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283115阅读:来源:国知局
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后得到清水,清水进入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形成循环水主回路周期、反冲的污水排入污泥池9 ;
(2)电迀移:得到的清水从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进入所述MBR超滤装置51,经MBR超滤装置51去除大分子的污染物和水中SS后,得到的超滤上清液进入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反冲的污水排入污泥池9 ;得到的超滤上清液进入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后,超滤上清液中的阴离子透过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的阴膜生成酸性离子水,超滤上清液中的阳离子透过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的阳膜生成碱性离子水,超滤上清液中90%以上的氨氮以及重金属迀移至碱性离子水中;
(3)膜浓缩:得到的碱性离子水进入前端膜浓缩装置6,在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6中得到的高氮水输送至植物培养液贮池8、得到的清液返回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与酸性离子水混合,清液被氧化掉不容易被迀移的有机污染物后进入末端膜浓缩装置7,在末端膜浓缩装置7中进一步稀释的清液返回至调节池的处理后端42形成养殖循环水、进一步浓缩的高浓度水排到植物培养液贮槽前端的污泥池9 ;
(4)供水:所述调节池的处理后端42内的养殖循环水经管道混合器10、纯氧机11返回至养殖池I。
[001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高于处理后端42,且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和处理后端42之间的中间隔墙上设有若干带有电磁阀的溢流口 411,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设置有氨氮测试仪,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所述氨氮测试仪相连接;当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内的水体氨氮含量超过设定值时,关闭电磁阀,拒绝超标水体向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后端42溢流,并开启电迀移装置5、前端膜浓缩装置6、末端膜浓缩装置7 ;当所述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内的水体氨氮含量低于设定值时,打开电磁阀,合格水体直接向调节水池4的处理后端42溢流,且经过管道混合器10、纯氧机11返回至养殖池I,并关闭电迀移装置5、前端膜浓缩装置6、末端膜浓缩装置7 ;在不同鱼类养殖周期,根据鱼类养殖密度和水质状况,该电磁阀和电迀移装置5、前端膜浓缩装置6、末端膜浓缩装置7可以间歇启动运行,通过兑水方法,控制调节水池4内养鱼循环水“三氮”与其它污染物含量。当现场鱼类养殖密度< 20kg/m2,电迀移装置5、前端膜浓缩装置6、末端膜浓缩装置7可以每天运行3-6 h,或隔天运行5-10 ho
[00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池9设置在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8旁侧,且所述污泥池9高于植物培养液贮池8,所述污泥池9经设置在其顶部的溢流口与植物培养液贮池8相连接,所述污泥池9的上清液经溢流口 91进入植物培养液贮池8。
[001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池9的底部连接有污泥脱水机12,所述污泥脱水机12得到的液体连接至植物培养液贮池8,所述污泥脱水机12得到的固体料渣进入到有机肥工厂。
[00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6采用RO膜分离脱氮装置,所述末端膜浓缩装置7采用RO膜分离装置。
[002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I与集水池31之间、集水池31与石英砂过滤器32之间、调节水池4的处理前端41与MBR超滤装置51之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与前端膜浓缩装置6、双极膜电渗析装置52与末端膜浓缩装置7之间、以及调节池的处理后端42与管道混合器10之间均设置有用以增加水压的水栗。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植物种植结构、初步过滤装置、调节水池、电迀移装置、前端膜浓缩装置、末端膜浓缩装置、植物培养液贮池以及污泥池,所述电迀移装置包含MBR超滤装置和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述膜浓缩装置包含前端膜浓缩装置和末端膜浓缩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过滤:所述养殖池中带着鱼粪和残饵的污水从池底排向所述初步过滤装置,经初步过滤装置过滤掉悬浮颗粒物后,得到的清水进入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反冲的污水排入污泥池; (2)电迀移:得到的清水从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进入所述MBR超滤装置,经MBR超滤装置去除大分子的污染物和水中SS后,得到的超滤上清液进入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反冲的污水排入污泥池;得到的超滤上清液进入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后,超滤上清液中的阴离子透过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阴膜生成酸性离子水,超滤上清液中的阳离子透过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阳膜生成碱性离子水,超滤上清液中90%以上的氨氮以及重金属迀移至碱性离子水中; (3 )膜浓缩:得到的碱性离子水进入前端膜浓缩装置,在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中得到的高氮水输送至植物培养液贮池、得到的清液返回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与酸性离子水混合,清液被氧化掉不容易被迀移的有机污染物后进入末端膜浓缩装置,在末端膜浓缩装置中进一步稀释的清液返回至调节池的处理后端形成养殖循环水、进一步浓缩的高浓度水排到植物培养液贮槽前端的污泥池; (4)供水:所述调节池的处理后端内的养殖循环水经管道混合器、纯氧机返回至养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高于处理后端,且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和处理后端之间的中间隔墙上设有若干带有电磁阀的溢流口,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设置有氨氮测试仪,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所述氨氮测试仪相连接;当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内的水体氨氮含量超过设定值时,关闭电磁阀,拒绝超标水体向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后端溢流,并开启电迀移装置、前端膜浓缩装置以及末端膜浓缩装置;当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内的水体氨氮含量低于设定值时,打开电磁阀,合格水体直接向调节水池的处理后端溢流,且经过管道混合器、纯氧机返回至养殖池,并关闭电迀移装置、前端膜浓缩装置以及末端膜浓缩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设置在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旁侧,且所述污泥池高于植物培养液贮池,所述污泥池经设置在其顶部的溢流口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接,所述污泥池的上清液经溢流口进入植物培养液贮池。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得到的液体连接至植物培养液贮池,所述污泥脱水机得到的固体料渣进入到有机肥工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过滤装置包含与养殖池底部连接的集水池、与集水池连接的石英砂过滤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采用RO膜分离脱氮装置,所述末端膜浓缩装置采用RO膜分离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高密度鱼类养殖循环水中氮元素的方法,包括养殖池、植物种植结构、初步过滤装置、调节水池、电迁移装置、前端膜浓缩装置、末端膜浓缩装置、植物培养液贮池以及污泥池,所述电迁移装置包含MBR超滤装置和双极膜电渗析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初步过滤、电迁移、膜浓缩以及形成养殖循环水对鱼类进行供水。本发明将带着鱼粪和残饵的污水经过电迁移和膜浓缩工艺,得到能够满足植物营养需求的高氮水,同时得到能够用于鱼类养殖池的循环水,大大提高植物和鱼类的产量。
【IPC分类】C02F9/14, C02F101/16
【公开号】CN105000761
【申请号】CN201510509732
【发明人】陈敏, 翁伯琦, 杨有泉, 邓素芳, 刘晖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