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6346发布日期:2020-11-19 2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清挖的污染土壤进行破碎筛分,施氮肥调整土壤中的碳、氮比;

s2平整场地、压实地面,从下往上依次平铺一层土工布、一层防渗膜和一层复合排水网;

s4在所述复合排水网上铺设经预处理的污染土壤,构建成生物堆;

s5在所述生物堆附近布设带有搅拌装置的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预留营养液加药口;

s6在所述生物堆顶部布设滴灌系统,所述的滴灌系统将渗滤液收集池中加药后的渗滤液滴灌到生物堆上;其中,滴灌系统的滴灌带埋入土壤深度为0~20cm;

s7在所述生物堆顶部土壤层(0~20cm)施用磷肥、钾肥,播种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将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控制在30%以下,机械破碎、筛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土壤中的碳、氮配比为6~3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所述搅拌装置与潜水泵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并与控制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所述渗滤液收集池为土著微生物菌液培养装置或营养液/药剂加药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7所述磷肥使用量为土壤质量的0.01%~0.05%,钾肥使用量为土壤质量的0.005%~0.02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7所述播种植物为黑麦草、紫花苜蓿、狗根草、莎草和苘麻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

在平整、压实的地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平铺一层土工布、一层防渗膜和一层复合排水网;在所述复合排水网上铺设经预处理的污染土壤,构建成生物堆;

在所述的生物堆上种植预定植物;

在所述生物堆一侧布设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设置有搅拌装置和营养液加药口;

在所述生物堆顶部布设滴灌系统;其中,所述的滴灌系统将渗滤液收集池中加药后的渗滤液滴灌到生物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系统包括:设置有由渗滤液收集池的潜水泵、输水管和滴灌带组成,所述的潜水泵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控制器用于按时控制潜水泵工作;滴灌系统的滴灌带埋入土壤深度为0~2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位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所述的系统包括:在平整、压实的地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平铺一层土工布、一层防渗膜和一层复合排水网;在所述复合排水网上铺设经预处理的污染土壤,构建成生物堆;在所述的生物堆上种植预定植物;在所述生物堆一侧布设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设置有搅拌装置和营养液加药口;在所述生物堆顶部布设滴灌系统;其中,所述的滴灌系统将渗滤液收集池中加药后的渗滤液滴灌到生物堆上。该方法/系统投入少、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态修复,可以实现污染地块的原地异位修复或作为风险管控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光;李明;刘昀;朱巧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