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74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除尘器。
背景技术
工业发展中挥发大量的粉尘,目前采用的除尘技术,包括有袋式脉冲除尘、旋风除尘、静电除尘、比重沉降除尘、水雾除尘、旋流板除尘等,但上述各种除尘技术都存在各种种样的缺陷,比较突出的是除尘效率低、故障多,耐不了高温和化学腐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各种除尘技术存在的除尘效率低、故障多,不耐高温和化学腐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除尘器,该离心除尘器的结构简单紧凑、除尘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性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器体,器体的上端侧部设有进气口,器体的下端设置落尘口,在器体内固定底部封闭的离心筒,进气口以切线方向接入离心筒,离心筒的侧壁上均布粉尘脱出口,离心筒的侧壁与壳体之间形成落尘通道,器体的上端固定排气管,排气管延伸进入离心筒内,排气管与离心筒之间形成离心除尘通道。离心筒的侧壁上以切线方向均布粉尘脱出口。器体成圆锥形,器体的下部径向收缩。器体、离心筒和排气管采用陶瓷烧结而成。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除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风流阻力小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器体1,器体I成圆锥形,器体I的下部径向收缩。器体I的 上端侧部设有进气口 2,器体I的下端设置落尘口 3,在器体I内固定底部封闭的离心筒4,离心筒4的封闭底部成锥形收缩。进气口 2以切线方向接入离心筒4,离心筒4的侧壁上均布粉尘脱出口 5,粉尘脱出口 5可以切线方向均布在离心筒4的侧壁上,进一步增强离心效果。离心筒4的侧壁与壳体I之间形成落尘通道6,器体I的上端固定排气管7,排气管7延伸进入离心筒4内,排气管7与离心筒4之间形成离心除尘通道8。器体I、离心筒4和排气管7采用陶瓷烧结而成,可耐腐蚀和1600度的高温。工作状态下,在进气口 2端或排气管7的出口端设置风机,以正压送入待除尘风流或以负压吸引待除尘风流,待除尘风流即按切线方向进入离心筒4内的离心除尘通道8,风流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由于粉尘的质量比气体重,因此会在离心筒4的侧壁位置转动,并由粉尘脱出口 5顺出进入落尘通道6,进入落尘通道6后,粉尘就不会再进入离心除尘通道8。然后,落下的粉尘由落尘口 3排出,除尘后的气体由排气管7排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一种离心除尘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一种离心除尘器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除尘器,包括器体,器体的上端侧部设有进气口,器体的下端设置落尘口,其特征是在器体(I)内固定底部封闭的离心筒(4),进气口(2)以切线方向接入离心筒(4),离心筒(4)的侧壁上均布粉尘脱出口(5),离心筒(4)的侧壁与壳体(I)之间形成落尘通道(6),器体(I)的上端固定排气管(7),排气管(7)延伸进入离心筒(4)内,排气管(7)与离心筒(4)之间形成离心除尘通道(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除尘器,其特征是离心筒(4)的侧壁上以切线方向均布粉尘脱出口(5)。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离心除尘器,其特征是器体(I)成圆锥形,器体(I)的下部径向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除尘器,其特征是器体(I)、离心筒(4)和排气管(7)采用陶瓷烧结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除尘器,包括器体,器体的上端侧部设有进气口,器体的下端设置落尘口,在器体内固定底部封闭的离心筒,进气口以切线方向接入离心筒,离心筒的侧壁上以切线方向均布粉尘脱出口,离心筒的侧壁与壳体之间形成落尘通道,器体的上端固定排气管,排气管延伸进入离心筒内,排气管与离心筒之间形成离心除尘通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各种除尘技术存在的除尘效率低、故障多,不耐高温和化学腐蚀的缺陷,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除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风流阻力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D45/16GK102614716SQ20121007197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黄云生 申请人:黄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