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6671发布日期:2021-06-15 20:1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是特别是冷却塔排污未经过处理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污水在处理上是非常慎重的。

现有的回收系统一般均要经过调节槽进行酸碱调节以及加药调节,而现有的调节槽一般不会对流速进行控制,造成调节槽控制不均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包括

一上端开口的槽体,

一隔板,将所述的槽体隔成调理槽和控流槽,

在所述槽体的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电机固定板,

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在电机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调节驱动装置的旋转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调理槽的内部,

在所述隔板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缺口,该缺口将所述调理槽和控流槽连通,

所述槽体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进水接头,该进水接头通往调理槽的内部,

所述调理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出水接口,

所述控流槽上设少设置有一个沉淀物接口。

所述调理槽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挡板。

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该电机轴连接减速器,减速器固定在法兰座上,所述法兰座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该旋转轴上端穿过法兰座与减速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均匀的叶片。

所述控流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由上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缺口处,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一控流板,第一导流板的尾端和第一控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控流口,第一沉淀物接口设置在第一控流口处,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二控流板,第二导流板的尾端和第二控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控流口,第二沉淀物接口设置在第二控流口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流槽,在调理槽和控流槽之间设置有一规格设定的缺口,通过该规格设定的缺口将污水送入至控流槽,经过第一导流板将污水送入第一控流板以及经过第二导流板将污水送入第二控流板,由重力作用调节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包括

一上端开口的槽体108,

一隔板107,将所述的槽体108隔成调理槽120和控流槽,

在所述槽体108的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电机固定板100,

在电机固定板100的上端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在电机固定板100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调节驱动装置的旋转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调理槽120的内部,

在所述隔板107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缺口106,该缺口106将所述调理槽120和控流槽连通,

所述槽体108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进水接头109,该进水接头109通往调理槽120的内部,

所述调理槽12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出水接口111,

所述控流槽上设少设置有一个沉淀物接口。

所述调理槽120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挡板110,挡板110的设置使得调理槽120四角的被隔开,使得叶片搅拌污水时能够与挡板处的污水发生交换,避免了调理槽120四角成为死角,无法完成污水在搅拌过程中的交换。

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01,伺服电机101上设置有电机轴102,该电机轴102连接减速器103,减速器103固定在法兰座上,所述法兰座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00上。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104,该旋转轴104上端穿过法兰座与减速器103连接,所述旋转轴103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均匀的叶片105。

所述控流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与隔板107一端和槽体100的内壁焊接固定,且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缺口106处,在所述第一导流板115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一控流板112,第一导流板115的尾端和第一控流板112之间设置有第一控流口113,第一沉淀物接口114设置在第一控流口113处,在所述第二导流板116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二控流板119,第二导流板116的尾端和第二控流板119之间设置有第二控流口118,第二沉淀物接口117设置在第二控流口118处。

其原理为:污水经过进水接头109进入调理槽120,由同时在进入调理槽120之前通过进水接头上设置的侧管加入调节剂,启动上方伺服电机101,伺服电机101带动电机轴102连接减速机103转动,减速机103带动旋转轴104转动,旋转轴104带动叶片105将污水进行匀速的搅拌,调理槽120底部沉入的水分由底部的出水接口111流出,当污水在调理槽120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即到设置的缺口106处时,此时,当污水由进水接头109继续加入至调理槽120时,超过缺口106的污水就进入至控流槽,此时,进入控流槽内的污水与进水接头109进入的污水保持动态平衡,为了达到该平衡,所述缺口106径流的单位时间的流量与进水接头109单位时间的流量保持动态一致,通过该规格设定的缺口106将污水送入至控流槽,经过第一导流板115将污水送入第一控流板112以及经过第二导流板116将污水送入第二控流板119,

由重力作用调节流速,然后由第一沉淀物接口114和第二沉淀物接口117输送至脱滤机。

在上述中,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缺口106中间位置,使得由所述缺口106进入的污水能够大致按照等量的一分为二分别进入第一导流板115和第二导流板116。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端开口的槽体,

一隔板,将所述的槽体隔成调理槽和控流槽,

在所述槽体的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电机固定板,

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在电机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调节驱动装置的旋转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调理槽的内部,

在所述隔板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缺口,该缺口将所述调理槽和控流槽连通,

所述槽体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进水接头,该进水接头通往调理槽的内部,

所述调理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出水接口,

所述控流槽上设少设置有一个沉淀物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槽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该电机轴连接减速器,减速器固定在法兰座上,所述法兰座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该旋转轴上端穿过法兰座与减速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均匀的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由上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固定端位于所述缺口处,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一控流板,第一导流板的尾端和第一控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控流口,第一沉淀物接口设置在第一控流口处,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一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二控流板,第二导流板的尾端和第二控流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控流口,第二沉淀物接口设置在第二控流口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排污回收处理调节槽,包括一上端开口的槽体,一隔板,将所述的槽体隔成调理槽和控流槽,在所述槽体的上方至少设置有一个电机固定板,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在电机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调节驱动装置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调理槽的内部,在所述隔板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流槽,在调理槽和控流槽之间设置有一规格设定的缺口,通过该规格设定的缺口将污水送入至控流槽,经过第一导流板将污水送入第一控流板以及经过第二导流板将污水送入第二控流板,由重力作用调节流速。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金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