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569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
背景技术
在超硬材料合成领域,超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合成块是由石墨与触媒混合粉制成的 石墨柱、石墨柱外围的绝缘元件和加热元件、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传压密封介质按照一 定方式组装而成的块状体。具体组装方式为从外到内依次组装,外围采用叶蜡石与白云石 复合介质作为传压密封材料,两端采用导电钢圈进行通电加热,导电钢圈与内侧的加热元 件紧密接触,通电时通过导电钢圈使加热元件本身发热,然后经过加热元件内侧紧密接触 的绝缘元件将热量传至与绝缘元件内侧紧密接触的石墨柱,使石墨与触媒在超高温高压条 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虽然作为传压介质的叶蜡石具有优良的传压性能,但在超 高温高压条件下其会发生相变,即叶蜡石中的结晶水会促使叶蜡石相变成蓝晶石和柯石 英,体积收缩,使得叶蜡石的传压性能大大降低。可是,合成金刚石的后期是金刚石颗粒生 长、长大的过程,此时正需要传递充足的压力来补充营养,促使金刚石颗粒生长、长大,而叶 蜡石传压性能的大幅度降低将导致合成压力传递不足;另外,再加上近几年来超硬材料行 业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合成金刚石的合成腔体迅速扩大,从合成块的组装方式来看, 石墨柱从外到内呈现为越来越小的压力分布情况,即压力分布不均,从而造成合成块内虚, 使生成的金刚石颗粒内部气泡、杂质等缺陷多,且颗粒小,严重影响金刚石的产量和质量。如若一味的提高合成压力,以克服合成压力传递不足、石墨柱上压力分布不均、合 成块内虚等缺陷,金刚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且会直接影响 到六面顶压机合成设备及其配件的使用寿命,严重者直接导致设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断裂 爆炸损坏。此举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获得充足合成压力、石墨柱受力均勻、能消减石墨柱 内虚、提高优质产品比例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包括石墨 柱、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与导电钢圈外围的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所述石 墨柱芯部设有空腔,空腔内紧配合设有填充块,且填充块密度高于石墨柱密度。所述填充块与空腔壁面之间设有内加热元件。所述空腔的体积为石墨柱体积的10% -50%。所述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两端面之间、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和石墨柱外周面之 间均设有外加热元件。所述外加热元件和石墨柱外表面之间设有绝缘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石墨柱芯部的空腔内设有密度高于石墨柱密度的填充块,由于石墨柱内部密度 明显提高,可有效降低合成设备的合成压力,以延长六面顶压机合成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石 墨柱各部位均获得充足的合成压力,石墨柱各个方位受力均勻,有效消减了石墨柱内虚,大 大提高了优质产品的比例。2、填充块与空腔壁面之间设有内加热元件,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两端面之间、叶蜡 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和石墨柱外周面之间均设有外加热元件,内加热元件和外加热元件分 别从石墨柱内部与外部同时导热,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能够均衡、稳定合成腔体内的温度 场,给金刚石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金刚石的产量和质量。3、从表面上看,提高石墨柱内部密度的填充块占据了石墨柱的一定体积,影响了 金刚石的产量,但石墨柱中心位置的内虚情况使此处转化金刚石的量很小,而填充块的介 入可以使其余各处转化成的金刚石颗粒均勻、粒度增粗、品质得到提高,综合上述因素考虑 是利大于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4、近年来,超硬材料合成腔体的迅速扩大、合成压力大大提高,直接威胁到六面顶 压机合成设备及其辅助配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石墨柱内部密度可有效地降低合成所需的压 力,既能弥补超高压高温下石墨柱受力不均勻现象(或内虚现象),稳定金刚石的生长环 境,提高金刚石产量和质量,又使扩大超硬材料合成腔体不再成为难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其包括石墨柱5、导电钢圈2和叶蜡石与白 云石复合介质1,石墨柱5由石墨和触媒粉压制而成,导电钢圈2设置在石墨柱5的两端,叶 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1设置在石墨柱5与导电钢圈2的外围。