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564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捕获处理空气中的沙尘、碳尘、其他灰尘、雾沫的、适合空气 导入用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该空气导入用过滤器主要用在汽车等的内燃机所使 用的发动机吸入部。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过滤器用无纺布,为了提高捕获效率,可采用将两种以上的密度不同或 者纤维粗细不同的无纺布复合而做成薄片之后,对该薄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产品。在 专利文献1、2中公开有利用针刺法对密度不同的层进行多层化处理而成的过滤器,在专 利文献3中公开有将密度不同的纺粘法无纺布层层叠而成的过滤器。另外,在专利文献4 中公开有纤维直径在表层和里层不同的过滤器,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利用气流成网法 (airlaid)将纤维直径不同的多层片状物层叠粘接的方法。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1800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34022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3-236321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11-90135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7-170224号公报但是,为了捕获小于10 μ m的微细灰尘、雾沫,在过滤器用的基材中可采用使用 2dtex以下纤度的极细纤维和分割纤维的熔喷法无纺布、气流成网法无纺布、热粘合法无纺 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纺粘法无纺布、针刺法无纺布等。另外,通常使用密度为0. 15g/cm3 以上的无纺布。在使用如上所述的无纺布的过滤器中,虽然由于孔径(pore size)较小使得捕获 效率升高,但具有易于堵塞、过滤器的寿命变短这样的缺点。另外,也具有通气阻力较高、压 力损失较高这样的缺点。另一方面,为了捕获10 μ m以上的灰尘,有时也采用使用了 3dtex以上纤度的纤维 的无纺布以及密度为0. 14g/cm3以下的无纺布。在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中,由于孔径较大,因此过滤器的寿命变长,但存在捕获 效率降低这样的缺点。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 3中公开了将密度不同的无纺布 层叠成多层的技术,但专利文献1、2实质上需要纤维直径不同的多个无纺布,而且,具有存 在因针刺法导致的通孔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3的过滤器存在这样的问题,S卩,为了接合不 同密度的无纺布而存在无纺布之间的界面,在该界面中粒子出现集中。另一方面,专利文献4、5中的过滤器是在将片状物层叠之后利用热能进行接合, 虽然该方法消除了上述的问题点,但要准备多个纤维直径的原料,并且需要依次层叠的装 置,从而存在片状物形成装置、原料供给装置复杂且大型化这样的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层叠界面中粒子出现集中问题的同时、使片状物 形成装置、原料供给装置得到简化的无纺布。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中,基本技术思想在于,对于在无纺布层内不存在层 叠界面的、呈单层且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有密度梯度的无纺布用于空气过滤器,使其具有以 下技术特征(1) 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该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是单位面积重量为150 400g/m2、由日本工业标准JIS-L-1906中的A法规定的透气量为20 80cc/cm2/sec.的单 层片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该单层片状无纺布的一个表层部为低密度部,另一个表层部为 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一个表层部至另一个表层部形成有在厚度方 向上连续的密度梯度。