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4095发布日期:2020-11-13 12:3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质的饮料或其他液体容器,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在节能减排、限制塑料制品以及可循环利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在易拉罐的生产过程中,高速拉伸成型工序是很重要的一环,其中需要使用冷却液对模具进行冷却处理。因此,冷却液的循环系统对易拉罐拉伸的成品率影响极大,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目前较多企业对冷却液的处理,主要通过对冷却液进行粗分离、自然沉淀过滤再抽回重新利用,直至冷却液变质后更换,通常会使得冷却液的颗粒含量高,冷却液温度高,容易变质,难以控制冷却液的质量,且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能够形成冷却液的收集、粗过滤、精过滤、温度控制、冷却液供给的循环,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废液箱、污水泵、粗过滤装置、污水模块、第一水泵、精过滤装置、净水箱、第二水泵、冷热交换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废液箱的进液口与拉伸机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废液箱的进液口还与产品输送带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废液箱通过所述污水泵与所述粗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粗过滤装置与所述污水模块连接,所述污水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精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精过滤装置与所述净水箱连接,所述净水箱通过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冷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冷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与拉伸机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

优选的,所述废液箱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底阀和第一放水阀,所述污水泵包括第一污水泵和第二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和所述第二污水泵分别通过吸入管与所述废液箱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废液箱中,所述底阀设置有两个,一所述底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污水泵的吸入管的末端,另一所述底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污水泵的吸入管的末端,所述废液箱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所述第一放水口连接有第一放水支路,所述第一放水支路设有所述第一放水阀;

所述第一污水泵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手动蝶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污水泵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手动蝶阀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废液箱还包括漏液回收装置,所述漏液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水阀输出端的一侧,所述漏液回收装置包括集液槽、气动隔膜泵、液位感应装置、进气主管路、进气支管路、气动二联件、球阀和自动阀;

所述集液槽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另一端与污水站连接,通过所述气动隔膜泵将所述集液槽中的废液泵到污水站;

所述进气主管路的始端外接管路通入压缩空气,所述进气主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进气端,靠近所述进气主管路的始端设有所述进气支管路,所述进气支管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进气端,所述进气主管路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进气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气动二联件、自动阀和球阀,所述液位感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自动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连接,所述进气支管路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进气端之间连接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粗过滤器、第一压差开关、第一进水压力表、第一出水压力表、电磁阀和手动蝶阀,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粗过滤器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手动蝶阀,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一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一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差开关和所述第一出水压力表;

所述废液箱与所述污水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始端连接于所述废液箱的出液端,所述第一支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且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始端外接管路通入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和电磁阀,所述粗过滤器的回液端通过第一回液管路与所述污水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回液管路设置有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一回液管路的始端设有第一回液支路,所述第一回液支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所述第一回液支路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污水模块包括污水箱、撇油器、废油箱、第一溢流口、第二液位控制器、磁铁、加热器和第二放水阀,所述撇油器安装在所述污水箱的顶部,所述废油箱与所述撇油器连接,所述污水箱的外侧靠近撇油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污水箱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所述第二放水口连接有第二放水支路,所述第二放水支路设有所述第二放水阀,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污水箱中,所述污水箱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磁铁和所述加热器;

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污水箱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球阀和压力表,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箱的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和卸压阀。

优选的,所述污水箱的顶部设有调配装置,所述调配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第三进液口、球阀、流量计、电磁阀、比例泵、冷却液箱、取样球阀和搅拌器,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流量计和球阀,所述第三进液口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三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流量计、电磁阀、球阀、比例泵、取样球阀和搅拌器,所述比例泵外接有所述冷却液箱。

优选的,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精过滤装置和第二精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精过滤器、第二压差开关、第二进水压力表、第二出水压力表和电磁阀,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二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二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二进水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差开关和所述第二出水压力表;

