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833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网清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
【背景技术】
[0002]每年汛期,由于排水管网污泥淤积影响排水畅通,天下暴雨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会出现因城市排水管网污泥淤积所致的路面严重积水,严重的甚至导致该路段的交通中断,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生产。地下排水管网需要定期清理污泥,清淤过程中首先要对排水管网中的淤泥进行搅拌收集,然而传统的淤泥收集器采用单螺旋搅拌结构,淤泥收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用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可以大大大提高清淤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用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包括搅拌马达、搅拌轴、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淤泥收集口、铲斗;
[0005]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马达与搅拌轴传动连接,可以驱动搅拌轴转动,所述铲斗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铲斗可以绕搅拌轴旋转;
[0006]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在搅拌轴上对称布置,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呈30°角,所述淤泥收集口位于30°角的中央。
[0007]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采用焊接结构,在清淤机器人施工过程中,搅拌马达驱动链条带动左旋搅拌叶片和右旋搅拌叶片转动,两搅拌叶片旋向相反,不同的螺旋提升力会带动淤泥往淤泥收集口集中,由于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设计呈30°角,使得收集效果达到最佳。这样不但实现了排水管网内淤泥与杂物的搅动,而且充分达到了淤泥与杂物的良好收集效果。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淤泥收集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左旋搅拌叶片;2.淤泥收集口;3.右旋搅拌叶片;4.铲斗;5.搅拌轴;6.搅拌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
[0014]—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用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包括搅拌马达6、搅拌轴5、左旋搅拌叶片1、右旋搅拌叶片3、淤泥收集口 2、铲斗4 ;
[0015]所述左旋搅拌叶片1、右旋搅拌叶片3安装在搅拌轴5上,搅拌马达6与搅拌轴5传动连接,可以驱动搅拌轴5转动,所述铲斗4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铲斗4可以绕搅拌轴5旋转;
[0016]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在搅拌轴上对称布置,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呈30°角,所述淤泥收集口位于30°角的中央。
[0017]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采用焊接结构,在清淤机器人施工过程中,搅拌马达驱动链条带动左旋搅拌叶片和右旋搅拌叶片转动,两搅拌叶片旋向相反,不同的螺旋提升力会带动淤泥往淤泥收集口集中,由于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设计呈30°角,使得收集效果达到最佳。这样不但实现了排水管网内淤泥与杂物的搅动,而且充分达到了淤泥与杂物的良好收集效果。
[0018]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马达、搅拌轴、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淤泥收集口、铲斗; 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马达与搅拌轴传动连接,可以驱动搅拌轴转动,所述铲斗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铲斗可以绕搅拌轴旋转; 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在搅拌轴上对称布置,左、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呈30°角,所述淤泥收集口位于30°角的中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对接部位采用焊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用的双对称螺旋污泥收集器,包括搅拌马达、搅拌轴、左旋搅拌叶片、右旋搅拌叶片、淤泥收集口、铲斗;在清淤机器人施工过程中,搅拌马达驱动链条带动左旋搅拌叶片和右旋搅拌叶片转动,两搅拌叶片旋向相反,不同的螺旋提升力会带动淤泥往淤泥收集口集中,使得收集效果达到最佳。这样不但实现了排水管网内淤泥与杂物的搅动,而且充分达到了淤泥与杂物的良好收集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淤泥收集效率明显提高。
【IPC分类】B08B9/051
【公开号】CN204817378
【申请号】CN201520444971
【发明人】刘许童, 邬昭平, 李游, 张耀平
【申请人】北京奇思恒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