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8694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马铃薯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薯泥是人们日常比较喜欢的马铃薯产品之一。薯泥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去皮、切分、蒸煮、捣泥。在一般家庭中,由于需要捣制的薯泥量少,手工方式简单又方便,但是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手工捣制效率太低,不可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规模,通常都是采用制泥设备进行生产加工。

申请公布号为CN 10566140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薯泥机,包括:制条机构,其包括压制件和制条模具,压制件位于制条模具上部;蒸煮机构,其包括蒸煮箱、沥水槽和加热装置,蒸煮箱位于所述制条机构下部,沥水槽放置在所述蒸煮箱内;制泥机构,其包括碾压箱和一对相互啮合的碾压齿轮,一对碾压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碾压箱中;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与驱动装置和一碾压齿轮连接;翻槽机构,其包括翻槽齿轮和运动齿轮,翻槽齿轮与沥水槽连接,运动齿轮可运动的设置在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翻槽齿轮的一侧;机架,其上固定有制条机构、蒸煮机构、制泥机构、驱动机构和翻槽机构。由于薯条在碾压箱中的碾压路径短,易形成的小块,夹杂小块的薯泥需要借助较大的作用力,才能从过滤网中挤过,这对于驱动电机的负载较大,驱动电机经常处于过载状态很容易被损坏。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8863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小驱动电机负荷的用于熟化马铃薯的破碎装置。该装置包括柱状壳体,柱状壳体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式推料板,螺旋式推料板与旋转轴的表面、柱状壳体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个螺旋式通道,出料口处设置有制泥装置,螺旋式通道内设置有预切割装置,预切割装置包括固定边框,固定边框内设置多个刀片组成的网格状刀阵,马铃薯在沿螺旋式通道移动的过程中会首先接触到网格状刀阵,马铃薯在经过网格状刀阵后会被切割成小块,由于马铃薯预先被切成小块,这样便更加容易被制成马铃薯泥,驱动电机承受的负荷较小,可以大大延长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适合在马铃薯加工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薯块通过微波灭菌、加热熟化、螺旋绞龙捣泥传送、自动过筛和无菌灌装等形式实现薯泥的无菌封闭式连续化生产。

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机构、加热熟化机构和制泥机构,所述制泥机构由相串联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绞龙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绞龙组成,第一绞龙的进料口连接加热熟化机构。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微波灭菌箱,微波灭菌箱的出料口连接加热熟化机构的进料口。作为优选,微波灭菌箱的出料口设置不锈钢单向百叶栅栏。

进料机构和加热熟化机构内部设有传送薯块的第一传送带。

所述第一传送带贯穿于进料机构和加热熟化机构,第一传送带的运动由电机控制。经过清洗、去皮、切块预处理的薯块从进料机构的进料口进到第一传送带上,第一传送带运送薯块到达微波灭菌箱内,传送带停止传动,微波处理对薯块进行灭菌。灭菌结束,第一传送带启动,输送薯块进入到加热熟化机构,传送带停止,薯块加热熟化。熟化结束,第一传送带继续启动,熟化的薯块进入制泥机构中。进料口可持续进样,薯块在第一传送带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灭菌和熟化。

传送带为不锈钢网面,一方面起到沥水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金属耐高温可以作为薯块熟化过程中的承载容器。传送带下方设有盛水槽,传送带上渗下的水会流进盛水槽中,盛水槽内的水可通过与之连接的排水管排出。

作为优选,加热熟化机构采用微波加热方式或蒸汽加热熟化方式。

所述加热熟化机构的出料口设有单向百叶栅栏。单向百叶栅栏保证熟化的薯块只能从一个方向行进,避免薯块被推回。

第一绞龙的螺旋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熟化的薯块进入制泥进程,一边利用螺旋叶片的剪切力进行混匀捣泥,一边推送物料向前行进。绞龙越长,物料被剪切的行程越长,越容易得到均匀细腻的薯泥。

第一绞龙的出料口与第二绞龙的顶部相连。在绞龙的后半程,薯泥越细腻,对绞龙叶片的阻力越大,因此,第二绞龙为竖直方向设置,使薯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

所述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为单螺旋结构,叶片为刀片式。由电机驱动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螺旋叶片转动。

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清洗喷头。喷头尾部通过管道连接水源,当薯泥加工结束,开启清洗喷头,对绞龙内腔进行清洗。清洗可以使用冷水,也可以使用热水。

第二绞龙的出料口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设有筛网。第二绞龙旋转不断推送薯泥进入漏斗,借助压力将薯泥挤过筛网,使薯泥颗粒更小,口感更绵密。

