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氧生物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368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兼氧生物滤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用于污水处理的兼氧生物滤塔。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1)、生物滤料层(2)、填料支承板(3)、进水管(4)、排水管(5)等组成。滤料材质为陶瓷,下方设置凹槽。
【专利说明】
兼氧生物滤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氧生物滤塔。
【背景技术】
[0002]兼氧生物滤塔是污水处理中广泛运用的设备,目前生物滤塔存在滤料上下通道不畅通,容易堵塞的问题。采用蜂窝状滤料时需要严格对齐上下通道,安装十分麻烦。设计出流体畅通、安装简单的兼氧生物滤塔具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兼氧生物滤塔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流体畅通、安装简单的兼氧生物滤塔,其特征在于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I)、生物滤料层(2)、滤料支承板
[3]、进水管(4)、排水管(5)组成。塔的内径为400mm?10000mm,高为2000mm?5000mm。滤料层总高度为800mm?4000mm。塔的顶部为全开口式。除中心滤料之外,每个滤料的外形均为扇形柱体。扇形环宽为10mm?300mm,外周长I OOmm?300mm,高为10mm?300mm。环的两个端头与环的径向方向一致。滤料的开孔(作为流体通道6 )为方形,边长为20mm?30mm,滤料开孔率65%?85%。每个滤料底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7),凹槽高度为20mm?30mm,凹槽的边框厚度为1mm?30mm。中心滤料的高度、孔的尺寸、开孔率、凹槽高度和凹槽边框厚度与扇形滤料一致,中心滤料直径I OOmm?300_。滤料材质为陶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每个滤料的底部设有一个凹槽,可以保证无论如何安装滤料,液体可以顺畅地通过,从而保证不因安装方式的不同而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O
[0005]相对于现有的兼氧生物滤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设备安装简单,使污水通道顺畅,确保滤塔的正常运行,不受滤料安装影响。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兼氧生物滤塔主视图。
[0007]图2为兼氧生物滤塔俯视图。
[0008]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0009 ]图1?图3中:I一塔身、2—生物滤料层、3—滤料支承板、4一进水管、5—排水管。
[0010]图4为扇形柱状滤料仰视图。
[0011]图5为扇形柱状滤料主视图。
[0012]图6为扇形柱状滤料俯视图。
[0013]图7为图5的A-A剖面图。
[0014]图8为图6的B-B剖面图。
[0015]图9为圆柱状滤料仰视图。
[0016]图10为圆柱状滤料主视图。
[0017]图11为圆柱状滤料俯视图。
[0018]图12为图10的A-A剖面图。
[0019]图13为图11的B-B剖面图。
[0020]图4?图13中:6_流体通道、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屠宰厂废水每日产生量550 m3/d,进水水质为⑶Dcr 2100mg/L,BOD5850mg/L。经兼氧生物滤塔(内径7000mm,滤料层高度3600mm;扇形滤料宽为200mm,高度为200mm,开孔为方形,孔的边长为20mm,开孔率为65%,凹槽高度为20mm,边框厚度15mm;各圈从内到外分别布置7个?74个滤料;中心滤料直径200 mm)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C0DCr850mg/L、BOD5 330mg/L。出水送好氧工序处理。
[0022]实施例二:啤酒厂废水每日产生量900 m3/d,进水水质C0D&为5100mg/L,BOD5为2000mg/L。经兼氧生物滤塔(内径8500mm,滤料层高度4000mm,扇形滤料宽为300mm,高度为200mm,开孔为方形,孔的边长为30mm,开孔率为85%,凹槽高度为30mm,边框厚度30mm ;各圈从内到外分别布置8个?89个滤料;中心滤料直径100 mm)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⑶Dcr2100mg/L、BOD5815mg/L。出水送好氧工序处理。
【主权项】
1.一种兼氧生物滤塔,其特征在于兼氧生物滤塔由塔身、生物滤料层、滤料支承板、进水管、排水管组成,塔的内径为400mm?10000mm,高为2000mm?5000mm,滤料层总高度为800mm?4000_,塔的顶部为全开口式,除中心滤料之外,每个滤料的外形均为扇形柱体,扇形环宽为10mm?300mm,外周长10mm?300mm,高为10mm?300mm,环的两个端头与环的径向方向一致,滤料的开孔为方形,边长为20mm?30mm,滤料开孔率65%?85%,每个滤料底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凹槽高度为20mm?30mm,凹槽的边框厚度为1mm?30mm,中心滤料的高度、孔的尺寸、开孔率、凹槽高度和凹槽边框厚度与扇形滤料一致,中心滤料直径10mm?300mm,滤料材质为陶瓷。
【文档编号】C02F3/30GK205527995SQ20162002300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发明人】龙炳清, 罗梓尹, 刘祎玮
【申请人】四川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