(2)根据(1)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密度部的密度为 0. 01 0. 13g/cm3,上述高密度部的密度为0. 15 0. 35g/cm3,高密度部的密度为低密度部 的密度的1. 5 15倍。(3)根据(1)项或(2)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层片状 无纺布的低密度部的最大孔径为30 120 μ m。(4)根据(1)项 (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 单层片状无纺布的高密度部的最小孔径为0. 5 15 μ m。(5)根据(1)项 (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 单层片状无纺布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单层无纺布。(6)根据(5)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合成纤维含有50质 量%以上的热熔接性合成纤维。(7)根据(6)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无纺布由这样 的单层无纺布构成,即,对短纤维切段(Chop)(切断长纤维而得)经过干式抄纸加工而形成 均勻密度的单层片状物,对该单层片状物实施使其热熔接性合成纤维热熔接来调节层内密 度的热处理,从而,使该单层片状物中,上述一个表层部形成为低密度部,另一个表层部形 成为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一个表层部到另一个表层部形成有在厚 度方向上密度连续变化的密度梯度。(8) 一种内燃机的空气导入用空气过滤器,其由上述⑴项 (7)项中任一项所述 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构成。(9) 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制造上述(1)项 (8)项中 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形成单层片状物的工序, 利用气流成网方式对热熔接性合成纤维的含有比例为全部纤维的50质量%以上的、纤维 长度为1 8mm的短纤维切段进行抄纸处理;热处理工序,通过对上述单层片状物实施热处 理使得上述热熔接性合成纤维热熔接,从而使单层片状物中,上述一个表层部为低密度部, 另一个表层部为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一个表层部到另一个表层部 形成有密度连续变化的密度梯度层。(10)根据(9)项所述的制造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 单层片状物的工序是形成均勻密度的单层片状物的工序,上述热处理工序是这样的处理,
4即,用热风烘干机加热上述均勻密度的单层片状物,使单层片状物在不同温度的两根加热 辊之间通过从而该单层片状物表面背面以不同的温度进行加热加压,进而形成在厚度方向 上具有密度梯度的层。通过将本发明的具有从一个表层部到另一个表层部的密度连续变化的层的无纺 布用作过滤器用无纺布,能够形成灰尘、雾沫的捕捉功能优良、寿命较长的空气过滤器。另 外,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还具有能够由单一的纤维原料、利用1台机器、通过1次 原料供给来进行制造这样的优点。


图1是由本发明的无纺布的截面照片构成的图。图2是由捕获灰尘后的无纺布的截面照片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过滤器用无纺布 是由作为低密度部的一面侧的表层部经过中间层部至另一面侧的高密度部,沿厚度方向层 内密度连续变化的单层无纺布,因此,该无纺布能够构成灰尘的捕获效率、压力损失和过滤 器寿命取得平衡的过滤器,其与在厚度方向上多个层形成界面地连接的层叠构造的无纺布 不同。在将本发明的无纺布用作空气过滤器的情况下,能够在低密度部侧从自后述的单 层构造无纺布的低密度部侧(粗面层侧)的面导入的空气中捕捉粒子较大的灰尘、雾沫,在 渐渐高密度化的无纺布层内可靠地捕捉朝向相反侧的高密度部渐渐变小的灰尘、雾沫;前 述的单层构造的无纺布从低密度部到高密度部具有连续的密度梯度。这样,利用在厚度方 向上具有连续的密度梯度的单层构造,不会发生在无纺布是由密度不同的多个层形成的空 气过滤器无纺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在多个层的界面中堆积灰尘、雾沫的现象,因此,能够 缓解整个无纺布经过一定时间后所产生的灰尘、雾沫的捕捉效率的降低,起到能够延长过 滤器寿命的效果。