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3681发布日期:2022-05-11 1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顶面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内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转动端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一侧连接有可移动的清理机构(3),所述管体(1)顶面开设有滑孔(11),所述清理机构(3)一侧贯穿滑孔(11)设置于管体(1)内侧,所述清理机构(3)内侧插接有导柱(2),所述导柱(2)固定于管体(1)内侧顶面,所述管体(1)底侧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管体(1)凸字形结构内部设置有回收机构(7),所述管体(1)凸字形结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以齿轮(6)为圆心旋转180
°
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支撑架(31)、滑杆(32)、固定块(33)、连杆(34)以及处理组件(35),所述支撑架(31)固定于管体(1)顶面,所述支撑架(31)内侧插接有滑杆(32),所述滑杆(32)一侧开设有齿槽(321),所述齿轮(6)啮合于齿槽(321)内部,所述滑杆(32)一侧连接有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底侧连接有连杆(34),所述连杆(34)底端贯穿滑孔(11)连接有具有可伸展结构的处理组件(35),所述处理组件(35)侧壁贴合于管体(1)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35)包括上框体(351)、推杆(352)、下框体(353)、第一弹簧(354)以及清洁块(355),所述上框体(351)连接于连杆(34)底端,所述上框体(351)底侧固定有推杆(352),所述上框体(351)底侧贴合连接有下框体(353),所述推杆(352)插接于下框体(353)内部,所述推杆(352)底端和下框体(353)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54),所述下框体(353)底侧固定有清洁块(3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7)包括回收盒(71)、第三弹簧(74)以及固定栓(75),所述回收盒(71)设置于管体(1)凸字形结构内部,所述回收盒(71)顶面开设有回收口(711),所述回收盒(71)靠近出料口(12)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回收盒(71)底面垂直固定有固定栓(75),所述固定栓(75)贯穿连接于管体(1)底侧,所述固定栓(75)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74),所述第三弹簧(74)两端连接于回收盒(71)底面和管体(1)凸字形结构内部底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7)还包括第二弹簧(72)和抽屉盒(73),所述回收盒(71)内侧插接有抽屉盒(73),所述抽屉盒(73)远离回收盒(71)开口结构一侧与回收盒(7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2),所述抽屉盒(73)高度小于出料口(12)高度。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清洗的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顶面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连接有可移动的清理机构,所述管体顶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清理机构一侧贯穿滑孔设置于管体内侧,所述清理机构内侧插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固定于管体内侧顶面,所述管体底侧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管体凸字形结构内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管体凸字形结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顶侧驱动两组清理机构移动,使清理机构在管体的内侧进行移动清理,从而将输送电解液而沉淀的杂质清理到回收机构内部,使得清理的杂质能够集中清理出来,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 李永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兴锂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