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5527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酸性废水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温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生物法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常温条件下,中温微生物在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20-35°C )内来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温度降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减慢,当温度降至中温菌的最低生长温度10°C时,细菌的新陈代谢活动极弱,甚至呈休眠状态,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几乎起不到降解作用,严重影响了冬季污水处理的效率。
[0003]同时,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还依赖于污泥的沉降性能已达到清澈的出水。低温时,污水中不易形成菌胶团的细菌所占比重较高,使得污泥颗粒较细碎难以形成大颗粒的絮状体,细小泥粒的等速沉降沉速较小。此外,低温时,水的粘性系数增加,下沉阻力增大,进一步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0004]在北玮40°以北的地区,冰冻期长达3-6个月,最低气温在_30°C以下,冬季平均污水温度一般低于10°c O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不得不通过提高水温的方式,使污水满足常规生物工艺的要求。然而,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提升温度的方法,必然导致污水处理成本的增加。从经济技术角度来讲,如何进一步的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成了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在酸碱中和的同时,对废水进行预加热,为后续生物处理过程提供较优的PH及水温条件。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所述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石灰熟化池以及乳液池,所述石灰熟化池和所述乳液池设置在所述中和池内,所述中和池上设有废水进水管,所述石灰熟化池上设有加药口和加水管,所述石灰熟化池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石灰熟化池的底部设有排泥斗,所述石灰熟化池通过第一循环栗连接所述乳液池,所述乳液池上设有通入所述中和池内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垂直于所述输水管的开孔管道;所述中和池外设有第二循环栗,所述第二循环栗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和池底部,所述第二循环栗的出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和池上部,所述中和池底部设有废水排水管。
[000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8]所述废水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所述乳液池内的一定高度上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连接并能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加药口和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通断由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中和池与石灰投加装置巧妙的结合起来,在酸碱中和的同时,利用石灰熟化的热量加热低温酸性废水,提高低温废水的温度,从而使废水更好的进入后续生物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充分利用石灰的余热,达到以废治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体现在:
[0010](I)合理的设计中和加热装置,利用石灰溶解时产生的热量加热废水,从而节约能耗。
[0011 ] (2)通过传感器控制加药口的电磁阀门,当乳液池水位低于某值时,打开阀门,使投药池开始运行。这种自动控制装置能够很好的节约石灰投药的时间,提高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且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0012](4)通过投药池与乳液池的流量,能够较好的控制中和废水的pH,并使之高效连续的运行。
[0013](5)乳液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多处小孔,利于石灰乳液与酸性废水快速均匀的发生中和反应,也利于水温均衡提升,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
[0014](6)通过中和池的循环提升栗,增强池内废水的紊流程度,使石灰乳液废水完全混入口 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附图。
[0017]本实用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6、石灰熟化池11以及乳液池10,石灰熟化池11和乳液池10设置在中和池6中,中和池6上设有废水进水管12,石灰熟化池11上设有加药口 2和加水管I,石灰熟化池11上设有搅拌装置14,石灰熟化池11的底部设有排泥斗13,石灰熟化池11通过第一循环栗15连接乳液池10,乳液池10上设有通入中和池6内的输水管8,输水管8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垂直于输水管8的开孔管道9,多个开孔管道9的设计避免了大量高温废水进入中和池造成局部过热的现象,不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死亡,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0018]中和池6外设有第二循环栗5,第二循环栗5的进水口设置在中和池6底部,第二循环栗5的出水口连接至中和池6的上部,为了确保中和池内废水混合均匀,循环栗5进行循环排水,使池内各个位置的PH值相同,此外也能使温度较高的石灰水将热量带入中和池内,迅速提升废水温度。
[0019]中和池6底部设有废水排水管12,中和反应结束后,废水由废水排水管12排入后续处理系统继续进行处理。
[0020]本实用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乳液池10内的一定高度上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7,水位检测传感器7连接并能像自动控制装置发送信号,加药口2和加水管I上设有电磁阀4,电磁阀4的通断由自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当水位检测传感器7检测到乳液池10内的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则发送信号给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打开电磁阀4,使石灰熟化系统进入运行状态,节省运行时间,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电磁阀4也可以换成机械阀门,手动进行开启。
[00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2](I)将生石灰加入熟化系统内,不断搅拌;随着反应的进行,池内散发大量的热量,透过导热性较好的材料传输至围绕在石灰熟化系统周围的低温酸性废水中。熟化后的石灰乳液经循环栗排入乳液池内,通过循环栗排入乳液池,增加了水流的紊动,快速的将热量扩散至中和池。
[0023]( 2 )在乳液池中,石灰乳液充分混合均匀后,逐渐排入中和池中。此外,在乳液池内装有水位传感器,当水位低于一定值时,石灰熟化系统开始工作,待乳液排完,石灰熟化系统已经工作完毕。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整个工艺的工作效率,同时便于管理和操控。
[0024](3)乳液池内混匀的石灰乳液将通过管道排入中和池内,与酸性废水充分混匀后,调节废水PH,使其达到排放要求;同时温度较高的石灰乳液能在中和过程中提高废水的温度;在乳液池排水管上设有小孔,利于石灰乳液快速的与废水混合,提高了中和反应的效果,避免了大量高温乳液涌入酸性废水中,造成酸性废水局部过热而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0025](4)中和池内设有循环栗,增强池内水流的紊动,确保池内石灰乳液与酸性废水完全混合,使池内各点的废水PH相同,当pH达到后续处理的要求后排出中和池。
[0026]本实用新型利用石灰产生的余热,在中和废水的同时将热量带入废水中,加热废水;在使废水PH值满足生物处理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热量,达到以废治废,节约能源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石灰熟化池以及乳液池,所述石灰熟化池和所述乳液池设置在所述中和池内,所述中和池上设有废水进水管,所述石灰熟化池上设有加药口和加水管,所述石灰熟化池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石灰熟化池的底部设有排泥斗,所述石灰熟化池通过第一循环栗连接所述乳液池,所述乳液池上设有通入所述中和池内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垂直于所述输水管的开孔管道;所述中和池外设有第二循环栗,所述第二循环栗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和池底部,所述第二循环栗的出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和池上部,所述中和池底部设有废水排水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所述乳液池内的一定高度上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连接并能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加药口和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通断由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石灰熟化池以及乳液池,中和池上设有废水进水管,石灰熟化池上设有加药口和加水管,石灰熟化池上设有搅拌装置,石灰熟化池的底部设有排泥斗,石灰熟化池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乳液池,乳液池上设有通入中和池内的输水管,输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开孔管道;中和池外设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在中和池底部,第二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在中和池上部,中和池底部设有废水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中和池与石灰投加装置巧妙的结合起来,在酸碱中和的同时,利用石灰熟化的热量加热低温酸性废水,提高低温废水的温度,从而使废水更好的进入后续生物处理过程。
【IPC分类】C02F1/66
【公开号】CN204824299
【申请号】CN201520449088
【发明人】石万里, 马文滢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