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闭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8552发布日期:2020-08-05 00:52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闭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闭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闭门装置的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如:外装门顶式闭门器、内嵌门顶式闭门器、门底弹簧和落地簧等,但是这些闭门装置大多都是为一些大型门窗量身打造的,较少的有涉及于一些小型门窗,即使有一些类似的小型的家用闭门器,运用于一般性的门窗,也都显得稍微有一点点大了,更别提运用于一些家具门柜了。这些小型的家用闭门器,多运用液压连杆装置,安装复杂,价格较贵,且还需要添加润滑油、防冻油等进行维护,实在麻烦。对于更为小型的家具门柜,这些小型的家用闭门器不能适用,因此大多使用闭门铰链或特殊合页,但无论是使用闭门铰链还是特殊合页,其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关闭过程中,稍有不注意便会使柜门关闭速度过快,而造成巨大的冲击声响,甚至于会对柜门造成结构性的损坏。除此之外,闭门铰链还需要相对专业的安装,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极容易损坏,故而更换十分麻烦,且相对价格较贵;而特殊合页大多在在一段时间使用后会丧失功能或功能不全,如常见的在闭门时留有一定的门缝等问题情况。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适用场景多样、结构小巧、安装简便、价格低廉、降噪静音且不易损坏的闭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闭门装置,其结构小巧、安装简便、价格低廉、静音,且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门扇侧的第一磁性组件和安装于门框侧的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的第一磁性组件由中空的第一保护外壳、嵌设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空腔内的第一磁块、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正表面上的第一缓冲垫组成,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背部与门扇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磁性组件由中空的第二保护外壳、嵌设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空腔内的第二磁块、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二缓冲垫组成,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背部与门框朝向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后所述的第二缓冲垫朝向门扇向门框合拢一侧,门扇绕门轴向门框合拢时所述的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的第二缓冲垫接触,在所述的第一磁块和所述的第二磁块相互吸引作用下实现闭门功能。

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一螺丝孔实现所述的第一磁性组件的安装;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螺丝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二螺丝孔实现所述的第二磁性组件的安装。

所述的第一磁块和所述的第二磁块均为强力永久性磁铁。虽然选用了强力永久性磁铁,但是毕竟在磁块尺寸较小时,磁力相对有限,因此完全没必要考虑门窗开启时的过于费力问题。

一种简易闭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门扇侧的第一磁性组件和安装于门框侧的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的第一磁性组件由中空的第一保护外壳、嵌设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空腔内的第一磁块、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正表面上的第一缓冲垫组成,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背部与门扇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磁性组件由第二保护外壳、活动磁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二缓冲垫组成,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内开设有一个圆形腔,所述的圆形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前后方向一致,所述的活动磁性构件设置于所述的圆形腔内且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连接,所述的活动磁性构件包括磁块体,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所述的磁块体竖直位于所述的圆形腔内,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背部与门框朝向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后所述的第二缓冲垫朝向门扇向门框合拢一侧,门扇绕门轴向门框合拢时所述的第一缓冲垫与所述的第二缓冲垫接触,且所述的磁块体在所述的圆形腔内翻转180度后与所述的第一磁块异极相吸实现闭门功能。

所述的磁块体包括中空的第三保护外壳和嵌设于所述的第三保护外壳的空腔内的第二磁块,所述的第三保护外壳的长度小于所述的圆形腔的直径。限定第三保护外壳的长度是为了确保磁块体能够在圆形腔内360度方位顺利旋转。