像无尘室或者汽车发动机等所采用的空气过滤器那样,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用无 纺布是经过压褶加工后被采用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0 400g/m2、透气量为20 SOcc/cm2/ sec.的无纺布。在此,透气量的数值是利用由JIS-L-1906的A法(弗雷泽式透气度测定 仪)(Frazier TyPe Air Permeability Tester)所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的透气量的数值。本发明的无纺布是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有连续的密度梯度的单层的无纺布。在此, 单层的意思并不是指使多个层分别成形后粘合而成的结构,也不是指用不同的原料将不同 的多个层依次层叠而形成的结构。即,其意思是指这样的层结构采用相同的原料,在抄纸 机中利用1次原料供给形成片状物,在随后的工序中,形成一面的表层部为低密度部,另一 面的表层部为高密度部,由一个表层部侧经过中间层至另一个表层部侧的层内密度连续地 变化的状态的密度梯度的层结构。本发明的无纺布中的低密度部与高密度部的密度数值的比率能够根据无纺布作 为空气过滤器的不同用途而与要求的性能相应地适时改变。低密度部的密度为0. 01 0. 13g/cm3,优选为0. 06 0. 13g/cm3,高密度部的密度为0. 15 0. 35g/cm3,优选为0. 17 0. 35g/cm3的范围,高密度部的密度优选为低密度部 的密度的1. 5 15倍。在低密度部的密度小于0. 01g/cm3时,结构体的强度弱,而且,大部 分的粒子都会通过低密度部,因此并不理想。在低密度部的密度大于0. 13g/cm3时,压力损 失和堵塞的可能性增大。另外,在高密度部的密度小于0. 15g/cm3时,无法充分捕捉较小的粒子,在其大于 0. 35g/cm3时,压力损失、堵塞的可能性增大。作为整个无纺布,平均密度优选为0. 1 0. 25g/cm3。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中的低密度部的意思是指从一侧表面到厚度方向 1/3处的表层部。另外,高密度部的意思是指从与低密度部相反侧的表面到厚度方向1/3处 的表层部。各表层部的密度测定按照后述的测定方法来进行。本发明中的“密度连续变化”的意思是指,从低密度侧的表层部和高密度侧的表层 部中的任一个表层部经过中间层到另一个表层部,密度连续地升高或连续地降低,只要不 存在层内密度具有阶梯差而急剧变化的部位,则即使局部存在厚度方向上密度恒定的层内 部位也无妨。由于是在层内形成有该密度梯度的单层构造的无纺布,因此,在层内不存在灰 尘、雾沫集中积蓄的部位,不会在厚度方向上在某位置整层地捕捉灰尘、雾沫。满足以上本 发明的结构的过滤器的灰尘非透过性优良,临时捕捉到的灰尘在波动的空气中透过的可能 性也较低。在汽车用的空气过滤器的情况下,为了向发动机供给必要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 布的透气量要求大于20cc/cm2/sec.,但由于透气量较大的无纺布难以捕捉微粒子,因此, 在本发明的无纺布是也可用于汽车的无纺布的情况下,其透气量优选为20 SOcc/cm2/但是,实际上在向空气供给侧施加压力的状态下空气流动时,透气阻力不可避 免,因此,对于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由JIS-1612-8所规定的透气阻力的值,为2. 5 3. O (KPa)。在其小于2. 5的情况下,有可能存在孔径较大的贯穿部分,存在该贯穿部分时, 无法捕捉较大的粒子,因此并不理想。另外,在其大于3. O时,由压力损失导致的能量损失 增大,因此并不理想。本发明的无纺布的最大孔径优选为30 120 μ m,特别优选为60 80 μ m。在市 面上销售的利用针刺法制成的无纺布中,最大孔径通常为120 150 μ m,因此,存在灰尘的 非透过性评价较差的倾向,但采用本发明,能够将最大孔径设定在灰尘的非透过性优良的 60 80 μ m的范围内。最小孔径优选为0.5 15 μ m。在其小于0. 5 μ m时,压力损失变大,易于产生堵 塞,在其大于15 μ m时,微细粒子的捕捉性能降低,因此并不理想。从耐热性、耐寒性、耐药品性、耐油性等的方面考虑,本发明的上述过滤器用无纺 布优选为合成纤维制。作为合成纤维,能够根据状况采用任意材料。例如,能够列举出聚乙 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酰胺纤维等。 另外,能够使用将熔点不同的合成树脂组合而成的复合纤维。作为复合纤维的树脂组合,能 够例示像PE/PP、PE/PET、PP/PET等那样将不同种树脂组合而成的材料。另外,也可以是像 低熔点PET/PET、低熔点PP/PP等那样熔点不同的同一种类的树脂组合。另外,在复合纤维 中存在将不同的树脂并列纺丝而成的侧并排型复合纤维、以及低熔点树脂作为外侧、高熔点树脂作为内侧地纺丝而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也称皮芯层复合纤维)等,它们均可使用。 