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输入端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和电磁阀,所述第一精过滤器的回液端通过第二回液管路与所述污水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设置有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二回液管路的始端设有第二回液支路,所述第二回液支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所述第二回液支路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第二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精过滤器、第三压差开关、第三进水压力表、第三出水压力表和电磁阀,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三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三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三进水压力表、所述第三压差开关和所述第三出水压力表;

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三进气管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进气管路的输入端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三进气管路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和电磁阀,所述第二精过滤器的回液端通过第三回液管路与所述污水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回液管路设置有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三回液管路的始端设有第三回液支路,所述第三回液支路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所述第三回液支路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净水箱包括第三液位控制器、第二溢流口、第三放水阀和热电阻,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净水箱内,所述净水箱靠近顶部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净水箱的底部设有第三放水口,所述第三放水口连接有第三放水支路,所述第三放水支路设有所述第三放水阀,所述净水箱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热电阻;

所述净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稳压进液口,所述稳压进液口与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末端连接,所述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末端依次连接有球阀、压力表和稳压阀;

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净水箱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和取样球阀。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污水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净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精过滤装置的输入端和所述冷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污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精过滤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所述净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冷热交换器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

优选的,所述冷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输入端、热交换输出端和冷交换输出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所述冷热交换器的冷交换输入端设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废液箱对拉伸机完成对模具进行冷却和润滑后的冷却液进行回收,通过所述污水泵将冷却液泵到所述粗过滤装置进行粗过滤处理,冷却液进入所述污水箱中,通过所述第一水泵将泵到所述精过滤装置进行精过滤处理,过滤后的冷却液进入所述净水箱,然后通过所述第二水泵泵到所述冷热交换器完成对冷却液的冷热交换,供给到拉伸机冷却液输入端,冷却液在拉伸机中完成了对模具的冷却和润滑后,从拉伸机冷却液输出端自流到废液箱后,重复过滤循环的过程,经过本系统对冷却液实现过滤及温度控制,避免了模具的热胀冷缩,此外,通过在所述污水箱设置所述调配装置,完成对冷却液的成分配置,形成冷却液的收集、粗过滤、成分配置、精过滤、温度控制、冷却液供给的循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粗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污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精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净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拉伸机10、产品输送带20、废液箱30、第一液位控制器31、底阀32、第一放水口33、第一放水支路331、第一放水阀332、漏液回收装置34、集液槽341、气动隔膜泵342、液位感应装置343、进气主管路344、进气支管路345、气动二联件346、污水泵40、第一污水泵41、第二污水泵42、粗过滤装置50、粗过滤器51、第一压差开关52、第一进水压力表53、第一出水压力表54、第一支路55、第一进气管路56、气动三联件57、第一回液管路58、第一回液支路59、污水模块60、污水箱601、撇油器61、废油箱62、第一溢流口63、第二液位控制器64、磁铁65、加热器66、第二放水口67、第二放水支路671、第二放水阀672、第一进液口681、第二进液口682、第三进液口683、流量计684、比例泵685、冷却液箱686、搅拌器687、第一水泵70、精过滤装置80、第一精过滤器811、第二压差开关812、第二进水压力表813、第二出水压力表814、第二进气管路815、第二回液管路816、第二回液支路817、第二精过滤器821、第三压差开关822、第三进水压力表823、第三出水压力表824、第三进气管路825、第三回液管路826、第三回液支路827、净水箱90、第三液位控制器91、第二溢流口92、第三放水口93、第三放水支路931、第三放水阀932、热电阻94、稳压进液口95、第二水泵100、冷热交换器110、第三水泵120、手动蝶阀1、单向阀2、球阀3、自动阀4、电磁阀5、压力表6、卸压阀7、取样球阀8、稳压阀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属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废液箱30、污水泵40、粗过滤装置50、污水模块60、第一水泵70、精过滤装置80、净水箱90、第二水泵100、冷热交换器110和控制系统,所述废液箱30的进液口与拉伸机10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废液箱30的进液口还与产品输送带20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废液箱30通过所述污水泵40与所述粗过滤装置50连接,所述粗过滤装置50与所述污水模块60连接,所述污水模块60通过所述第一水泵70与所述精过滤装置80连接,所述精过滤装置80与所述净水箱90连接,所述净水箱90通过所述第二水泵100与所述冷热交换器110连接,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输出端与拉伸机10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为plc电气控制系统。

