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375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不带顶盖的箱体(10),所述箱体(10)设置有出油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3)小于所述箱体(10)的高度,所述第一隔板(13)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底壁留有缝隙,所述第二隔板(14)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隔板(13)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14)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所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0)的出油管(11)和出水管(12)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分离出磨削液中大量的油含量,以提高磨削液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磨床,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轧辊磨床的油水分离装置。【背景技术】
[0002]轧辊磨床在磨削工作辊时候,需持续对托瓦位置润滑,通过托架下的回油槽对润滑后的废油进行回收,但由于在磨削过程中,有大量的磨削液混入废油,而磨削液中含有大量的水,由此导致回收的废油中含水量极高,使得废油不能直接回收利用。为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废油直接排入磨削液池,以在轧辊磨床工作时,循环使用磨削液。但磨削液中油含量高了,会降低磨削液的磨削性能,这就导致了磨削液的使用寿命变短,增加了轧辊磨床中磨削液的更换频率,不含废油的磨削液在轧辊磨床上使用的更换周期的为一年更换一次,但如果轧辊磨床使用了含有废油的磨削液的更换周期为一年更换两次以上。为此,如何提高含废油的磨削液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以对含废油的磨削液进行油和水进行分离,减少磨削液中大量的油含量,以提高磨削液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不带顶盖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小于所述箱体的高度,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的顶端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留有缝隙,所述第一隔板的侧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侧端面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出油管和出水管的一侧。
[000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出油管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U形开口的内侧。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U形密封条,所述调节板通过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U形开口的内侧。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若干个螺栓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不带顶盖的立方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不带顶盖的圆筒体。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油水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含废油的磨削液通过废油管流入第一隔板与出油管侧面的箱体形成的第一腔室内,由于流入到腔室内的磨削液中,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原理,则油浮于水上,当含油的磨削液上升到出油管位置时,废油就会通过出油管流出,从而减少了磨削液中废油的含量,而磨削液中的水及剩余油量通过第一隔板与箱体的底壁的缝隙流入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形成的第二腔室内,第二隔板的作用是控制进入到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中的液位,以防止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直接通过出水管排出,当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超过第二隔板的高度时,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就会流入到第二隔板与出水管侧面的箱体形成的第三腔室内,则第三腔室内的磨削液就会通过出水管排出,然后再次提供给轧辊磨床使用,由于此时的磨削液已经过滤掉了大部分的废油含量,因此,在提供给轧辊磨床使用时,可以提高磨削液的磨削性能,从而提高磨削液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4]图中所示:10、箱体,11、出油管,12、出水管,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U形开口,16、调节板,17、密封条,18、固定板,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16]实施例一
[0017]请参考图1至3,本实施例一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不带顶盖的箱体10,其中箱体10为不带顶盖的立方体,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油管11,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3,所述第一隔板13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底壁留有缝隙,所述第一隔板13的侧端与所述箱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3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顶端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18]本实施方式,在使用时,含废油的磨削液通过废油管流入第一隔板13与出油管11侧面的箱体形成的第一腔室内,由于流入到腔室内的磨削液中,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原理,则油浮于水上,当含油的磨削液上升到出油管11位置时,废油就会通过出油管11流出,从而减少了磨削液中废油的含量,而磨削液中的水及剩余油量通过第一隔板13与箱体10的底壁的缝隙流入到第二隔板14与第一隔板13形成的第二腔室内,第二隔板14的作用是控制进入到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中的液位,以防止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直接通过出水管12排出,当第二腔室内磨削液超过第二隔板14的高度时,第二腔室内的磨削液就会流入到第二隔板14与出水管12侧面的箱体形成的第三腔室内,则第三腔室内的磨削液就会通过出水管12排出,然后再次提供给轧辊磨床使用,由于此时的磨削液已经过滤掉了大部分的废油含量,因此,在提供给轧辊磨床使用时,可以提高磨削液的磨削性能,从而提高磨削液的使用寿命。
[0019]实施例二
[0020]请参考图1至3,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三的油水分离装置,在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U形开口 15,所述出油管11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板16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U形开口 15的内侧。还包括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通过若干个螺栓19与所述调节板16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板18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两块,本实施方式采用两块。[0021]本实施例二通过设置在箱体10上的U形开口 15,以及设置在U形开口 15内侧的调节板16,从而使调节板16可以通过U形开口 15调整调节板16安装在U形开口 15的高度,由于出油管11与调节板16为固定连接,从而调整出油管IlU形开口 15上的高度,即调整出油管11在箱体10上的位置高度。其优点在于,可以通过箱体10内的磨削液液体的高度,调整出油管11的高度,从而适应于箱体10中磨削液的液位流量。
[0022]实施例三
[0023]请参考图1至3,本实施例三的油水分离装置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三的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U形密封条17,所述调节板16通过密封条17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U形开口 15的内侧。
[0024]本实施例三的作用是:提高调节板16与U形开口 15的密封性能,防止箱体10内的磨削液泄露。
[0025]实施例四
[0026]本实施例四的油水分离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区别在于,所述箱体10为不带顶盖的圆筒体。
[0027]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出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不带顶盖的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油管(11),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3)小于所述箱体(10)的高度,所述第一隔板(13)的顶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顶端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第一隔板(13)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底壁留有缝隙,所述第一隔板(13)的侧端与所述箱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4)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隔板(13)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14)的底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4)的侧端面与所述箱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所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0)的出油管(11)和出水管(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U形开口( 15),所述出油管(11)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板(16)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U形开口(15)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密封条(17),所述调节板(16)通过密封条(17)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U形开口( 15)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通过若干个螺栓(19)与所述调节板(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为不带顶盖的立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为不带顶盖的圆筒体。
【文档编号】B01D17/028GK203540134SQ201320677111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薛云杰 申请人:上海江南轧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