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7133发布日期:2020-12-01 13:2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

存在以下问题

水处理流程中有一步骤为絮凝沉淀,该过程耗时较久,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解决了水处理过程中,为絮凝沉淀过程耗时较久,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环绕设置有进位轴,所述进位轴靠近下端的内侧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位轴的下端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内侧开设有增压口,所述增压口的外表面贯穿增压口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靠近下端的外表面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导管的下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有叶状片,所述叶状片的内侧设置有分液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位轴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进位轴与电机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位轴通过轴承与储液管转动连接,所述储液管的内部与增压口贯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状片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叶状片关于储液管的几何中心呈等距离环状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通过活动轴与叶状片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焊接与储液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包括外杆与内杆,所述外杆与内杆嵌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长度大小与叶状片活动范围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法,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刮渣机、曝气盘、溢流槽、集泥槽、重量仪、集渣槽、进水管、出水管和膜组件;

所述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同轴套设于所述进位轴上;

所述曝气盘,设于所述内筒,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出去;

所述溢流槽,设于所述内筒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用于收集所述内筒溢出的污水;

所述集泥槽,设于所述筒体底部,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分离出的污泥沉淀;

所述重量仪位于所述集泥槽的底部,用于称得所述集泥槽中收集的污泥重量;

所述集渣槽,环设于所述筒体的外壁,用于收集进液口对应的污水中的浮渣;

所述刮渣机,设于所述外筒顶部,用于将污水中的渣体粉碎;

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内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用于输送污水进入所述内筒;

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外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池连通,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水池中;

所述膜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入口端,用于对经过污水处理反应器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质检测仪、以及与所述水质检测仪连接的计算模块;

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水质合格率;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水质合格率以及如下公式,计算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污水净化率

其中,表示所述污水处理器处理过后的污水净化率;l表示所述内筒的长度;w表示所述内筒的宽度;h表示所述内筒的高度;h表示内筒的有效水深;v表示所述内筒的有效容积;g表示基于集泥槽底部的重量仪测得的污泥重量;q表示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反应器时的流量;φ表示水质检测仪检测的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中排放出的水的水质合格率;u表示所述气体测量计测得的所述曝气盘曝出的气体容量;b表示污水残渣负荷,即重量仪测得的所述集渣槽中浮渣的重量;

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流出的污水的净化率达到预设值,进行将处理后的净水排放到河流中的提醒;

否则,进行对首次过滤后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的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自动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叶状片在运动过程中,对所述叶状片上的每个子叶进行监测,并筛选运动幅度不在预设幅度范围内的子叶,同时,对所述子叶的位置进行标定,并统计标定的子叶的总数量m;

其中,总数量m中包括:运动幅度小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一子叶的数量m1以及运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二子叶的数量m2,且m=m1+m2;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运动幅度小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一子叶的第一有效值z1;

其中,χi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的当前位置权重值;δi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的运动幅度的有效值;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被提供的动能值,且取值范围为[50,200];minδ1表示预设幅度范围中的最小边界值对应的有效幅度值;maxδ1′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对应的最大运动幅度的有效值;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运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二子叶的第二有效值z2;

其中,χj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的当前位置权重值;δj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的运动幅度的有效值;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被提供的动能值,且取值范围为[60,200];maxδ2表示预设幅度范围中的最大边界值对应的有效幅度值;minδ2′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对应的最小运动幅度的有效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综合有效值z1以及第二综合有效值z2中的任何一个不在对应的预设范围内时,控制电机停止带动进位轴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通过设置叶状片与分液管增大了絮凝剂的投放范围,同时通过叶状片与储液管的活动连接方式,并通过储液管的竖直方向运动,使叶状片在污水中始终保持一种类似于游动的状态,对污水起到搅动作用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絮凝剂的扩散速度,从而提高污水沉降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筒体,用于储存污水的;曝气盘,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出去;溢流槽,用于收集所述内筒溢出的污水;集泥槽,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分离出的污泥沉淀;重量仪,用于称得所述集泥槽中收集的污泥重量;刮渣机,用于将污水中的渣体粉碎;进水管,用于输送污水进入所述内筒;出水管,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水池中;以及膜组件,用于对经过污水处理反应器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1图a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叶状片结构俯视图;

图4为污水处理反应器的结构连接图。

图中:1、电机;2、固定架;3、进位轴;4、进液口;5、储液管;6、增压口;7、导管;8、转动杆;9、活动杆;10、叶状片;11、分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电机1,电机1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架2,电机1的输出轴外表面环绕设置有进位轴3,进位轴3靠近下端的内侧开设有进液口4,进位轴3的下端连接有储液管5,储液管5的内侧开设有增压口6,增压口6的外表面贯穿增压口6连通有导管7,导管7靠近下端的外表面连接有转动杆8,导管7的下端连接有活动杆9,转动杆8连接有叶状片10,叶状片10的内侧设置有分液管11。