所述的活动磁性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扭簧,所述的固定轴贯穿所述的磁块体且与所述的磁块体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的轴线与所述的圆形腔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固定轴的两轴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固定连接,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所述的磁块体以所述的固定轴为中心分为上短下长两部分,所述的扭簧套设于所述的固定轴外,所述的扭簧位于所述的磁块体的后方,所述的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的固定轴连接,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保护外壳的背部的上部分连接,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时,扭簧不影响磁块体的整体呈竖直状态。在门扇开启状态下即第一磁性组件远离第二磁性组件时,由于磁块体相对固定轴不对称,因此在重力作用与扭簧的辅助作用下磁块体保持竖直状态;门扇绕门轴向门框合拢时,第一磁性组件与第二磁性组件靠近,由于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同极相斥,使门扇受到一作用力,减缓关闭速率,且由于磁块体关于固定轴不对称,两端所受斥力大小不一,因此产生一旋转加速度,在圆形腔内翻转180度到异极相吸状态,起到闭门的作用。扭簧在门扇关闭过程中的作用就是阻碍磁块体在斥力作用下反转,即在扭簧的作用下,大大削减了磁块体的翻转速度,使相斥状态作用时间更长,使门扇的关闭速率得到更显著的减小,加大了缓冲效果。

所述的磁块体以所述的固定轴为中心的下部分较上部分长10%到40%。

所述的第一保护外壳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一螺丝孔实现所述的第一磁性组件的安装;所述的第二保护外壳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螺丝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二螺丝孔实现所述的第二磁性组件的安装。

所述的第一磁块和所述的第二磁块均为强力永久性磁铁。虽然选用了强力永久性磁铁,但是毕竟在磁块尺寸较小时,磁力相对有限,因此完全没必要考虑门窗开启时的过于费力问题。

所述的第三保护外壳的各个角圆弧过渡。将第三保护外壳的各个角导圆处理,这样磁块体在圆形腔内旋转时确保了第三保护外壳的边缘不会碰到圆形腔的腔壁而损坏第三保护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闭门时,在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互吸引的作用下,门扇紧闭,解决了门轴活性太强或风等其它外力作用,而使门扇非人力作用自行打开的情况。

2)利用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相互吸引作用来实现闭门功能,不仅使得整体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根据情况将整体结构设计得小巧。

3)安装时只需将第一保护外壳与门扇固定,将第二保护外壳与门框固定即可,安装极为简便。

4)当门窗快速关闭时,第一缓冲垫与第二缓冲垫接触,减缓了第一磁性组件与第二磁性组件的接触速度,从而减小了冲击,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第一磁性组件与第二磁性组件及门窗,还减小了关闭门窗时的声响,实现了降噪静音。

5)该简易闭门装置还可利用磁块下重式设计的优点,实现斥力与引力的相互转换,使得该简易闭门装置既可对门窗有缓冲关闭减小声响冲击,又可对门窗有吸引防止轻易开启的作用。

