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1650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絮凝沉淀池是净水厂的常规水处理构筑物,经过凝聚、絮凝、沉淀过程,去除原水中大部分悬浮颗粒与胶体颗粒。絮凝沉淀池为絮凝池、沉淀池的合建构筑物,两者一般通过过渡区来实现水流过渡,并利用穿孔花墙来实现沉淀池的均匀配水。絮凝池、沉淀池分别设有排泥系统,过渡区目前一般采用穿孔排泥管排泥。
[0003]过渡区通常已有絮凝体沉淀,排泥负荷较大,穿孔管往往只能排除孔口附近的一部分积泥,且孔眼易堵塞,排泥不彻底,易造成沉泥淤积,严重时会减小过渡区有效水深和配水花墙的过水断面,导致配水不均、穿孔花墙过孔流速增大,部分待沉絮凝体易被打碎,致使沉淀池沉淀效率降低,影响出水水质。此外,过渡区部分积泥发酵后易浮至水面形成浮泥,感官性状差;池底积泥甚至还会滋生红虫,严重威胁出水水质。
[0004]目前,清除过渡区积泥基本通过定期停产放空池水、人工下池清理的方式来解决,此法耗时耗力,影响正常供水,浪费水资源,不便于及时清泥,在长期运行中效果并不明显。
[0005]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过渡区发生沉泥淤积的问题,使得絮凝沉淀池能够保持正常高效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过渡区发生沉泥淤积的问题,使得絮凝沉淀池能够保持正常高效运行。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包括用于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水流过渡的过渡区,以及用于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快速冲洗的冲洗系统。
[0008]其中,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水源、阀门、冲洗管和冲洗喷嘴,所述水源连接在所述冲洗管的接入段上,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冲洗喷嘴旁接在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上,所述水源通过所述冲洗管,由所述冲洗喷嘴输出,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冲洗。
[0009]较佳的,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沉淀池共用的隔墙为穿孔花墙,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为水平插设在所述过渡区内,所述冲洗喷嘴旁接在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上,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朝向所述穿孔花墙。
[0010]较佳的,所述过渡区的内底面为斜面,靠近所述絮凝池的一侧内底面高于靠近所述沉淀池一侧的内底面。
[0011 ] 较佳的,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埋设在所述斜面中,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伸出所述斜面。
[0012]较佳的,所述冲洗管的管直径为100mm,所述冲洗喷嘴的直管段管直径为20mm-32mm,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的口径为5mm。
[0013]较佳的,所述阀门为电动球阀。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通过冲洗系统对过渡区进行快速高效自动冲洗,有效的解决了过渡区沉泥淤积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絮凝沉淀池的正常高效运行,具有便捷有效,节约水源,及时可靠和不影响正常供水的特点。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具体实施例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包括用于絮凝池1和沉淀池2之间水流过渡的过渡区3,以及用于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快速冲洗的冲洗系统4。本实施例的过渡区如图所示的设置在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
[0021 ]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冲洗系统4包括水源5、阀门6、冲洗管7和冲洗喷嘴8,水源5连接在冲洗管7的接入段9上,冲洗管7的出水段10设置在过渡区3内,多个冲洗喷嘴8旁接在冲洗管7的出水段10上,水源5通过冲洗管7,由冲洗喷嘴8输出,对过渡区3进行冲洗。
[002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过渡区3与沉淀池2共用的隔墙为穿孔花墙11,冲洗管7的出水段10为水平插设在过渡区3内,冲洗喷嘴8旁接在冲洗管7的出水段10上,冲洗喷嘴8的出水口 12朝向穿孔花墙11。
[0023]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渡区3的内底面为斜面,靠近絮凝池1的一侧内底面高于靠近沉淀池2 —侧的内底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主要是通过在过渡区3的内底面上采用素混凝土二次浇筑,或采用下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等工艺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制作形成适当斜度的所述斜面。
[0024]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水源5可采用厂区自用给水管网的压力水(压力满足冲洗系统的水压要求),由冲洗管7的接入段9导入冲洗系统中,阀门6可选用电动球阀,冲洗管7的接入段9的管直径为100mm,结合图4所示,冲洗喷嘴8的直管段13管直径为20_-32_,冲洗喷嘴8的出水口 12的口径为5_,具体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025]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冲洗管7的出水段10埋设在过渡区3的所述斜面中,沿穿孔花墙11宽度方向水平布置,冲洗喷嘴8为15个,间距均匀相互平行的旁接在冲洗管7的出水段10上,结合图4所示,冲洗喷嘴8的出水口 12伸出所述斜面,朝向穿孔花墙11。
[0026]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部件型号参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0027]本实施例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具体冲洗过程如下:
[0028]过渡区3的冲洗,应视原水浊度、沉泥情况,根据实际运行效果而定冲洗周期启动冲洗系统4,冲洗时通过打开阀门6,水源5压力水通过冲洗管7,由冲洗喷嘴8对穿孔花墙11进行喷洒,对过渡区3进行冲洗,即可实现快速高效自动冲洗,且不影响正常生产。
[0029]当然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也适用于如网格/栅条絮凝、斜管/斜板沉淀池等,在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区和冲洗系统,均可进行如上应用和具有如上有益效果。
[00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包括用于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水流过渡的过渡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快速冲洗的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水源、阀门、冲洗管和冲洗喷嘴,所述水源连接在所述冲洗管的接入段上,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冲洗喷嘴旁接在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上,所述水源通过所述冲洗管,由所述冲洗喷嘴输出,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冲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沉淀池共用的隔墙为穿孔花墙,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为水平插设在所述过渡区内,所述冲洗喷嘴旁接在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上,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朝向所述穿孔花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的内底面为斜面,靠近所述絮凝池的一侧内底面高于靠近所述沉淀池一侧的内底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埋设在所述斜面中,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伸出所述斜面。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的管直径为100mm,所述冲洗喷嘴的直管段管直径为20mm-32mm,所述冲洗喷嘴的出水口的口径为5mm。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动球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包括过渡区和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包括水源、阀门、冲洗管和冲洗喷嘴,所述水源连接在所述冲洗管的接入段上,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冲洗喷嘴旁接在所述冲洗管的出水段上,所述水源通过所述冲洗管,由所述冲洗喷嘴输出,对所述过渡区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的防沉泥淤积的絮凝沉淀池过渡系统,通过冲洗系统对过渡区进行快速高效自动冲洗,有效的解决了过渡区沉泥淤积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絮凝沉淀池的正常高效运行,具有便捷有效,节约水源,及时可靠和不影响正常供水的特点。
【IPC分类】C02F1/52
【公开号】CN204981284
【申请号】CN201520421544
【发明人】王殊然, 高文乔, 潘金锋, 王矛矛
【申请人】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