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831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沉积,具有一定的清淤效果,百叶式排水栅46对水的冲击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底部填料不会被水流冲走。因此,在本发明中,百叶式排水栅的设置在防止填料流失的同时,也能对下游段12中水体生物食物链进行长期有效的补充,从而实现水体生态链的健全。
[005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生物水解渠50内填充有厌氧生物发生器54,所述生物水解渠50分为前半段51和后半段52,前半段51的顶端由钢砼密封,后半段52的厌氧生物发生器54上设有第二水生植物53。本发明中的厌氧生物发生器均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其在水处理领域中已有介绍,本发明将其巧妙地应用在该生态治理系统中。
[005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生物水解渠50上设有排气管56,排气管56的入口与所述生物排水渠50连通,采用这种结构运用大气压的烟囱效应散发异味,同时排气管56上可设置成路灯或警示牌。
[0055]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游段12的生态加强区70,生态加强区70为生物浮岛,生物浮岛的上部具有供鸟类栖息的栖息区,生物浮岛的下部具有供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生长环境区。该生态加强区70设置在下游段12中的河道流域缓冲区,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在流域深水区增加抗洪类的生物载体,从而满足水体生态生物食物链的良性健康发展。生物浮岛的点缀增加了河道景观的可观赏性。
[0056]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0057]1、系统的生态修复效应:节流水坝20汇聚的水流与具有较高的养源基础和生物群落的水解生物渠50出水混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复氧设施31对水流进行复氧,提高溶解氧水平,通过布水渠44和生物孵化器43高效孵化出体系相对完善的优良生物群落,在水流的带动下,对下游段12的水体生物食物链进入长期有效的补充,并在流域缓冲区增设湿地或生物浮岛,在流域深水区增设抗洪类的生物载体,满足水体生态生物食物链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
[0058]2、系统的水土保持效应:河道抗土壤侵蚀、保持水土可以通过河道护岸的建设,初步保持河道水土,然后在本发明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作用下,为河道长期补充体系相对完善的优良生物群落,使河道生态系统中生物食物链物种体系更加完善,最后通过河道生态加强区10的补充建设,使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修复,河道两岸水土也得以加固,减少河道两岸的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0059]3、系统的生态规律与稳定性:本发明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物食物链,并在填料之上形成良性的菌株团(生物膜),在养源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填料上的生物膜逐渐增厚,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生物膜内层逐步开始繁殖兼性氧菌一厌氧菌,在此基础上不断扩散,厌氧产生的代谢物(如CH4)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重新发展起生物膜,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而形成一套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0060]4、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河道生态治理本着立足长治久安的原则,遵循生态学基本规律,完善水陆生态食物链,促进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向平衡状态发展,实现局部的水陆生态和谐,并可美化环境。在系统生物食物链形成后,基本无需人工介质对系统进行作业,管理简单;系统采用自然水体势能加速水体复氧,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减少耗能、运行成本低;设备简单,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跌水形式水坝丰富了河道景观,营造了听觉和视觉享受,更能体现人文环境价值,是高效、节能、环保的生态型河道整治系统。
[0061]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河道和设置于河道内的节流水坝,节流水坝将河道分隔成上游段和下游段,节流水坝上设有溢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氧区、生物孵化床、生物水解渠以及污水排放区,复氧区对应溢水口设置在下游段,复氧区内设有复氧设施,污水排放区的出口与生物水解渠的入口连通,生物水解渠的出口连通至复氧区,复氧区的出口与生物孵化床的入口连通,生物孵化床的出口与下游段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具有相对的第一河岸和第二河岸,第一河岸与第二河岸之间形成河水流通的通道,所述生物孵化床包括布水渠和生物孵化器,布水渠对应第一河岸设置,布水渠的入口与所述复氧区的出口连通,布水渠的出口与生物孵化器的入口连通,生物孵化器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下游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孵化床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河岸设置百叶式排水栅,所述生物孵化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河岸与排水栅之间,所述布水渠设置于所述第一河岸与所述生物孵化器之间,相邻排水栅之间具有与所述生物孵化器的出口连通的第一入口和与所述下游段连通的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之间形成出水通道,该出水通道倾斜设置且第一入口比第一出口更靠近所述上游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孵化器内填充惰性生物载体,惰性生物载体上设有第一水生植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水解渠内填充有厌氧生物发生器,所述生物水解渠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的顶端由钢砼密封,后半段的厌氧生物发生器上设有第二水生植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水解渠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入口与所述生物排水渠连通。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溢水口设置的第一格栅,第一格栅设于所述第一河岸与所述节流水坝之间,第一格栅相对于所述溢水口倾斜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排放区的出口与所述生物水解渠的入口之间设有第二格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水坝靠近所述下游段的一侧设有落差式多级台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游段的生态加强区,生态加强区为生物浮岛,生物浮岛的上部具有供鸟类栖息的栖息区,生物浮岛的下部具有供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生长环境区。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河道和节流水坝,节流水坝将河道分隔成上游段和下游段,节流水坝上设有溢水口,还包括复氧区、生物孵化床、生物水解渠以及污水排放区,复氧区对应溢水口设置在下游段,复氧区内设有复氧设施,污水排放区的出口与生物水解渠的入口连通,生物水解渠的出口连通至复氧区,复氧区的出口与生物孵化床的入口连通,生物孵化床的出口与下游段连通。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丰富河道内微生物群落、改善河道内生物体系、健全河道生态食物链,同时本发明的河道生物孵化床生态治理系统修复能力强、耗能低、管理简单、可控性强,能高效降解水体污染因子。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5000756
【申请号】CN201510448527
【发明人】刘三明, 洪敏敬
【申请人】福建环卫士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