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283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个集水面,再配一套输水管,最后是蓄水池。收集雨水的系统并不复杂,投入最大的是雨水收集蓄水池,其次是输水管。就条件而言,收集屋顶的雨水,集水面也有,输水管也有,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只要在每栋房前的花园或绿地底下建一个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扫池底垃圾的口,顶上覆盖土并种上绿化。这样的蓄水池还可以和人防建筑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人防的建设指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条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资渠道。

高速公路同样也是一个收集利用雨水的好场所。只要在高速的边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建一蓄水池,再把各个蓄水池串联起来,把一个个分散的小蓄水池变成一个统一的蓄水系统,结合高速公路的绿化带的用水,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用以上方法收集来的雨水并非纯净的水。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雨水质量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大气的污染,直接由降水带来的污染物。城市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致使雨水水质下降,不少城市出现酸雨。从部分城市降雨水质分析结果看来,天然雨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底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有鉴于此,亟待一种雨水收集装置,一方面能够沉降过滤掉粒状污染物,另一方面能够调节中和ph值,方便收集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一方面能够沉降过滤掉粒状污染物,另一方面能够调节中和ph值,方便收集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复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雨装置和集水箱,所述集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水箱顶部,所述集水箱内由上至下安装有沉降盘、过滤箱和ph调节箱,所述沉降盘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水箱内,所述沉降盘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沉降导流的隔板,所述沉降盘一侧底部开设有溢流口;

所述集雨装置呈口部朝上的漏斗状收集斗,降雨经过所述集雨装置落到所述沉降盘上,雨水经过所述隔板导流从所述溢流口流出,经过所述过滤箱的过滤和ph调节箱对ph的调节,最终从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斗内壁上圆周阵列有用于滞留雨水的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盘有多组,多组所述沉降盘从上至下层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盘两侧固定安装有外滑轨,所述集水箱内壁固定安装有内滑轨,所述内滑轨与所述外滑轨配合,所述集水箱的箱壁上开设有侧开口,所述沉降盘可通过侧开口与所述集水箱滑动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盘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隔板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所述沉降盘底部溢流口连通,所述过滤箱内从上到下设置有pp棉层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箱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ph调节箱的出水口与排水口连通,所述ph调节箱外侧固定安装有储药罐和主控器,所述ph调节箱中安装有ph传感器,所述储药罐与所述ph调节箱通过电磁阀连通,所述ph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在收集斗内壁上圆周阵列多组条形凹槽,由于凹槽逐渐变窄,可将雨水中较大粒径的颗粒通过条形凹槽过滤掉,并且条形凹槽的设计将雨水的流径导向,增加了雨水的滞留时间;通过将多组沉降盘重叠地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上。通过错位排列隔板的方式,增加雨水在沉降盘中的滞留时间,又由于单向设置溢流口,雨水只能经过隔板之后从溢流口流出。这样的做法在于通过隔板将雨水中较大粒径的颗粒杂质或者泥沙过滤掉,经过多层沉降盘的过滤作用,雨水中泥沙或者颗粒杂质基本处理干净。最后经过过滤箱和ph调节箱的共同作用,完成雨水的收集和处理。一方面能够沉降过滤掉粒状污染物,另一方面能够调节中和ph值,方便收集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沉降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沉降盘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收集斗示意图;

图中标记:1-集雨装置,2-集水箱,3-排水口,11-收集斗,21-沉降盘,22-过滤箱,23-ph调节箱,111-条形凹槽,211-隔板,212-溢流口,213-挡板,221-pp棉层,222-活性炭层,231-储药罐,232-ph传感器,233-主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雨装置1和集水箱2,所述集雨装置1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水箱2顶部,所述集水箱2内由上至下安装有沉降盘21、过滤箱22和ph调节箱23,所述沉降盘2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集水箱2内,所述沉降盘2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沉降导流的隔板211,所述沉降盘21一侧底部开设有溢流口212;

所述集雨装置1呈口部朝上的漏斗状收集斗11,降雨经过所述集雨装置1落到所述沉降盘21上,雨水经过所述隔板211导流从所述溢流口212流出,经过所述过滤箱22的过滤和ph调节箱23对ph的调节,最终从排水口3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斗11内壁上圆周阵列有用于滞留雨水的条形凹槽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降盘21有多组,多组所述沉降盘21从上至下层叠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降盘21两侧固定安装有外滑轨,所述集水箱2内壁固定安装有内滑轨,所述内滑轨与所述外滑轨配合,所述集水箱2的箱壁上开设有侧开口,所述沉降盘21可通过侧开口与所述集水箱2滑动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降盘21两侧设置有挡板213,所述挡板213与所述隔板211高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22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所述沉降盘21底部溢流口212连通,所述过滤箱22内从上到下设置有pp棉层221和活性炭层222,所述过滤箱2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箱23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箱2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ph调节箱23的出水口与排水口3连通,所述ph调节箱23外侧固定安装有储药罐231和主控器233,所述ph调节箱23中安装有ph传感器232,所述储药罐231与所述ph调节箱23通过电磁阀连通,所述ph传感器232、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主控器233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通过在收集斗11内壁上圆周阵列多组条形凹槽111,由于凹槽逐渐变窄,可将雨水中较大粒径的颗粒通过条形凹槽111过滤掉,并且条形凹槽111的设计将雨水的流径导向,增加了雨水的滞留时间;通过将多组沉降盘21重叠地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上。通过错位排列隔板211的方式,增加雨水在沉降盘21中的滞留时间,又由于单向设置溢流口212,雨水只能经过隔板211之后从溢流口212流出。这样的做法在于通过隔板211将雨水中较大粒径的颗粒杂质或者泥沙过滤掉,经过多层沉降盘21的过滤作用,雨水中泥沙或者颗粒杂质基本处理干净。

而沉降盘21两侧与集水箱2内壁设置有配合的外滑轨和内滑轨,通过外滑轨与内滑轨的滑动连接,可以实现沉降盘21的抽拉。由于沉降盘21是用来过滤较大粒径的杂质和泥沙,所以通过抽拉式沉降盘21的安装方式,可以实现闲置的冲洗。

在过滤盘底部设置过滤箱22,由于过滤箱22内从上到下设置有pp棉层221和活性炭层222,可有效分离雨水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气味,过滤之后的雨水进入ph调节箱23。

雨水在进入ph调节箱23之后,ph感应器对经过过滤的雨水的ph值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传输给主控器233中,主控器233将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检测值大于预设值之后,主控器233将打开储药罐231输出口处的电磁阀,电磁阀开启之后,储药罐231将对ph调节箱23内的雨水进行中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