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4004发布日期:2020-11-13 12:3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前,需要将生活污水中较大杂质过滤下来,然后排入处理池内,多向处理池内投撒絮凝剂和消毒剂,絮凝剂主要为了将污水中较为明显的杂质集中一体,然后沉降在储水池底部,消毒剂主要对污水中含有的弱酸性细菌进行杀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该种生活污水处理方式,难以形成较为细化且全面的处理模式,导致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形成较为细化且全面的处理模式,导致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池,所述地面上、位于储水池的一侧装设有吸附滤池,所述储水池与吸附滤池之间的地面位置装设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的吸水端口装设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储水池内,所述第一污水泵的排水端口装设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吸附滤池内,所述地面上、位于吸附滤池的一侧装设有活化池,所述吸附滤池与活化池之间的地面位置装设有第二污水泵,所述第二污水泵的吸水端口装设有第三连接管且第三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吸附滤池内,所述第二污水泵的排水端口装设有第四连接管且第四连接管的一端插入活化池内。

优选的,所述储水池的底部设有进水孔,储水池内部装设有集水盒,进水孔的端口处装设有送水管,送水管预设在地面内,集水盒通过进水孔连通送水管,集水盒上环形均布有出水孔,送水管一端穿出地面且送水管穿出地面的一端装设有加水筒,加水筒的底部设有进水孔且进水孔连通送水管,加水筒内、进水孔的端口处装设有潜水泵。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的端口处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侧、沿排水管轴向布设有排出孔。

优选的,所述加水筒为圆筒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附滤池内沿前后方向均匀设有台座,台座的中心位置设有混入槽,混入槽外周环形均布有支孔,混入槽的端口处装设有装料筒,装料筒内、按从下至上的方式分别装设有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装料筒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螺纹连接螺纹盖,螺纹盖的中心位置设有吸入孔,吸入孔的一端口装设有吸入管且吸入管位于装料筒内,吸入孔的另一端口装设有抽吸泵。

优选的,所述台座的底部中心位置装设有预埋柱,预埋柱预埋在吸附滤池上。

优选的,所述混入槽内装设有第一隔离网板,第一隔离网板为圆形网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装料筒内、位于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之间装设有透层。

优选的,所述螺纹盖内装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位于装料筒内,连接杆上装设有压环,压环内装设有第二隔离网板,第二隔离网板为圆形网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化池内装设有吸附层,活化池的负极柱上侧装设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底部设有吸水孔,吸水孔的端口处装设有排污泵,集水盒上环形均布有吸入孔,吸入孔的端口处装设有分支管且分支管插入活化池。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的一侧装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预埋在活化池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储水池中对污水处理,能够将污水中较为明显的杂质会快速聚拢而沉降至储水池的池底,通过在吸附滤池中对污水处理,能够将污水中微粒杂质、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有效清除,通过在活化池中对污水处理,能够有效杀灭污水中弱酸性细菌,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好,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形成较为细化且全面的处理模式,导致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池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池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滤池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滤池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滤池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化池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化池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化池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2第一污水泵、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二污水泵、6第三连接管、7第四连接管;

101储水池、201进水孔、301集水盒、401出水孔、501排水管、601排出孔、701送水管、801加水筒、901进水孔、1011潜水泵;

102吸附滤池、202台座、302预埋柱、402混入槽、502支孔、602第一隔离网板、702装料筒、802第一吸附层、902透层、1022第二吸附层、112外螺纹、122螺纹盖、132连接杆、142压环、152第二隔离网板、162吸入孔、172吸入管、182抽吸泵;

103活化池、203吸附层、303集水盒、403吸水孔、503排污泵、603吸入孔、703分支管、80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池101,地面上、位于储水池101的前侧装设有吸附滤池102,储水池101与吸附滤池102之间的地面位置放置有第一污水泵2,第一污水泵2的吸水端口无缝焊接连接第一连接管3的前端口且第一连接管3的一端插入储水池101内,第一污水泵2的排水端口无缝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管4的后端口且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插入吸附滤池102内,地面上、位于吸附滤池102的前侧装设有活化池103,吸附滤池102与活化池103之间的地面位置放置有第二污水泵5,第二污水泵5的吸水端口无缝焊接连接第三连接管6的前端口且第三连接管6的一端插入吸附滤池102内,第二污水泵5的排水端口无缝焊接连接第四连接管7后端口且第四连接管7的一端插入活化池103内,第一污水泵2和第二污水泵5的型号皆为dsu-50,带有电源插头线,将第一污水泵2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通过第一连接管3从储水池101内抽入污水,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4排入吸附滤池102内,将第二污水泵5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通过第三连接管6从吸附滤池102抽入污水,然后通过第四连接管7排入活化池103内。

