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3712发布日期:2020-11-25 14: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排放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有些生活用污水,比如洗澡水、洗车冲洗公厕用水一般通过地漏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无法对其进行二次利用,对我们这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非常浪费,如何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重复利用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净化污水使其能重复利用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级过滤槽,一级过滤槽内设有二级过滤网箱,二级过滤网箱卡设于一级过滤槽内,二级过滤网箱的侧壁中部开设有数个溢流孔;二级过滤网箱内卡设有一级过滤网箱,一级过滤网箱的底部为过滤网;一级过滤槽连接设有二级过滤槽,二级过滤槽内设有石英砂,一级过滤槽与二级过滤槽之间通过连通孔相连通,连通孔内设有自流洒水管,自流洒水管延伸设于二级过滤槽内且位于石英砂上方;二级过滤槽连接设有净化槽,净化槽内设有活性炭,净化槽通过第一引流管与二级过滤槽连通连接,第一引流管的一端与二级过滤槽的下部连通连接,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净化槽的上部连通连接;净化槽连接设有杀菌除臭消毒槽,杀菌除臭消毒槽通过第二引流管与净化槽连通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一端与净化槽的下部连通连接,第二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杀菌除臭消毒槽的上部连通连接;杀菌除臭消毒槽连接设有清水槽,清水槽内设有活性炭,通过水泵将杀菌除臭消毒槽内的清水泵入清水槽内;清水槽连接设有水泵间,清水槽通过隔断底部连通孔与水泵间连通连接。

优选的,自流洒水管的底部开设有洒水孔,洒水孔的大小自一级过滤槽到二级过滤槽的方向依次变大。

优选的,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底部设有25度的斜角。

优选的,过滤网为80目的过滤网。

优选的,二级过滤网箱、一级过滤网箱的顶部均设有折边,二级过滤网箱通过折边卡设于一级过滤槽内,一级过滤网箱通过折边卡设于二级过滤网箱内。

优选的,二级过滤网箱、一级过滤网箱的顶部均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级过滤槽、二级过滤槽、净化槽、杀菌除臭消毒槽和清水槽,一级过滤槽内设有二级过滤网箱和一级过滤网箱,用以过滤掉大的砂石及细小颗粒泥污;经一级过滤槽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槽内,通过石英砂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以及部分金属离子等物质,二级过滤槽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净化槽,经活性炭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氯、胶体、有机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最后利用杀菌除臭消毒槽对污水进行杀菌除臭、净化,得到处理后能重复利用的清水。

生活用污水经一级过滤槽、二级过滤槽、净化槽、杀菌除臭消毒槽过滤净化后,可以重复循环利用,避免了浪费,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二级过滤网箱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二级过滤网箱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二级过滤网箱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一级过滤网箱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一级过滤网箱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内一级过滤网箱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二级过滤槽隔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槽、二级过滤槽隔断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流洒水管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槽、净化槽隔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槽、净化槽隔断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净化槽、杀菌除臭消毒槽隔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净化槽、杀菌除臭消毒槽隔断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清水槽、水泵间隔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水流方向。

图中标记:1.一级过滤槽,2.二级过滤网箱,3.一级过滤网箱,4.折边,5.溢流孔,6.过滤网,7.把手,8.二级过滤槽,9.连通孔,10.自流洒水管,11.洒水孔,12.净化槽,13.第一引流管,14.杀菌除臭消毒槽,15.第二引流管,16.清水槽,17.水泵,18.污水入口,19.水泵间,20.隔断底部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由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级过滤槽1,一级过滤槽1内设有二级过滤网箱2,二级过滤网箱2通过其顶部的折边4卡设于一级过滤槽1内,且二级过滤网箱2的底部高于一级过滤槽1的底部;二级过滤网箱2的侧壁中部还开设有数个溢流孔5,二级过滤网箱2内的水通过溢流孔5流到一级过滤槽1内。二级过滤网箱2内卡设有一级过滤网箱3,一级过滤网箱3也是通过其顶部的折边4卡设于二级过滤网箱2内,一级过滤网箱3的底部为80目的过滤网6,便于将大颗砂石过滤到一级过滤网箱3内。二级过滤网箱2、一级过滤网箱3的顶部均设有把手7,方便拿取二级过滤网箱2和一级过滤网箱3以清除其内堆积的砂石污泥。