从易于再循环的方面考虑,期望由熔点不同的同一种类树脂的复合纤维构成。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合成纤维的纤度期望在0. 1 72dtex的范围内。在付与阻燃性的情况下,能够采用阻燃性的热熔接性纤维作为无纺布的原料。另 外,也能够涂敷液体状阻燃材料、含有粉末状阻燃剂。在本发明的过滤器用无纺布中,能够在不损害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混合功能性纤 维。例如,在需要提高过滤器的除臭性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在无纺布中混合活性碳纤维而 付与该无纺布以气味成分的吸收能力,该混合了活性碳纤维的无纺布同时也具有NOx、SOx 成分的吸附能力。作为制造本发明的无纺布的方式,由于以制造在厚度方向上密度连续变化的多孔 质体为目的,因此,采用的是对短纤维切段进行干式抄纸的方法,不采用纺粘法、熔喷法那 样的制造长纤维无纺布的方式。在长纤维无纺布的情况下,存在纤维轴线方向与平面方向 平行的倾向,易于形成具有密度阶梯差的面,但采用短纤维无纺布时,很大比例的纤维轴线 朝向厚度方向,因此,利用如下所述的方法,易于使密度在厚度方向上连续地变化。本发明的无纺布利用如下的所谓气流成网法来制造,即,使短纤维从原料供给机 落下到行进的连续操作线上,形成纤维片状物,接着将纤维彼此接合。为了在连续操作线上 保持纤维,通常预先自卷筒放出薄纸,向其上供给短纤维。作为将形成的纤维片状物加工成 无纺布片的方法,存在将原料自身做成热熔接性纤维的方法、从表面散布粘合剂的方法、或 者预先在原料中混合作为粘合剂粒子或粘合剂纤维的热熔接性纤维的方法等,其任一种均 可。在从表面散布粘合剂的方法中,通过以粘合剂量在厚度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方式进 行供给,能够形成从低密度部到高密度部的密度连续变化的层。在将不具有热熔接性的纤维和热熔接性纤维混合的情况下,优选以占全部纤维的 50质量%以上的、在质量上作为“主要成分”的比例含有热熔接性纤维。在热熔接性纤维小 于50质量%的情况下,形成存在未粘接纤维的无纺布的可能性升高,因此并不理想。热熔 接性纤维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90质量%以上。最容易制作本发明的无纺布的方法如下在全部原料纤维或者原料纤维的50质 量%以上为热熔接性纤维的情况下形成片状物,利用热风烘干机加热片状物,使片状物通 过两根压辊之间进行挤压,做成无纺布片。在该方法中,在进行热风加热时,通过对来自片状物表面部侧的热风和来自背面 部侧的热风付与温度差、或者对与表面层侧和背面层接触的压辊付与温度差,使得一个表 层部是低密度部,另一个表层部是高密度部,从而能够形成在两表层之间密度连续变化的 无纺布层。另外,根据需要,通过向形成有低密度部和高密度部的片状物的表面层侧(低密 度部侧)吹送温度较低的空气、或者吹送蒸气,也能够利用空气或水蒸气的力来扩大纤维 间隙从而使低密度侧进一步低密度化。实施例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等中使用的纤维如下。“热熔接 性纤维1 ”:PET/PET芯/鞘型复合纤维,纤维长度5mm,纤维直径2. 2dtex (商品名称“蒂托纶 (tetoron) ”,帝人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制);“热熔接性纤维2” :PET/PET芯/鞘型复合纤维,
7纤维长度5mm,纤维直径4. 4dtex (商品名称“Melty”,尤尼佳纤维有限公司制);“热熔接性 纤维3” :PET/PET芯/鞘型复合纤维,纤维长度5mm,纤维直径22dtex (商品名称“Melty”, 尤尼佳纤维有限公司制)。实施例1向行进的环形网格状传送带上放出单位面积重量14g/m2的薄纸,在其上以1 1 的质量比混合纤维直径不同的热熔接性纤维1和热熔接性纤维2,利用气流成网方式的片 状物成形机使在空气中均勻混合调制而成的原料纤维与空气流一同落下堆积,形成片状 物。接着,使形成的片状物通过温度150°C的通风烘干机,使片状物通过在表面侧的辊 温度为30°C、背面侧的辊温度为50°C的一对压辊之间并以线性荷载70kgf/cm对该片状物 进行挤压,从而制成单位面积重量300g/m2、厚度2. 0mm、密度0. 15g/cm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过滤器1。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以7 3的质量比的热熔接性纤维1和热熔接性纤维2 混合而成的材料作为原料纤维,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单位面积重量300g/m2、厚度2. 0mm、 密度0. 