参阅图2、图3和图4,储水池101的壁厚为101厘米,材质为不锈钢,储水池10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孔201,储水池101内部装设有集水盒301,集水盒301圆盒结构,集水盒301的下端口无缝焊接连接储水池101的内部下端,进水孔201的下端口无缝焊接连接送水管701的左侧上端口,送水管701预设在地面内,集水盒301通过进水孔201连通送水管701,集水盒301的侧壁环形均布有八个出水孔401,出水孔401为圆孔结构,出水孔401的端口处无缝焊接连接排水管501的一端口,排水管501的另一端口封闭,排水管501的上侧、沿排水管501轴向布设有排出孔601,横向相邻排出孔601的距离为2厘米,排出孔601的内部直径为三毫米,排水管501内的絮凝剂会通过均匀设置的排出孔601排至污水中,送水管701一端穿出地面且送水管701穿出地面的一端装设有加水筒801,加水筒801为圆筒结构,加水筒80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孔901且进水孔901的下端口无缝焊接连接送水管701右侧上端口,加水筒801内、进水孔901的端口处装设有潜水泵1011,潜水泵1011的排水口无缝焊接连接进水空901的上端口,潜水泵1011的型号为wp-101601000lp,其电源插头线拉出加水筒801,可将潜水泵1011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使得潜水泵1011运行抽水,可将加水筒801内的絮凝剂吸入,然后通过送水管701排入集水盒301内。

参阅图5、图6和图7,吸附滤池102由混凝土预制在地面上而成的方形池体结构,吸附滤池102内沿前后方向均匀设有台座202,台座202数量为三个,台座202的底部中心位置焊接连接有预埋柱302,预埋柱302为圆柱结构,预埋柱302预埋在吸附滤池102的池底,能够稳固台座202以及台座202上侧结构,台座202的中心位置设有混入槽402,混入槽402外周环形均布有支孔502,混入槽402为圆形凹槽结构,支孔502为圆孔结构,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支孔502,能够从吸附滤池102内各个侧位吸入污水进入混入槽402内,混入槽402的内壁焊接连接第一隔离网板602外沿,第一隔离网板602为圆形网板结构,第一隔离网板602的网孔直径为两毫米,通过第一隔离网板602的网孔,混入槽402内的污水能够向上排至各个吸附层内,并且能够阻止上侧的吸附层内吸附颗粒掉入混入槽402内,混入槽402的端口无缝焊接连接装料筒702的下端口,装料筒702为圆筒结构,装料筒702内、按从下至上的方式分别装设有第一吸附层802和第二吸附层1022,第一吸附层802为粒径三毫米的活性碳颗粒铺设而成,厚度为30厘米,能够吸附污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第二吸附层802为粒径2毫米的沸石颗粒铺设而成,厚度为36厘米,能够吸附污水中微粒杂质,装料筒702内、位于第一吸附层802和第二吸附层1022之间装设有透层902,透层902为圆形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并且能够阻止第二吸附层1022内的吸附颗粒混入第一吸附层802内,透层902的厚度为三毫米,装料筒702的上侧外壁设有外螺纹112,外螺纹112螺纹连接螺纹盖122,螺纹盖122的内部上端左右侧分别焊接连接有连接杆132且连接杆132位于装料筒702内,连接杆132的下端焊接连接压环142的上表面,压环142为圆环结构,压环142的内壁焊接连接第二隔离网板152的外沿,第二隔离网板152为圆形网板结构,第二隔离网板152的网孔直径为两毫米,当螺纹盖122旋紧在外螺纹112上时,第二隔离网板152压在第二吸附层102的上表面,通过第二隔离网板152的网孔,能够在向上抽水过程中,防止第一吸附层802和第二吸附层102内颗粒被向上冲散,螺纹盖122的中心位置设有吸入孔162,吸入孔162为圆孔结构,吸入孔162的下端口无缝焊接连接吸入管172的上端口且吸入管172位于装料筒702内,吸入管172为圆管结构,吸入管172的下端口距离第二隔离网板152的上表面为3毫米,吸入孔162的上端口无缝焊接连接抽吸泵182的吸水端口,抽吸泵182的型号为100wfb,自身带有电源插头线,将抽吸泵182的电源插头连接插座,抽吸泵182运行,通过吸入管172从装料筒702内抽入污水,然后通过抽吸泵182上侧排水端口冒出,最后污水降至吸附滤池102内。