作为优选,第二绞龙的底部设有外螺纹,漏斗顶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第二绞龙与漏斗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以便于筛网部分的清洗和消毒。

所述漏斗安装于无菌灌装室内,漏斗下方设有承接薯泥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贯穿于无菌灌装室相对应两侧。

所述漏斗的底端设有控制薯泥出料的开关,所述开关受控于计时控制器。

第二传送带传送薯泥容器从漏斗下方经过,其传动频率与漏斗开关作用相配合,当空容器传送到漏斗出料口,第二传送带停止,漏斗开关开启,薯泥从出料口被挤出;通过设置出料时间控制灌装量,当灌装结束,漏斗开关接收计时控制器指令关闭出料口,第二传送带开始传动,将灌好薯泥的容器传到下一个工作位,同时带动下一个空容器进到漏斗出料口。所述薯泥容器为金属罐、纸盒或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装置,从薯块进料到薯泥出料灌装实现无菌封闭式自动化生产,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工厂生产;本装置着眼于生产纯天然无添加的薯泥,适用于马铃薯、南瓜、山药、芋头等蔬菜水果泥的制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串联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绞龙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绞龙,增加薯块被剪切的行程,有利于得到均匀细腻的薯泥。

(3)本装置的出料漏斗可拆卸,方便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薯泥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机构1、加热熟化机构2、制泥机构3和无菌灌装室4。

进料机构1和加热熟化机构2内部设有传送薯块的第一传送带5,其传动由第一电机控制。第一传送带5为不锈钢网面,一方面起到沥水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金属耐高温可以作为薯块熟化过程中的承载容器。

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斗11和微波灭菌箱12,经过清洗、去皮、切块等预处理的薯块从进料斗11处进入第一传送带5上,第一传送带5运送薯块到达微波灭菌箱12内,此时传送带停止运行,微波灭菌箱12开启对薯块进行微波灭菌处理。灭菌结束,第一传送带5启动,输送薯块进入加热熟化机构2。位于第一传送带5下方设有盛水槽(图中未标示),预处理后的薯块渗下的水会流进盛水槽中,盛水槽内的水可通过与之连接的排水管排出。

加热熟化机构2包括蒸煮箱21和加热装置22,蒸煮箱21的进料口与微波灭菌箱12的出料口连接。加热装置22固定在蒸煮箱21底部,蒸煮箱的底部设有水槽,第一传送带5位于水槽上方,加热装置22对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进而对第一传送带5上的薯块进行加热熟化。熟化结束,第一传送带5继续启动,熟化的薯块进入制泥机构3中。

制泥机构3由相串联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绞龙3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绞龙32组成,第一绞龙31和第二绞龙32由电机驱动其转动。

第一绞龙31的进料口连接蒸煮箱21。蒸煮箱21的出料口设有单向百叶栅栏6。单向百叶栅栏保证熟化的薯块只能从一个方向行进,避免薯块被推回。

第一绞龙31的螺旋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熟化的薯块进入制泥进程,一边利用螺旋叶片的剪切力进行混匀捣泥,一边推送物料向前行进。第一绞龙31的出料口连通第二绞龙32的顶部,第二绞龙32为竖直方向设置,使薯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

第一绞龙31和第二绞龙32为单螺旋结构,叶片为刀片式。

第一绞龙31和第二绞龙3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清洗喷头7。喷头尾部通过管道连接水源,当薯泥加工结束,开启清洗喷头,对绞龙内腔进行清洗。

第二绞龙32的出料口连接有漏斗8,第二绞龙32的底部设有外螺纹,漏斗8顶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两者实现可拆卸。

漏斗8的底端设有筛网81。第二绞龙32旋转不断推送薯泥进入漏斗8,借助压力可将薯泥挤过筛网81,使薯泥颗粒更小,口感更绵密。

漏斗8安装于无菌灌装室4内,漏斗8下方设有承接薯泥的第二传送带9,第二传送带9贯穿于无菌灌装室8相对应两侧。漏斗8的底端设有控制薯泥出料的开关,所述开关受控于计时控制器(图中未标示)。

第二传送带9上设有等间距的容器放置槽,空容器置于放置槽内由第二传送带9传动从漏斗8的下方经过,第二传送带9的传动由第二电机控制,其运动频率与漏斗开关作用相配合,当空容器传送到漏斗出料口,第二传送带9停止传动,漏斗开关开启,薯泥从出料口被挤出。通过设置出料时间控制灌装量,漏斗开关接收计时控制器指令关闭出料口,第二传送带9开始传动,将灌好薯泥的容器传到下一个工作位,同时带动下一个空容器进入漏斗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装置,从薯块进料到薯泥出料灌装实现无菌封闭式自动化生产,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工厂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