15g/cm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过滤器2。实施例3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以1 1的质量比的热熔接性纤维1和热熔接性纤维2 混合而成的材料作为原料纤维,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单位面积重量330g/m2、厚度2. 0mm、 密度0. 165g/cm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过滤器3。实施例4利用实施例2的方法,除了将热熔接性纤维2替为热熔接性纤维3之外,与实施例 2同样地制成单位面积重量300g/m2、厚度2. 0mm、密度0. 15g/cm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材料作为过滤器4。实施例5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除了将热熔接性纤维2单独作为原料纤维之外,与实施例1 同样地制成单位面积重量350g/m2、厚度2. 0mm、密度0. 17g/cm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过滤器5。实施例6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除了将热熔接性纤维1单独作为原料纤维之外,与实施例1 同样地制成单位面积重量280g/m2、厚度2. 0mm、密度0. 14g/cm 3的干式无纺布片。将对得到的干式无纺布片进行压褶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过滤器6。参考例1、参考例2将以往的空气清洁器用空气过滤器(利用针刺法及丙烯酸粘合剂将3层片状物贴 合而成的类型)作为参考例1,将改良品的空气清洁器用空气过滤器(利用针刺法及丙烯酸 粘合剂将4层片状物贴合而成的类型)作为参考例2。测定实施例1 6及参考例1、2的无纺布的各种物性,采用JIS Z-8901所规定的8种灰尘进行空气过滤器的性能评价。结果表示于表1中。另外,实施例1 6及参考例1、2的无纺布的各种物性的测定方法及空气过滤器 的性能评价方法如下。厚度的测定方法根据JIS L-1906,以载荷2kPa进行测定。密度的测定方法将对无纺布进行薄片化处理而成的制品作为样品拍摄截面的软X线照片,用扫描 仪读取得到的图像,以256灰度将色调浓淡数值化,计算出从一侧表面到厚度方向上的1/3 处的表层部、中间的1/3厚度的中间部、从另一侧表面到厚度方向上的1/3处的表层部的各 层平均密度。具体来说,采用以下过程。1)薄片化处理利用垂直切片机将无纺布做成宽度20mmX厚度2. Omm的薄片状,做成样品。2)软X线拍摄使用软X线产生装置(EMS-2特型,微系统(SOFTEC)(株)制),在下述条件下拍摄 上述试验材料的截面。拍摄条件大焦点(BR)模式,电压llkVp,电流4mA,照射时间5mmin。显影条件显影液5mmin.—停止液30sec.—定影液IOmmin.浸渍3)图像扫描使用透过鼓形扫描仪(Scan Densitometer2605)扫描以上拍摄的图像。测定条件样品间距25 X 25 μ m,鼓速度2转/sec,浓度灰度256。4)图像浓淡测定使用解析软件(lOMate,(株)必达泰克(I-spec)制)来解析扫描的图像,针对试 验材料的各层,分别得到19X0. 75mm范围的平均浓度值。5)密度的计算准备密度已知的无纺布(0. 05 0. 43g/cm3),与上述同样地拍摄软X线照片,由各 自的密度与浓度值的关系得到标准曲线。利用所述标准曲线,由样品的平均浓度计算出各层的密度。透气量测定方法利用JIS L-1906的8. 27. 1的A法(弗雷泽式透气度测定仪)(Frazier TyPe Air Permeability Tester)进行测定。孔径的测定方法将3cmX3cm的试验片作为样品,浸渗住友3M公司制氟系惰性液体氟利昂FC-40, 禾丨J用Porous Materials公司制Automated Perm Porometer进行测定。该装置是基于 ASTM · F-316-80的装置。测定在空气从低密度侧向高密度侧流动的方向上进行,重复次数 为η = 5。每次测定都得到泡点及累计流量曲线。另外,最大孔径利用泡点法来计算,为了 方便起见,将不浸渗液体的情况下的99%流量时的孔径作为最小孔径。透气阻力测定方法根据JIS D-1612的8.透气阻力试验的规定进行测定,用以下基准对透气阻力进 行评价。作为评价基准,数值小于2. 5时为◎,数值大于等于2. 5、小于3. 0时为O,数值大
9于等于3.0、小于3. 5时为Δ,数值大于等于3. 5时为X。初始清洁效率的评价方法试验用灰尘为JIS Ζ-8901所规定的8种(微粒),根据JISD-1612的9. 4. (1)初 始清洁效率试验的规定对其进行测定。作为评价基准,数值大于等于98. 5时评价为◎,数值小于98. 5、大于等于98. 0时 评价为〇,数值小于98. 0、大于等于97. 5时评价为Δ,数值小于97. 5时评价为X。全寿命(full life)清洁效率的评价方法试验用灰尘为JIS Z-8901所规定的8种(微粒),根据JISD-1612的9. 4. (3)全