参阅图8、图9和图10,活化池103由混凝土预制在地面内形成的方形池体结构,活化池103内铺设有吸附层203,吸附层203的厚度为三十厘米,吸附层203由粒径三毫米的沸石颗粒铺设而成,吸附层203具有良好的微粒吸附性,能够吸附污水中含有的杂质微粒,活化池103的负极柱上侧装设有集水盒303,负极柱位于活化池103的中心,集水盒303为圆盒结构,集水盒30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吸水孔403,吸水孔403为圆孔结构,吸水孔403的下端口无缝焊接连接排污泵503的吸水端口,排污泵503的型号为50wq20-15-2.2,排污泵503排水端口对应负极柱,吸水孔403的端口处装设有排污泵503,排污泵503自身带有电源插头线,并且排污泵503的电源插头线放置在活化池103边侧的地面上,集水盒303上环形均布有吸入孔603,吸入孔603为圆孔结构,数量为八个,吸入孔603的端口处无缝焊接连接分支管703且分支管703插入活化池103,集水盒303为圆盒结构,分支管703为直角管结构,分支管703的下侧焊接连接支撑杆803且支撑杆803的底部预埋在活化池103的池底,稳固了支撑杆803的位置,通过支撑杆803对分支管703的支撑,稳固了分支管703和集水盒303的位置,而分支管703分别位于活化池103内八个侧位,能够从活化池103八个侧位吸入污水。

当储水池101内加入污水后,可从加水筒801的上端口加入絮凝剂,并将潜水泵1011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使得潜水泵1011运行,可从加水筒801内抽入絮凝剂,然后通过送水管701排至集水盒301内,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出水孔401排至各个排水管501内,然后通过各个排水管501上侧均布的排出孔601喷至污水中,上排的絮凝剂快速渗入污水各个层面,并且横向扩散,使得储水池101内各个侧位的污水能够快速且有效溶入絮凝剂,污水中较为明显的杂质会快速聚拢而沉降至储水池101的池底,当污水中较为明显的杂质完全沉降至储水池101的池底后,将第一污水泵2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通过第一连接管3从储水池101内抽入污水,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4排入吸附滤池102内,污水会透过支孔502、混入槽402以及各层吸附层漫过吸入管172,将抽吸泵182的电源插头连接插座,抽吸泵182运行,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支孔502,能够从吸附滤池102内的各个侧位吸入污水进入混入槽402内,污水上流过程中,通过第一吸附层802,能够吸附污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第二吸附层802,能够吸附污水中微粒杂质,透层902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并且能够阻止第二吸附层1022内的吸附颗粒混入第一吸附层802内,通过吸入管172从装料筒702内抽入污水,然后通过抽吸泵182上侧排水端口冒出,最后污水降至吸附滤池102内,以此循环,可对吸附滤池102内的污水循环吸附,对吸附滤池102中的整体污水吸杂能力更高,当吸附滤池102中污水微粒杂质、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清除后,将第二污水泵5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通过第三连接管6从吸附滤池102抽入污水,然后通过第四连接管7排入活化池103内,当污水排入活化池103内,并且高于活化池103的正极柱时,可将排污泵503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使得排污泵503运行,通过活化池103内八个侧位的分支管703吸入活化池103内边侧的污水,污水先进入集水盒303内,最后通过排污泵503的排水端口排至活化池103的负极柱边侧的水体内,由于靠近负极柱的水体具有明显的弱碱性,这样不断循环换水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整体污水转化呈弱碱性,对活化池103内污水中弱酸性细菌有效杀灭,整体系统,对生活污水形成较为细化且全面的处理模式,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