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8562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范围,具体涉及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
电渗析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离子从一部分水中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即在阴、阳离子交换膜和浓、淡水隔板组成的脱盐隔室中进行电渗析过程,从而达到含盐水淡化的目的。
目前,通常使用的电渗析水处理设备主要是由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极框、紧固件组成的电渗析器,原水泵、原水过滤器,原水进入管,极水出口管,浓水出口管及排放管,淡水出口管,淡水管及淡水箱构成整体设备。该设备简单,脱盐率高,耗电量少,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但是,存在着水利用率太低的缺陷,一般仅有40%的原水成为淡水,60%的原水成为浓水和极水被排放而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它可简便的回收电渗析过程中排放的浓水、极水、倒极水减少损失,提高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原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基础上增加集水箱以及相应的连接管件。即在极水出口管上加阀门及回流管,在浓水出口管上加阀门,在该阀门进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和阀门,在该阀门出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在淡水出口管上加阀门,在该阀门的进、出口端和管道上分别加回流管和阀门、回流管,所有回流管以及原水管均伸入集水箱内,集水箱出口与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1.可节约原水,水利用率可达60-90%(视原水含盐量而变化);2.设备简单,增设部件少,容易实施,便于推广应用;
3.设备在运行中虽然直流电消耗有所增加,但与节水效益综合考虑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举例说明,如设备处理能力以10M3/hr计,除盐率为90%,直流电耗按0.5KWH/脱除1g盐,原水0.8元/M3,排污费0.2/M3,电费0.45元/度时可达到的经济效益列于表1。
表1本实用新型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效果
注表中所列数据按设备物料平衡推算得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原有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渗析器 2.过滤器 3.4.5.原水进入管阀门 6.7.8.原水进入管 9.极水出口管 10.浓水出口管 11.淡水出口管 12.13.浓水排放管阀门 14.15.浓水排放管 16淡水出口管阀门 17.浓水出口管阀门 18.淡水管 19.淡水箱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渗析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0.电渗析器 21.22.23.原水进入管 24.25.26.原水进入管阀门 27.极水出口管 28.浓水出口管 29.淡水出口管 30.31.32.33.34.35.36.37.38.39.阀门 40.41.浓水排放管 42.43.44.45.46.回流管 47.原水管 48淡水管 49.淡水箱 50.集水箱参见
图1,设备运行时原水经过滤器2后通过阀门3、4、5及管6、7、8进入电渗析器1,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离子作定向迁移,一些隔室内离子减少而形成淡水室;另一些隔室的离子不断增加而形成浓水室;端电极区间为极水室,极水由管9排掉,浓水经浓水出口管10、阀门12、排放管14排掉,淡水经淡水出口管11、阀门16、淡水管18流入淡水箱19备用。在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浓水、极水中的盐离子在离子交换膜和极板上沉积,每隔一定时间需倒换一次电极的极性,原正极改成负极,原负极改成正极,在新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离子迁移方向改变,使原浓水室变成了淡水室,原淡水室变成了浓水室,与此同时浓水出口管和淡水出口管上的阀门启闭状态应作相应的切换,原开启的阀门16关闭,打开阀门13让浓水由排放管15排掉,原开启的阀门12关闭,打开阀门17让淡水经管18流入淡水箱19备用。
本实用新型电渗析水处理设备是在原设备的基础上改进的。如图2所示,它是由电渗析器20,原水泵51,原水过滤器52,原水进入管21、22、23和阀门24、25、26,极水出口管27,浓水排放管40、41和阀门38、39,淡水管48及淡水箱49构成整体设备,其特征是在极水出口管27上加阀门37及回流管43、阀门30,在浓水出口管28上加阀门35,在该阀门进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4、阀门33,在该阀门出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6,在淡水出口管29上加阀门36,在该阀门进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5、阀门34,在该阀门出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2,所有回流管42、43、44、45、46以及原水管47均伸入集水箱50内,集水箱出口与水泵51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它是由电渗析器20原水泵51,原水过滤器52,原水进入管21、22、23和阀门24、25、26,极水出口管27,浓水排放管40、41和阀门38、39,淡水管48及淡水箱49构成整体设备,其特征是在极水口管27上加阀门37及回流管43、阀门30,在浓水出口管28上加阀门35,在该阀门进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4、阀门33,在该阀门出口端的管道上加回流管46,在淡水出口管29上加阀门36,在该阀门进、出口端的管道上分别加回流管45和阀34、回流管42,所有回流管42、43、44、45、46以及原水管47均伸入集水箱50内,集水箱出口与水泵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析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浓水、淡水出口及回流管道上的阀门31、32、33、34、35、36采用自动阀门,也可采用手动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渗析水处理设备,该设备主要由电渗析器,原水泵、原水过滤器及原水进入管,极水、浓水、淡水出口管,浓水排放管,淡水管及淡水箱构成整体设备,其特征是在极水出口管、浓水出口管、淡水出口管上分别增加阀门及回流管,所有回流管及原水管均伸入集水箱内,集水箱出口与水泵连接。该设备的优点是可将电渗析过程中排放的浓水、极水、倒极水回收使用。因此水利用率由原40%提高到60~90%(视原水含盐量而变化),并且设备简单,尤其实用于现有设备改造,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02F1/469GK2252809SQ96212239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3日
发明者陈 光, 吴润丰 申请人:陈 光, 吴润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