本实施例中,进位轴3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电机1的输出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进位轴3与电机1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通过电机1的转动来带动进位轴3做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位轴3通过轴承与储液管5转动连接,储液管5的内部与增压口6贯通连接,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使储液管5可以在进位轴3转动时保持相对静止;叶状片10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叶状片10关于储液管5的几何中心呈等距离环状分布,使叶状片10浮动结构更加稳定;转动杆8通过活动轴与叶状片10转动连接,转动杆8通过焊接与储液管5固定连接,使转动杆8与储液管5连接更加的牢固;活动杆9包括外杆与内杆,外杆与内杆嵌套连接,通过活动杆9固定储液管5,防止储液管5发生转动;导管7的长度大小与叶状片10活动范围大小相适配,防止叶状片10运动过程中,运动幅度过大导致导管7受到拉扯断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通过进液口4向储液管5中注入絮凝剂,随后将增压口6连接到气阀,启动电机1,电机1转动,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推动进位轴3做竖直方向运动,从而使储液管5做竖直方向运动,而叶状片10与储液管5转动连接,但转动范围有限处于与水平面呈-45°~+45°之间,从而导致叶状片10在污水中处于上下摆动的状态,随着储液管5中压力不断增加,絮凝剂从导管7中导入分液管11,并最终从分液管11中流入污水,叶状片10在污水中始终保持一种类似于游动的状态,对污水起到搅动作用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絮凝剂的扩散速度,从而提高污水沉降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如图4所示,还包括:筒体801、刮渣机802、曝气盘803、溢流槽804、集泥槽805、重量仪806、集渣槽807、进水管808、出水管809和膜组件810;

所述筒体801,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同轴套设于所述进位轴3上;

所述曝气盘803,设于所述内筒,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出去;

所述溢流槽804,设于所述内筒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用于收集所述内筒溢出的污水;

所述集泥槽805,设于所述筒体801底部,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分离出的污泥沉淀;

所述重量仪806位于所述集泥槽805的底部,用于称得所述集泥槽805中收集的污泥重量;

所述集渣槽807,环设于所述筒体801的外壁,用于收集进液口4对应的污水中的浮渣;

所述刮渣机802,设于所述外筒顶部,用于将污水中的渣体粉碎;

所述进水管808,一端与所述内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4连通,用于输送污水进入所述内筒;

所述出水管809,一端与所述外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池连通,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水池中;

所述膜组件810,设于所述出水管809的入口端,用于对经过污水处理反应器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筒体,用于储存污水的;曝气盘,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出去;溢流槽,用于收集所述内筒溢出的污水;集泥槽,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分离出的污泥沉淀;重量仪,用于称得所述集泥槽中收集的污泥重量;刮渣机,用于将污水中的渣体粉碎;进水管,用于输送污水进入所述内筒;出水管,用于将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水池中;以及膜组件,用于对经过污水处理反应器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水质检测仪、以及与所述水质检测仪连接的计算模块;

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水质合格率;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水质合格率以及如下公式,计算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污水净化率

其中,表示所述污水处理器处理过后的污水净化率;l表示所述内筒的长度;w表示所述内筒的宽度;h表示所述内筒的高度;h表示内筒的有效水深;v表示所述内筒的有效容积;g表示基于重量仪806测得的污泥重量;q表示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反应器时的流量;φ表示水质检测仪检测的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中排放出的水的水质合格率;u表示所述气体测量计测得的所述曝气盘803曝出的气体容量;b表示污水残渣负荷,即重量仪806测得的所述集渣槽807中浮渣的重量;

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后流出的污水的净化率达到预设值,进行将处理后的净水排放到河流中的提醒;

否则,进行对首次过滤后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的提醒。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其包括的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水质合格率;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水质合格率以及上述公式,计算经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排放出的污水的污水净化率;若经过所述污水处理反应器后流出的污水的净化率达到预设值,将处理后的净水排放到河流中;否则,对首次过滤后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数据污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

自动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叶状片10在运动过程中,对所述叶状片10上的每个子叶进行监测,并筛选运动幅度不在预设幅度范围内的子叶,同时,对所述子叶的位置进行标定,并统计标定的子叶的总数量m;

其中,总数量m中包括:运动幅度小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一子叶的数量m1以及运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二子叶的数量m2,且m=m1+m2;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运动幅度小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一子叶的第一有效值z1;

其中,χi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的当前位置权重值;δi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的运动幅度的有效值;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的第i个第一子叶被提供的动能值,且取值范围为[50,200];minδ1表示预设幅度范围中的最小边界值对应的有效幅度值;maxδ1′表示m1个第一子叶中对应的最大运动幅度的有效值;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运动幅度大于预设幅度范围的第二子叶的第二有效值z2;

其中,χj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的当前位置权重值;δj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的运动幅度的有效值;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的第j个第二子叶被提供的动能值,且取值范围为[60,200];maxδ2表示预设幅度范围中的最大边界值对应的有效幅度值;minδ2′表示m2个第二子叶中对应的最小运动幅度的有效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综合有效值z1以及第二综合有效值z2中的任何一个不在对应的预设范围内时,控制电机停止带动进位轴3工作。

该实施例中,所有的有效值都是大于0的数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自动监模块对叶状片进行监测,便于及时捕捉其中每个子叶的当前状态,并通过公式分别计算小于预设幅度范围以及大于预设幅度范围的子叶的综合有效值,便于确保叶状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