6)该简易闭门装置的价格低廉。

7)该简易闭门装置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简易闭门装置应用于柜门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一磁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一磁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二磁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二磁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一磁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二磁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二磁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实施例二的简易闭门装置中的第二磁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简易闭门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安装于门扇侧的第一磁性组件1和安装于门框侧的第二磁性组件2,第一磁性组件1由中空的第一保护外壳11、嵌设于第一保护外壳11的空腔内的第一磁块12、设置于第一保护外壳11的正表面上的第一缓冲垫13组成,第一保护外壳11的背部与门扇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磁性组件2由中空的第二保护外壳21、嵌设于第二保护外壳21的空腔内的第二磁块22、设置于第二保护外壳21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二缓冲垫23组成,第二保护外壳21的背部与门框4朝向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后第二缓冲垫23朝向门扇3向门框4合拢一侧,门扇3绕门轴向门框4合拢时第一缓冲垫13与第二缓冲垫23接触,且在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22相互吸引作用下实现闭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外壳11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8,第一连接部18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19,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螺丝孔19实现第一磁性组件1的安装;第二保护外壳21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8,第二连接部28上开设有第二螺丝孔29,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螺丝孔29实现第二磁性组件2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22均为强力永久性磁铁。虽然选用了强力永久性磁铁,但是毕竟在磁块尺寸较小时,磁力相对有限,因此完全没必要考虑门窗开启时的过于费力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外壳11和第二保护外壳21均由刚性的材料制成;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23均由弹性好、耐久性好的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简易闭门装置适用于一些小型门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简易闭门装置,如图6至图9所示,其包括安装于门扇侧的第一磁性组件1和安装于门框侧的第二磁性组件2,第一磁性组件1由中空的第一保护外壳11、嵌设于第一保护外壳11的空腔内的第一磁块12、设置于第一保护外壳11的正表面上的第一缓冲垫13组成,第一保护外壳11的背部与门扇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磁性组件2由第二保护外壳21、活动磁性构件25、设置于第二保护外壳21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二缓冲垫23组成,第二保护外壳21内开设有一个圆形腔211,圆形腔211的轴线方向与第二保护外壳21的前后方向一致,活动磁性构件25设置于圆形腔211内且与第二保护外壳21连接,活动磁性构件25包括磁块体24,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磁块体24竖直位于圆形腔211内,第二保护外壳21的背部与门框4朝向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后第二缓冲垫23朝向门扇3向门框4合拢一侧,门扇3绕门轴向门框4合拢时第一缓冲垫13与第二缓冲垫23接触,且磁块体24在圆形腔211内翻转180度后与第一磁块12异极相吸实现闭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磁块体24包括中空的第三保护外壳26和嵌设于第三保护外壳26的空腔内的第二磁块22,第三保护外壳26的长度小于圆形腔211的直径。限定第三保护外壳26的长度是为了确保磁块体24能够在圆形腔211内360度方位顺利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磁性构件25还包括固定轴251和扭簧252,固定轴251贯穿磁块体24且与磁块体24活动连接,固定轴251的轴线与圆形腔211的轴线重合,固定轴251的两轴端分别与第二保护外壳21固定连接,活动磁性构件25采用下重式设计,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磁块体24以固定轴251为中心分为上短下长即上轻下重两部分,即磁块体24关于固定轴251不对称(下部分较上部分长10%到40%),这样能够保证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磁块体24始终呈竖直状态,亦保证在磁力作用下,磁块体24两端所受磁力不等而产生偏转力矩,扭簧252套设于固定轴251外,扭簧252位于磁块体24的后方,扭簧252的一端与固定轴251连接,扭簧252的另一端与第三保护外壳26的背部的上部分连接,在自然状态重力作用下时,扭簧252不影响磁块体24的整体呈竖直状态。在门扇3开启状态下即第一磁性组件1远离第二磁性组件2时,由于磁块体24相对固定轴251不对称,因此在重力作用与扭簧252的辅助作用下磁块体24保持竖直状态;门扇3绕门轴向门框4合拢时,第一磁性组件1与第二磁性组件2靠近,由于第一磁块12与第二磁块22同极相斥,使门扇3受到一作用力,减缓关闭速率,且由于磁块体24关于固定轴251不对称,两端所受斥力大小不一,因此产生一旋转加速度,在圆形腔211内翻转180度到异极相吸状态,起到闭门的作用。扭簧252在门扇3关闭过程中的作用就是阻碍磁块体24在斥力作用下反转,即在扭簧252的作用下,大大削减了磁块体24的翻转速度,使相斥状态作用时间更长,使门扇3的关闭速率得到更显著的减小,加大了缓冲效果。固定轴251与磁块体24之间的接触部分应光滑,确保磁块体24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外壳11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8,第一连接部18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19,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螺丝孔19实现第一磁性组件1的安装;第二保护外壳21的背部的上端和下端各竖直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8,第二连接部28上开设有第二螺丝孔29,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螺丝孔29实现第二磁性组件2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22均为强力永久性磁铁。虽然选用了强力永久性磁铁,但是毕竟在磁块尺寸较小时,磁力相对有限,因此完全没必要考虑门窗开启时的过于费力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保护外壳26的各个角圆弧过渡。将第三保护外壳26的各个角导圆处理,这样磁块体24在圆形腔211内旋转时确保了第三保护外壳26的边缘不会碰到圆形腔211的腔壁而损坏第三保护外壳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外壳11、第二保护外壳21和第三保护外壳26均由刚性的材料制成;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23均由弹性好、耐久性好的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简易闭门装置适用于一些易受外力影响而自动关闭造成巨大冲击和声响的门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