人工手动操作,增加机器人特殊情况操作的便捷性;采用环形的机架限制齿圈,有效避免了链条或皮带脱落的风险,使得各个轮毂电机组件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稳固,保持转向的有效性,同时也保证各个齿轮啮合转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欧阳晓平;郭凯;吴建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