通过所述废液箱30对所述拉伸机10完成对模具进行冷却和润滑后的冷却液进行回收,通过所述污水泵40将冷却液泵到所述粗过滤装置50进行粗过滤处理,粗过滤后的冷却液进入所述污水模块60中,通过所述第一水泵70将输送到所述精过滤装置80进行精过滤处理,过滤后的冷却液进入所述净水箱90,然后通过所述第二水泵100输送到所述冷热交换器110完成对冷却液的冷热交换,供给到拉伸机10的冷却液输入端,冷却液在拉伸机10中完成了对模具的冷却和润滑后,从拉伸机10的冷却液输出端自流到所述废液箱30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易拉罐生产的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重复过滤循环的过程,经过本系统对冷却液实现过滤及温度控制,避免了模具的热胀冷缩,形成冷却液的收集、粗过滤、精过滤、温度控制、冷却液供给的循环,此外,经拉伸机10处理后的易拉罐通过产品输送带20输送到下一步工序处理,此时由于易拉罐经过拉伸处理,易拉罐上还残余冷却液,并滴落在产品输送带20上,经过使用接液盘对产品输送带20上的冷却液进行接收后输出到所述废液箱30进行回收循环,提高了对冷却液的回收效果,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废液箱30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31、底阀32和第一放水阀332,所述污水泵40包括第一污水泵和41第二污水泵42;所述第一污水泵41和所述第二污水泵42分别通过吸入管与所述废液箱30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31安装于所述废液箱30中,所述底阀32设置有两个,一所述底阀32安装于所述第一污水泵41的吸入管的末端,另一所述底阀32安装于所述第二污水泵42的吸入管的末端,所述废液箱30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33,所述第一放水口33连接有第一放水支路331,所述第一放水支路331设有所述第一放水阀332;

所述第一污水泵41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手动蝶阀1和单向阀2,所述第二污水泵42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手动蝶阀1和单向阀2。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31为浮球液位计、干簧管液位计或导波雷达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31为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感应所述废液箱的高、中、低三个液位。

通过在所述废液箱30设置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31,分别用于感应所述废液箱的高、中、低三个液位,低液位感应用于保护所述疏水泵不会对抽空,当液位太低时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31传出信号,使所述第一污水泵41和所述第二污水泵42所连接的所述单向阀2关闭,防止抽空,中液位感应为感应正常的工作状态,当高液位感应时则启动所述污水泵40;设置所述底阀32,能够防止所述污水泵40在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起到防止水泵抽空的效果;设置所述第一放水阀332,方便对所述废液箱30进行排液及清洗;设置所述第一污水泵41和所述第二污水泵42,且所述第一污水泵4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污水泵4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所述手动蝶阀1,设置两个污水泵作为一备一用,当其中一个污水泵在维修时,可通过所述手动蝶阀1的开闭来控制两个污水泵的使用,防止由于一台污水泵维修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使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废液箱还包括漏液回收装置34,所述漏液回收装置34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水阀332输出端的一侧,所述漏液回收装置34包括集液槽341、气动隔膜泵342、液位感应装置343、进气主管路344、进气支管路345、气动二联件346、球阀3和自动阀4;

所述集液槽341与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另一端与污水站连接,通过所述气动隔膜泵342将所述集液槽341中的废液泵到污水站;

所述进气主管路344的始端外接管路通入压缩空气,所述进气主管路34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进气端,靠近所述进气主管路344的始端设有所述进气支管路345,所述进气支管路345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进气端,所述进气主管路344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进气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气动二联件346、自动阀4和球阀3,所述液位感应装置343的一端与所述自动阀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341连接,所述进气支管路345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气动隔膜泵342的进气端之间连接有球阀3。

