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7749发布日期:2021-06-15 20:1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属于板框压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板框压滤机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构成一组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以支撑滤布,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滤液,板、框两侧各有把手支托在横梁上,由压紧装置压紧板、框,板、框之间的滤布起密封作用,由供料泵将悬浮液压入滤室,在滤布上形成滤渣,直至充满滤室;滤液穿过滤布并沿滤板沟槽流至板框边角通道集中排出;过滤完毕,进入压榨阶段,通入压缩空气,进一步去除泥饼中的水分;压榨结束打开压滤机卸除滤渣,清洗滤布;板框式压滤机为一板一框式结构,能承受的过滤压力较低通常小于0.6mpa适合滤纸等强度较低且经常更换的过滤介质;翻板接液系统属于配套装置,在压滤机滤板下方装置了两块协调工作的翻板,在过滤过程中两个翻板面处于闭合状态,可将过滤过程中的滴漏液或冲洗滤布或滤板时的冲洗水导入旁边的积液槽,以保证滤饼不被二次污染。现有板框压滤机在运行过程中,污泥脱水效果较差,无法保证板框进泥腔中的污泥和滤布表面污泥的含水量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板框压滤机在运行过程中,污泥脱水效果较差,无法保证板框进泥腔中的污泥和滤布表面污泥的含水量一致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泥机构、回流电动阀、进气电动阀、回流管路和进气管路;回流管路的一端与板框压滤机连接,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回流电动阀安装在回流管路上,进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的压榨气管路连接,进气电动阀安装在进气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机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污泥转子泵和污泥调理箱,污泥调理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污泥转子泵的进口连接,污泥转子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泥口连接,进气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接,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污泥调理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控制阀门和电接点压力表,控制阀门和电接点压力表均安装在第二管路上,电接点压力表位于污泥转子泵与控制阀门之间。

进一步的,控制阀门是电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第三管路,污泥调理箱通过第三管路与板框压滤机的加药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污泥的脱水效果,且使得板框进泥腔中的污泥和滤布表面污泥的含水量一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增加两个电动阀即可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包括进泥机构、回流电动阀2、进气电动阀3、回流管路4和进气管路5;回流管路4的一端与板框压滤机1连接,回流管路4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回流电动阀2安装在回流管路4上,进气管路5的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进气管路5的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1的压榨气管路6连接,进气电动阀3安装在进气管路5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所述进泥机构包括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污泥转子泵9和污泥调理箱10,污泥调理箱10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7与污泥转子泵9的进口连接,污泥转子泵9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8与板框压滤机1的进泥口连接,进气管路5的一端与第二管路8连接,回流管路4的另一端与污泥调理箱10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控制阀门11和电接点压力表12,控制阀门11和电接点压力表12均安装在第二管路8上,电接点压力表12位于污泥转子泵9与控制阀门11之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控制阀门11是电动阀。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的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第三管路13,污泥调理箱10通过第三管路13与板框压滤机的加药泵14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工作原理

在压榨过程的后期,打开回流电动阀2和进气电动阀3,将进料管道内的污泥排空,然后关闭回流电动阀2,进一步利用气体吹脱板框中污泥的水分,从而保证板框进泥腔中的污泥与滤布表面污泥的含水量是一致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包括进泥机构、回流电动阀(2)、进气电动阀(3)、回流管路(4)和进气管路(5);回流管路(4)的一端与板框压滤机(1)连接,回流管路(4)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回流电动阀(2)安装在回流管路(4)上,进气管路(5)的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进气管路(5)的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1)的压榨气管路(6)连接,进气电动阀(3)安装在进气管路(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机构包括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污泥转子泵(9)和污泥调理箱(10),污泥调理箱(10)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7)与污泥转子泵(9)的进口连接,污泥转子泵(9)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8)与板框压滤机(1)的进泥口连接,进气管路(5)的一端与第二管路(8)连接,回流管路(4)的另一端与污泥调理箱(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控制阀门(11)和电接点压力表(12),控制阀门(11)和电接点压力表(12)均安装在第二管路(8)上,电接点压力表(12)位于污泥转子泵(9)与控制阀门(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阀门(11)是电动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机构还包括第三管路(13),污泥调理箱(10)通过第三管路(13)与板框压滤机的加药泵(14)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它涉及一种放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板框进料管道放空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板框压滤机在运行过程中,污泥脱水效果较差,无法保证板框进泥腔中的污泥和滤布表面污泥的含水量一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泥机构、回流电动阀、进气电动阀、回流管路和进气管路;回流管路的一端与板框压滤机连接,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回流电动阀安装在回流管路上,进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泥机构连接,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的压榨气管路连接,进气电动阀安装在进气管路上。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框压滤设备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权;安继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松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