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1294发布日期:2022-04-16 1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本体(1),所述的系统本体(1)包括设置有多个植物浮岛(2)、生物绳(3)和深水推流器(4),所述的每个植物浮岛(2)上设置有浮床(5)、多个种植篮(6)和植物(7),所述的生物绳(3)通过网板架设置于所述的浮床(5)底部端,所述的多个种植篮(6)内部端设置有微生态颗粒(8),在所述的深水推流器(4)外部端安装设置有水体检测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绳(3)上设置有主绳和多根支绳,其主绳和多根支绳之间设置为环状结构,在主绳和多根支绳表面均设置有若干毛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水推流器(4)上设置有升流筒、推流泵、电机和推流叶片,其升流筒内部端还安装设置有制氧组件,制氧组件包括设置有充氧进气管、纯氧管、混合充氧管、射流器、主机腔体、电磁阀和主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床(5)之间设置有连接固定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7)包括睡莲、水葱、菖蒲、水花生、鸢尾、浮萍或香菇草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态颗粒(8)包括设置有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内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份为:芽孢杆菌3~5份、粪肠球菌5~10份、低温淀粉酶4~10份、木聚糖酶5~12份、枯草芽孢杆菌2~3份和载体15~20份;中间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份为:微生物固氮5~8份、木霉菌3~10份、粘合剂5~12份、大豆蛋白3~5份、黄腐酸钾4~6份和腐殖酸钠1~5份;外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份为:明胶6~12份、高岭土3~10份和硅藻土1~5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体检测器(9)上设置有氧气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数据传送器和控制器,其控制器无线连接于手机app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态颗粒(8)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内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分进行筛选、配比后混合均匀,加入其质量7~15%体积的水,逐渐转入到滚粒机中,滚成直径为1~2mm的颗粒,干燥后备用,得到颗粒一;(2)将中间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分进行筛选、配比后混合均匀,逐渐转入到滚粒机中,以颗粒一为载体滚成直径为2~3mm的颗粒,得到颗粒二;(3)将外层原料按重量组成成分进行筛选、配比后混合均匀,逐渐转入到滚粒机中,以颗粒二为载体滚成直径为3~4mm的颗粒,得到颗粒三;(4)将颗粒三抛光5~10min,干燥至水分<10%,得到微生态颗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干燥温度为35~4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其包括:系统本体,所述的系统本体包括设置有多个植物浮岛、生物绳和深水推流器,所述的每个植物浮岛上设置有浮床、多个种植篮和植物,所述的生物绳通过网板架设置于所述的浮床底部端,所述的多个种植篮内部端设置有微生态颗粒,在所述的深水推流器外部端安装设置有水体检测器;本发明通过推流器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小型循环水系统,加上生态浮岛以及生物绳和微生态颗粒的作用,净化水质,消除污染,改善水体生态功能,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形成自然生态平衡。形成自然生态平衡。形成自然生态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江 贾洪柏 丁宏云 许超 刘军 贾宝泉 李德念 刘小勇 何凡 吴江南 胡巧玲 陈鹰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