设置所述漏液回收装置34,所述集液槽341对所述废液箱30的漏液进行收集,当所述液位感应装置343,感应到所述集液槽341中的液位过高时,传送信号使所述自动阀4打开,压缩空气经所述进气主管路344进入气动隔膜泵342,所述气动隔膜泵342启动,将废液从所述集液槽341中抽出到污水站,此外,设置所述进气支管路345,当所述自动阀4失灵时,可以通过手动打开连接在所述进气支管路345的所述球阀3开启所述气动隔膜泵342,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整体装置无法使用。

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粗过滤装置50包括粗过滤器51、第一压差开关52、第一进水压力表53、第一出水压力表54、电磁阀5和手动蝶阀1,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5,所述粗过滤器51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手动蝶阀1,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一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一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压力表53、所述第一压差开关52和所述第一出水压力表54;

所述废液箱30与所述污水模块6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支路55,所述第一支路55的始端连接于所述废液箱30的出液端,所述第一支路55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60,且所述第一支路55上设置有电磁阀5;

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路56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进气管路56的始端外接管路通入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57和电磁阀5,所述粗过滤器51的回液端通过第一回液管路58与所述污水模块60连接,所述第一回液管路58设置有电磁阀5,靠近所述第一回液管路58的始端设有第一回液支路59,所述第一回液支路59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60,所述第一回液支路59设置有电磁阀5。

采用所述第一压差开关52对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两端的压力进行监测,设定当压差达到35psi时,所述第一压差开关52将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系统,系统报警并自动切换到没有粗过滤的模式,通过所述第一支路55从所述废液箱30直接进入所述污水模块60,所述第一支路55上的所述电磁阀5打开,所述粗过滤器51的进液端连接的所述电磁阀5关闭,所述此时需要人工进行滤芯更换,更换后可通过按复位键切换为粗过滤模式,能够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通过所述粗过滤器51将冷却液中的颗粒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提高了冷却液的使用效果;此外,设置所述第一进气管路56,此管路通压缩空气,在更换滤芯时,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管路56的所述气动三联件57和所述电磁阀5启动及打开,所述第一回液管路58和所述第一回液支路59上的所述电磁阀5打开,压缩空气进入将所述粗过滤器51的滤芯两端的残留液分别从第一回液管路58和第一回液支路59逼出,方便完成滤芯的更换。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污水模块60包括污水箱601、撇油器61、废油箱62、第一溢流口63、第二液位控制器64、磁铁65、加热器66和第二放水阀672,所述撇油器61安装在所述污水箱601的顶部,所述废油箱62与所述撇油器61连接,所述污水箱601的外侧靠近撇油器6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溢流口63,所述污水箱601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67,所述第二放水口67连接有第二放水支路671,所述第二放水支路671设有所述第二放水阀672,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64安装于所述污水箱601中,所述污水箱601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磁铁65和所述加热器66;

所述第一水泵70与所述污水箱601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所述第一水泵70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1、球阀3和压力表6,所述第一水泵70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箱601的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1和卸压阀7。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64为浮球液位计、干簧管液位计或导波雷达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64为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感应所述废液箱的高、中、低三个液位。

所述污水箱601中的废液经过沉淀及油水分离,通过安装在所述污水箱601顶部的所述撇油器61,对废液中上层的油污进行去除,并流入所述废油箱62;设置所述第一溢流口63,防止所述污水箱601中的废液过多溢出;设置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64对所述污水箱601的液位进行监控;设置所述磁铁65,对冷却液中的杂质铁颗粒进行吸附;设置所述加热器66,由于冷却液的总量较大,为保证开机时冷却液的温度在合适范围内,设置加热器66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处理;设置所述第二放水阀672,方便对所述污水箱601进行排液及清洗;通过所述第一水泵70与所述污水箱601的输出端之间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对第一水泵70的使用进行控制,且所述第一水泵70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1、球阀3和压力表6,对管道压力进行监控,所述第一水泵70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箱601的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1和卸压阀7,当管道压力达到最高压力时可实现自动卸压,防止由于管道压力过大而造成管道爆裂等问题。