由图8~图10所示,一级过滤槽1连接设有二级过滤槽8,二级过滤槽8内设有石英砂用于过滤污水。一级过滤槽1与二级过滤槽8之间通过连通孔9相连通,连通孔9设于一级过滤槽1侧壁上部,连通孔9内设有自流洒水管10,自流洒水管10延伸设于二级过滤槽8内且位于石英砂的上方。自流洒水管10的底部开设有洒水孔11,洒水孔11的大小自一级过滤槽1到二级过滤槽8的方向依次变大,经一级过滤槽1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自流洒水管10的洒水孔11流到二级过滤槽8内继续进行过滤。

由图11~图12所示,二级过滤槽8连接设有净化槽12,净化槽12内设有活性炭。净化槽12通过第一引流管13与二级过滤槽8连通连接,第一引流管13的一端与二级过滤槽8的侧壁的下部连通连接,第一引流管13的另一端与净化槽12的侧壁的上部连通连接,第一引流管13的底部设有25度的斜角,使二级过滤槽8内的污水更易通过第一引流管13流入净化槽12内。

由图13~图14所示,净化槽12连接设有杀菌除臭消毒槽14,杀菌除臭消毒槽14内设有臭氧等杀菌除臭物质用以对过滤后的污水杀菌除臭。杀菌除臭消毒槽14通过第二引流管15与净化槽12连通连接,第二引流管15的一端与净化槽12的侧壁的下部连通连接,第二引流管15的另一端与杀菌除臭消毒槽14的侧壁的上部连通连接,第二引流管15的底部设有25度的斜角,便于净化槽12内的污水通过第二引流管15流入杀菌除臭消毒槽14。

杀菌除臭消毒槽14连接设有清水槽16,清水槽16内设有活性炭,杀菌除臭消毒槽14内设有水泵17,通过水泵17将杀菌除臭消毒槽14内的清水泵入清水槽16内,利用清水槽16内的活性炭再进一步净化污水。

由图15所示,清水槽16连接设有水泵间19,清水槽16通过隔断底部连通孔20与水泵间19连通连接。清水槽16内的清水经隔断底部连通孔20进入水泵间19,以备后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生活用污水收集,通过一级过滤槽1的侧壁上部的污水入口18进入一级过滤网箱3,污水中较大的物体颗粒,如烟头、石粒等因为过滤网6的过滤作用留在一级过滤网箱3内。除去较大残渣的污水渗透进入二级过滤网箱2内,污水中泥沙等微小颗粒会沉淀在二级过滤网箱2底部,相对较清的污水经溢流孔5溢流进入一级过滤槽1内,在一级过滤槽1底部进行二次沉淀。

经一级过滤槽1处理后的浊度较高的污水,通过自流洒水管10从一级过滤槽1的顶部溢流至二级过滤槽8内,浊度较高的污水经二级过滤槽8内的石英砂过滤,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以及部分金属离子等,使污水的浊度再次降低。

二级过滤槽8过滤后的污水经第一引流管13,以自流的方式从二级过滤槽8的底部向上引流溢流至净化槽12,经净化槽12内活性炭过滤,进一步除去污水中氯、胶体、有机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等物质。

经净化槽12处理后的污水同样以自流的方式从净化槽12的底部向上引流溢流至杀菌除臭消毒槽14,该槽通过物理以及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对较清澈的污水进行杀菌除臭以及净化。

经杀菌除臭消毒槽14净化后的水经水泵17泵入清水槽16内,经活性炭再进一步净化,最后经隔断底部连通孔20流入水泵间19,以备重复利用。

一级过滤网箱3、二级过滤网箱2内的砂石污泥等杂物需定期清理,以免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