寿命清洁效率试验的规定进行测定。作为评价基准,数值大于等于99. 0时评价为◎,数值小于99. 0、大于等于98. 5时 评价为〇,数值小于98. 5、大于等于98. 0时评价为Δ,数值小于98. 0时评价为X。灰尘保持量的评价方法试验用灰尘为JIS Ζ-8901所规定的8种(微粒),根据JISD-1612的10.灰尘保
持量试验的规定进行测定。根据公司内评价基准,“优良”记为◎,“良好”记为〇,“略差”记为Δ,“差”记为X。灰尘非诱过件的评价方法使空气波动,捕捉到的试验用灰尘透过过滤材料的比例。数值小于1. 0时评价为〇,数值大于等于1. 0、小于2. 0时评价为Δ,数值大于等 于2. 0时评价为X。^t 1(见下页)
10
权利要求
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该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是单位面积重量为150~400g/m2、由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906中的A法规定的透气量为20~80cc/cm2/sec.的单层片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的一个表层部为低密度部,另一个表层部为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一个表层部到另一个表层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密度连续变化的密度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密度部的密度为0. 01 0. 13g/cm3,上述高密度部的密度为0. 15 0. 35g/ cm3,高密度部的密度为低密度部的密度的1. 5 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层片状无纺布的低密度部的最大孔径为30 120 μ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层片状无纺布的高密度部的最小孔径为0. 5 15 μ 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层片状无纺布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单层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合成纤维将热熔接性合成纤维作为主要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无纺布由以如下方法获得的单层无纺布构成,即,对短纤维切段经过干式抄 纸加工而形成均勻密度的单层片状物,对该单层片状物实施使其的热熔接性合成纤维热熔 接来调节层内密度的热处理,从而,使该单层片状物中,上述一个表层部形成为低密度部, 另一个表层部形成为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一个表层部到另一个表 层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密度连续变化的密度梯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该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是能够在较长期间内维持灰尘、雾沫的较高捕获效率的寿命较长的空气过滤器构件,不仅能够用作内燃机的空气导入口,也能够用作各种空气调节器的长寿命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用无纺布是单位面积重量为150~400g/m2、由JIS-L-1906的A法规定的透气量为20~80cc/cm2/sec.的单层片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一个表层部为低密度部,另一个表层部为高密度部,包括两表层部之间的中间层部地从低密度部到高密度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密度连续变化的密度梯度。
文档编号B01D39/08GK101961580SQ20101023647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三浦照雄, 吉川和孝, 渥美丰, 黑川晋平 申请人:王子奇能可丽纸株式会社;株式会社Roki;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