优选的,所述污水箱的顶部设有调配装置,所述调配装置包括第一进液口681、第二进液口682、第三进液口683、球阀3、流量计684、电磁阀5、比例泵685、冷却液箱686、取样球阀8和搅拌器687,所述第一进液口681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一进液口681之间的管路设置有球阀3,所述第二进液口682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二进液口682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流量计684和球阀3,所述第三进液口683通过管路接入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三进液口683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流量计684、电磁阀5、球阀3、比例泵685、取样球阀8和搅拌器687,所述比例泵685外接有所述冷却液箱686。

通过设置所述调配装置,对所述污水箱601中的冷却液进行配液处理,使得其成分达到要求,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一进液口681之间的管路设置有所述球阀3,此时纯净水和去离子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681进入所述污水箱601,可完成对所述污水箱601的清洗;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二进液口682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所述流量计684和所述球阀3,通过流量计684可完成对所述污水箱601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从纯净水和去离子水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三进液口683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所述流量计684、所述电磁阀5、所述球阀3、所述比例泵685、所述取样球阀8和所述搅拌器687,可按比例将纯净水和去离子水与所述冷却液箱中的纯冷却液经所述比例泵685混合,设置取样球阀8对混合后的冷却液进行取样及成分监控,然后通过所述搅拌器687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污水箱601中,完成对所述污水箱601中的冷却液配置,保证冷却液的成分恒定。

如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精过滤装置和第二精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精过滤器811、第二压差开关812、第二进水压力表813、第二出水压力表814和电磁阀5,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5,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5,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二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二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二进水压力表813、所述第二压差开关812和所述第二出水压力表814;

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路81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815的输入端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气管路815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57和电磁阀5,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回液端通过第二回液管路816与所述污水模块60连接,所述第二回液管路816设置有电磁阀5,靠近所述第二回液管路816的始端设有第二回液支路817,所述第二回液支路817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60,所述第二回液支路817设置有电磁阀5;

所述第二精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精过滤器821、第三压差开关822、第三进水压力表823、第三出水压力表824和电磁阀5,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5,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出液端安装有所述电磁阀5,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到出液端还设有第三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所述第三液体压力测量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三进水压力表823、所述第三压差开关822和所述第三出水压力表824;

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连接有第三进气管路82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进气管路825的输入端接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三进气管路825从压缩空气的输入端到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依次设置有气动三联件57和电磁阀5,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回液端通过第三回液管路826与所述污水模块60连接,所述第三回液管路826设置有电磁阀5,靠近所述第三回液管路826的始端设有第三回液支路827,所述第三回液支路827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污水模块60,所述第三回液支路827设置有电磁阀5。

所述精过滤装置设置有一备一用的第一精过滤装置和第二精过滤装置,采用所述第二压差开关812对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两端的压力进行监测,以及采用所述第三压差开关822对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两端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或第二精过滤器821)的压差达到35psi时,所述第二压差开关812(或所述第三压差开关822)将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系统,系统报警并自动切换到使用所述第二精过滤装置821(或第一精过滤器811)的模式,此时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或第二精过滤器821)的进液端连接的所述电磁阀5以及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或第二精过滤器821)的出液端连接的所述电磁阀5自动关闭,此时需要人工对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或第二精过滤器821)的滤芯进行更换,能够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此外,设置所述第二进气管路815,此管路通压缩空气,在更换滤芯时,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815的所述气动三联件57和所述电磁阀5启动及打开,所述第二回液管路816和所述第二回液支路817上的所述电磁阀打5开,压缩空气进入将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的滤芯两端的残留液分别从所述第二回液管路816和所述第二回液支路817逼出;设置所述第三进气管路825,此管路通压缩空气,在更换滤芯时,连接在所述第三进气管路825的所述气动三联件57和所述电磁阀5启动及打开,所述第三回液管路826和所述第三回液支路827上的所述电磁阀5打开,压缩空气进入将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的滤芯两端的残留液分别从第三回液管路926和第三回液支路827逼出,方便完成滤芯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和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分别采用过滤精度为5μm的树脂滤芯。

