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430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用水量的逐渐增加,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号召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例如,火力发电厂中产生的大量的含煤废水(例如,清洗输煤廊道时产生的废水,所谓输煤廊道一般是地下或半地下的砼结构,输送机安装于通廊内,煤通过通廊用输送机运煤)需要净化后再回收利用。
[0003]如图1所示,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前池10、独立于该第一沉淀前池10的第二沉淀前池20、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前池10和第二沉淀前池20连通的第三沉淀前池30、与所述第三沉淀前池30连通的提升栗40以及与提升栗40连通的净化器(未示出),使用时,废水分别从第一进水口 A、第二进水口 B进入第一沉淀前池和第二沉淀前池中沉淀,废水经过第一沉淀前池和第二沉淀前池沉淀后进入第三沉淀前池再次沉淀,然后进入提升栗并最终进入净化器中净化,图1中的虚线是废水的流经路径。
[0004]然而,由于采用上述废水系统处理废水时,废水的沉淀距离短(从第一沉淀前池的入口至提升栗入口),从而废水的沉淀时间短,沉淀效果差,废水中较多的粉尘颗粒来不及沉淀就被提升栗吸出进入净化器净化,大大加重了该净化器滤料的处理负荷,由于滤料处理能力有限,当滤料被严重污染之后,净化器出水口水质将会严重变差,即使水处理工艺再好,净化器的出水口的水质依然经常超标(一般为SS ^ 20mg/L,而当利用该废水系统处理含煤废水时,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标准为SS ( 10mg/L),从而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沉淀距离短而导致的处理后的水水质较差甚至不能达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前池、连接部、第二沉淀前池以及第三沉淀前池,所述第一沉淀前池的出水端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通向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进水端,所述第三沉淀前池独立于所述第一沉淀前池并与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出水端连通,从所述第三沉淀前池流出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出。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沉淀前池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前池与第二沉淀前池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前池与第二沉淀前池在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前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沿所述第一沉淀前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沉淀前池的两端。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沿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两端。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连接管路。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与该第一管路成角度设置的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沉淀前池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通向所述第二沉淀前池的进水端。
[0013]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三沉淀前池的出水端连通的提升栗。
[0014]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混合管路、混凝剂加药栗以及助凝剂加药栗,所述混合管路分别与所述提升栗、混凝剂加药栗以及助凝剂加药栗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器,所述净化器与所述混合管路连通以使添加有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废水进入所述净化器中净化。
[0016]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现状的前提下,以较小的投入成本,延长了沉淀距离,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沉淀时间,使废水能够最大限度地沉淀出废水中的杂质颗粒(例如,煤粉),确保处理后的水的水质能够达标排放。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第一沉淀前池; 20:第二沉定前池; 30:第三沉淀前池;
[0023]40:提升栗;50:连接部;51:第一管路;
[0024]52:第二管路;A:第一进水口;B:第二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27]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系统由于沉淀距离短而导致处理后的水的水质较差甚至不能达标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前池10、连接部50、第二沉淀前池20以及第三沉淀前池30,第一沉淀前池10的出水端与连接部50的第一端连通,连接部50的第二端通向第二沉淀前池20的进水端,第三沉淀前池30独立于第一沉淀前池10并与第二沉淀前池20的出水端连通,从第三沉淀前池30流出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出。
[0029]需要说明的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沉淀前池20不设置进水口,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废水不会直接进入第二沉淀前池20,而是经过连接部50进入第二沉淀前池20。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中,只在第一沉淀前池10的进水端设置进水口,当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时,废水先从第一沉淀前池10的进水口进入第一沉淀前池10,并在第一沉淀前池10中沉淀,然后从第一沉淀前池10的出水端进入连接部50,并通过连接部50流入第二沉淀前池20的进水端,废水经第二沉淀前池20沉淀后,从第二沉淀前池20的出水端进入第三沉淀前池30再次沉淀,最后通过净化处理后排出。
[0030]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现状的前提下,以较小的投入成本,延长了沉淀距离,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