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747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切削油及冷却液的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数值控制(CNC)加工,为常见的一种金属加工方式,其凭借使用电脑预设加工路径及所需选用的刀具,对金属工件作切削加工,以得到所需的成品。然而,由于加工时,刀具切削工件将产生废屑及高温,为避免废屑损害刀具及工件,及避免工件温度过高,需持续对加工机件喷洒切削液,以利冷却,并加速废屑排出。然而,由于切削液由冷却水及切削油所组成,其中切削油使用后,需将废屑滤除后并经净化回收再使用,若变质而不堪使用时则需倒弃,而冷却水由于没有变质问题,一般来说均回收再利用,以节省资源及成本。而现有用于回收冷却水的方法,其通常使用滤棉吸收切削油后,再将剩下的冷却水回收使用。然而,由于滤棉不但吸收切削油,更吸收大量的冷却水,导致冷却水回收比率偏低,且使用后的滤棉液需处理,不但不环保,且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可快速分离切削油及冷却水,并对分离后的冷却水进行回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浮盘,悬浮于一切削废液上,该浮盘具有一入液管及一出液管,该入液管供导流该切削废液至该浮盘内,该出液管与该入液管相连通;一油水分离桶;及一泵,凭借一根连通管连通该出液管及该油水分离桶,该泵供抽取该切削废液至该油水分离桶内。该切削废液由一冷却水层及一切削废油层所组成,该浮盘部分浸泡于该冷却水层,部分浸泡于该切削废油层。该油水分离桶具有一冷却水出口及一切削废油出口,该冷却水出口的设置高度低于该切削废油出口的设置高度。该浮盘更设有一配重块,该浮盘的底部形成一底盘,该配重块装设于该底盘。该入液管的管口是一斜孔口。该油水分离桶具有复数个隔板,所述的复数个隔板分别间隔并竖直设置。该浮盘是圆形。该泵内还设有两个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转动以抽取该切削废液。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其功效在于可不需使用现有技术的滤棉吸油,且能回
3收大部分的冷却水,更具环保及节省成本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其另一功效在于凭借设置浮盘先行分离过滤冷却水及切削废油,再由泵抽取至油水分离桶内作进一步油水分离,以提升处理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浮盘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泵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作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油水分离装置;11浮盘;111底盘;112气室;113入液管;114出液管;115配重块;12油水分离桶;121冷却水出口 ; 122切削废油出口 ; 123隔板;13泵;131 齿轮;2切削废液储存槽;3切削废液;31冷却水层;32切削废油层;4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浮盘剖视图、泵剖视图及剖视图。图中,该油水分离装置1包括一浮盘11、一油水分离桶12及一泵13。该浮盘11设于一切削废液储存槽2内,具有一底盘111、复数个气室112、一入液管113、一出液管114及一配重块115。该底盘111装设于该浮盘11的底侧。该气室112 提供该浮盘11浮力。该配重块115设于该底盘111的一侧,以供稳定该浮盘11。该出液管 114与该入液管113相连通。当该切削废液储存槽2存放待处理的切削废液3时,该浮盘 11则悬浮至该切削废液3上。其中,该切削废液3由一冷却水层31及一切削废油层32所组成,凭借该气室112及该配重块115调整该浮盘11与该切削废液3的比重,使该浮盘11 部分浸泡于该冷却水层31内,部分浸泡于该切削废油层32内,且该入液管113的位置恰略高于该冷却水层31水位面,使该切削废油层32可由该入液管113流至该浮盘11内,可凭借该浮盘11先作该冷却水层31及该切削废油层32的初步过滤及分离。在本实施例中,该入液管113的管口是一斜孔口,可供该切削废油层32更容易导入至该入液管113内,该浮盘11可为圆形造型或其他形式的造型,但不以此为限。该油水分离桶12具有一冷却水出口 121、一切削废油出口 122及复数个隔板123。 该冷却水出口 121及该切削废油出口 122分别开设于该油水分离桶12的一侧壁面上。所述的这些隔板123分别间隔并竖直设置。其中,该冷却水出口 121的设置高度低于该切削废油出口 122的设置高度。该泵13则设于该油水分离桶12的一侧,其具有复数个齿轮131。该泵13凭借一连通管4连通该出液管114及该油水分离桶12。当该泵13运作时,凭借所述的这些齿轮 131的精密带动运转,将该切削废油层32,以35 155rpm(每分钟转速)的转速由该切削废液储存槽2抽出至该泵13内,再由该泵13导流至该油水分离桶12内。[0033]请一并参照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作动示意图。当启动该泵13时,则该泵13凭借其运转时所产生的吸力,由该浮盘11的该出液管114,将该切削废油层32抽取出,并凭借该连通管4导流至该油水分离桶12内。凭借设置于该油水分离桶 12内的所述的这些隔板123,以降低该切削废液的流速,使该切削废液3的冷却水层31及切削废油层32凭借重力作用而进一步分离分层。由于该冷却水层31的比重大于该切削废油层32的比重,使该冷却水层31集中于该油水分离桶12底部,该切削废油层32集中于该油水分离桶12顶部。如此,该冷却水层31可由该冷却水出口 121排出,以便回收使用,而该切削废油层32则可由该切削废油出口 122排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其功效在于可不需使用现有技术的滤棉吸油,且能回收大部分的冷却水,更具环保及节省成本的功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其另一功效在于凭借设置浮盘先行分离过滤冷却水及切削废油,再由泵抽取至油水分离桶内作进一步油水分离,以提升处理效率。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浮盘,悬浮于一切削废液上,该浮盘具有一入液管及一出液管,该入液管供导流该切削废液至该浮盘内,该出液管与该入液管相连通;一油水分离桶;及一泵,凭借一根连通管连通该出液管及该油水分离桶,该泵供抽取该切削废液至该油水分离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削废液由一冷却水层及一切削废油层所组成,该浮盘部分浸泡于该冷却水层,部分浸泡于该切削废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桶具有一冷却水出口及一切削废油出口,该冷却水出口的设置高度低于该切削废油出口的设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盘更设有一配重块,该浮盘的底部形成一底盘,该配重块装设于该底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入液管的管口是一斜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桶具有复数个隔板, 所述的复数个隔板分别间隔并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盘是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泵内还设有两个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转动以抽取该切削废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包含一浮盘、一油水分离桶及一泵。该浮盘悬浮于一切削废液上,该浮盘具有一入液管及一出液管,该入液管供导流该切削废液至该浮盘内,该出液管与该入液管相连通。该泵则凭借一连通管连通该出液管及该油水分离桶,该泵设有二齿轮,凭借所述的这些齿轮的带动而供抽取该切削废液至该油水分离桶内。由于该浮盘悬浮于切削废液上,大部分的切削废油可由该泵抽取至该油水分离桶内进一步分离处理,以提升冷却水回收比率。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2169101SQ2011202460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骆俊玮 申请人:骆俊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