通过所述第一精过滤器811和所述第二精过滤器821对冷却液进行精过滤,过滤精度高,可靠性高,保证冷却液所含的颗粒物固体粒度≤5μm,避免在使用冷却液的过程中堵塞或者磨损拉伸机10,造成设备故障。

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净水箱90包括第三液位控制器91、第二溢流口92、第三放水阀932和热电阻94,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91安装于所述净水箱90内,所述净水箱90靠近顶部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口92,所述净水箱90的底部设有第三放水口93,所述第三放水口93连接有第三放水支路931,所述第三放水支路931设有所述第三放水阀932,所述净水箱90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热电阻94;

所述净水箱90的顶部设置有稳压进液口94,所述稳压进液口94与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末端连接,所述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末端依次连接有球阀3、压力表6和稳压阀9;

所述第二水泵100与所述净水箱90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所述第二水泵100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手动蝶阀1和取样球阀8。

优选的,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91为浮球液位计、干簧管液位计或导波雷达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91为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感应所述废液箱的高、中、低三个液位。

设置所述第三液位控制器91对所述净水箱90中的液位进行监控;设置所述第二溢流口92,防止所述净水箱90中的冷却液过多而溢出;设置所述第三放水阀932方便对所述净水箱90进行排液及清洗;设置所述热电阻94,可对所述净水箱90的冷却液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冷却液的温度在43±1℃,当冷却液的温度不在该范围内,则所述热电阻94提供模拟量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模块转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污水箱601中的所述加热器66的开关,可以精确控制温度。所述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末端依次连接有球阀3、压力表6和稳压阀9,当管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稳压阀9打开,未使用的冷却液将通过所述稳压阀9流入所述净水箱90,实现对管道压力的精确控制,保持所述拉伸机冷却液输送管道的压力恒定,所述第二水泵100与所述净水箱90之间连接有所述手动蝶阀1,所述第二水泵100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手动蝶阀1,可实现对第二水泵100的使用进行控制,所述第二水泵100的输出端设置所述取样球阀8,对该取样点的冷却液成分进行分析,保证冷却液的品质稳定。

如图7所示,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水泵120,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污水模块60的输出端和所述净水箱9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精过滤装置80的输入端和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污水模块6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出端与所述精过滤装置8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所述净水箱9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手动蝶阀1。

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水泵120,当所述第一水泵70或所述第二水泵100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三水泵120可作为替代水泵使用,通过所述污水模块6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以及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出端与所述精过滤装置8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可控制所述第三水泵120替代所述第一水泵70的使用;通过所述净水箱9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所述第三水泵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可控制所述第三水泵120替代所述第二水泵100的使用。

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输入端、热交换输出端和冷交换输出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1,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冷交换输入端设有电磁阀5。

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输入端、热交换输出端和冷交换输出端分别连接的所述手动蝶阀1,当所述冷热交换器需要进行清洗和维护时,可将所述手动蝶阀1进行关闭,所述冷热交换器110的冷交换输入端连接有电磁阀5,当经过所述净水箱90的冷却液温度不在43±1℃范围内时,则所述净水箱90的热电阻94提供模拟量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模块转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冷热交换器110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当经过所述净水箱90的冷却液温度在43±1℃范围内时,则所述净水箱90的热电阻94提供模拟量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模块转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5关闭,所述冷热交换器110不再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通过所述污水箱601中的所述加热器66和所述所述冷热交换器110,实现对冷却液温度的二次控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