石墨柱5芯部设有空腔8, 在空腔8内紧配合设有填充块6,且填充块6的密度高于石墨柱5的密度,可使石墨柱5获 得充足的合成压力、受力均勻、能消减石墨柱5的内虚、提高优质产品比例。为提高导热效 率,在填充块6与空腔8的壁面之间设有内加热元件,内加热元件包括填充块6外周面处的 加热管7与填充块6上、下端面处的加热片71,加热管7与加热片71密封包围在填充块6 外部。由于空腔8的体积过小,石墨柱5受力均勻状况差,空腔8的体积过大,会大大降低 金刚石的产量。为了保证石墨柱5受力均勻和确保金刚石产量,空腔8的体积为石墨柱5 体积的10% -50%,即填充块6与内加热元件的总体积为石墨柱5体积的10% -50%。在 导电钢圈2和石墨柱5两端面之间、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1和石墨柱5外周面之间均 设有外加热元件,外加热元件包括石墨柱5外周面处的加热管3和石墨柱5两端面处的加 热片31,加热管3与加热片31密封包围在石墨柱5外部。外加热元件的加热管3与加热片 31和石墨柱5外表面之间设有绝缘元件4。内加热元件和外加热元件分别从石墨柱5内部 与外部同时向石墨柱5导热,这样能够均衡、稳定合成腔体内的温度场,给金刚石创造稳定 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金刚石的产量和质量。本实施方式中,在保证填充块6密度高于石墨柱5密度的前提下,填充块6可以选用单元素铁、多元合金或者复合介质等材料。由于单元素铁的密度(7. 86克每立方厘米)为 石墨柱5成型密度(2-3克每立方厘米)的2倍多,其密度大小较为合适,所以填充块6的 材料优选单元素铁。空腔8的体积优选为石墨柱5体积的20%。加热管3与加热管7的材 料可以是石墨带或者石墨管,加热片31与加热片71的材料可以是石墨片。加热管7与加热片71的作用是由于石墨柱5由石墨和触媒粉制成,石墨粉主要 是转化为金刚石,触媒粉(或者金属粉)主要是起催化作用,以促使石墨粉转化为金刚石; 若填充块6直接与石墨柱5相接触,便会起到触媒粉的作用,参与催化,从而降低填充块6 均衡压力的作用;而加热管7与加热片71的介入能够将填充块6与石墨柱5隔离开,只起 到向石墨柱5供碳和导热的作用。在石墨柱5的压制成型过程中,将石墨柱5压制成一个中心部位为空腔8的空心 体,在石墨柱5的空腔8内紧配合装入一个密度大于石墨柱5密度的填充块6,为便于组装, 可将石墨柱5制成等大的两半,两半石墨柱5扣合围成中部的空腔8 ;石墨柱5在超高温高 压下合成金刚石时,不仅受到六个顶锤从外部施加的压力,同时内部的填充块6也变相向 石墨柱5施加压力,石墨柱5各个方位都受到内、外双向压力作用,此作用不但可以降低六 个顶锤所施加的力,从而延长六面顶压机合成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使石墨柱5各个 方位受力均勻,消减了石墨柱5的内虚状况,提高了优质产品的比例。
权利要求
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包括石墨柱、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与导电钢圈外围的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柱芯部设有空腔,空腔内紧配合设有填充块,且填充块密度高于石墨柱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与空腔壁面 之间设有内加热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体积为石墨 柱体积的10% -50%。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钢圈 和石墨柱两端面之间、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和石墨柱外周面之间均设有外加热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元件和石墨 柱外表面之间设有绝缘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内部密度的合成块,包括石墨柱、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与导电钢圈外围的叶蜡石与白云石复合介质,所述石墨柱芯部设有空腔,空腔内紧配合设有填充块,且填充块密度高于石墨柱密度。由于石墨柱内部密度明显提高,可有效降低合成设备的合成压力,以延长六面顶压机合成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石墨柱各部位均获得充足的合成压力,石墨柱各个方位受力均匀,有效消减了石墨柱内虚,大大提高了优质产品的比例。
文档编号B01J3/06GK101890321SQ20101024006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刘广利, 彭献伟, 杨晋中, 林玉, 薛胜辉 申请人: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