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603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来自使用化石燃料的设备(例如,锅炉及烧结机)的废气,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了脱硫及脱硝处理后,从烟 排出。实施该脱硫及脱硝处理的废气处理装置例如具有吸附塔(碳质吸附剂移动层)及再生塔。在吸附塔中,废气与NH3混合,并与活性碳等碳质吸附剂接触。废气中的SOx在被碳质吸附剂吸附后,作为H2SO4被固定于碳质吸附剂。另一方面,NOx通过由碳质吸附剂的催化效应引起的与册13之间的还原反应,被分解为N2。该还原反应与针对NOx的由金属催化剂形成的脱硝中的还原反应相同。此外,在吸附塔中,供给到废气的NH3与NOx相比更容易与固定于碳质吸附剂的H2SO4反应。因此,为了充分除去NOx而供给大量的NH3。此外,碳质吸附剂本来具有容易吸附酸性物质而不容易吸附如NH3那样的碱性物质的性质。其结果,未与H2SO4或者NOx反应的NH3从吸附塔的出口排出(产生所谓的泄漏NH3)。该泄漏NH3向烟囱流出。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也向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的烟囱导入来自其他处理装置的废气。若这样的废气中存在HC1,则有时该HCl与上述的泄漏NH3反应,从而生成氯化铵(nh4ci)。若其从烟囱排出后发生凝结,则从烟囱拖起具有可见性的白烟(可见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这样的泄漏NH3的产生及流出的类型的废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吸附塔,其利用从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以及NH3除去废气中含有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并将吸附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碳质吸附剂从底部排出;和硫氧化物供给部,其向上述吸附塔的上部供给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本装置对来自使用化石燃料的设备(例如锅炉及烧结机)的废气进行脱硫及脱硝处理。为了该处理而向本装置的吸附塔填充碳质吸附剂。该碳质吸附剂从吸附塔的上部供给而向底部慢慢流动。另外,也向本装置的吸附塔供给用于脱硝的順3。废气以与MV混合的状态与碳质吸附剂进行接触。由此,从废气中除去了其含有的硫氧化物(例如SO2)及氮氧化物(例如NO)。另外,吸附有这些氧化物的碳质吸附剂从吸附塔的底部排出。这样,在吸附塔中,碳质吸附剂从其上部供给而从底部排出。从而,在吸附塔中,处于其下部的碳质吸附剂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暴露于废气中。因此,处于下部的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较多。另一方面,处于吸附塔的上部的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较少。为此,在吸附塔的上部不容易发生NH3和吸附于碳质吸附剂的SO2之间的反应。从而,在吸附塔的上部活跃地进行基于NH3的脱硝反应。[0010]此外,通常,考虑到吸附于碳质吸附剂的SO2 (H2SO4)与NH3进行反应,而多供给向吸附塔供给的用于脱硝的NH3。另外,NH3不容易被碳质吸附剂吸附。因此,在本装置中,硫氧化物供给部向吸附塔的上部供给包含硫氧化物的气体。由此,硫氧化物被吸附塔的上部的碳质吸附剂吸附。其结果,未用于脱硝的多余的NH3通过与碳质吸附剂的硫氧化物进行反应而被碳质吸附剂吸附。由此,本装置能够抑制泄漏NH3的产生及流出。此外,优选还具有用于对从上述吸附塔排出的碳质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的再生塔,上述硫氧化物供给部是脱附气体回送机构,且该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将进行上述再生处理时所排出的含有硫氧化物的脱附气体作为上述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而向吸附塔的上部进行供给。此外,优选上述吸附塔具有沿着废气的导入方向排列的多个吸附室,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向废气导入方向上的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供给上述脱附气体。此外,优选还具有对进行上述再生处理时所排出的脱附气体进行洗涤的脱附气体洗涤设备,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将由上述脱附气体洗涤设备洗涤后的脱附气体向上述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进行供给。此外,优选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述吸附塔的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和将该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和上述脱附气体洗涤设备连接起来的脱附气体回送管路。此外,优选上述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构成为,对上述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沿着该吸附室的长边方向均匀地分配上述脱附气体。此外,优选上述吸附塔具备用于将该吸附塔隔离成上部及下部的隔板。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废气处理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废气处理装置的吸附塔的构成的说明图。图3是从上方观看吸附塔的吸附塔主体的说明图。图4是从侧面观看吸附塔的吸附塔主体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的构成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吸附塔主体内的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的分布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废气处理装置(本装置)进行说明。本装置用于处理从使用化石燃料的烧结机(未图示)排出的气体(废气)。图1是表示本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本装置具备吸附塔11、再生塔13、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5、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7、副产品回收设备21、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中间箱24、排水处理设备25、水循环泵26、NH3供给器27、及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吸附塔11利用碳质吸附剂处理(净化)通过自身的废气。即,在吸附塔11中,碳质吸附剂从其上层部向下层部流动。另外,吸附塔11内的碳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硫氧化物(SOx)并将氮氧化物(NOx)还原成N2。由此,从废气中除去有害物质。之后,废气从吸附塔11排出并流向烟囱31。NH3供给器27向吸附塔11供给氨(NH3)。由此,氨(NH3)混入到向吸附塔11导入的废气中。因此,在吸附塔11中,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如式I所示,利用NH3被分解为氮
(N2)0NO + NH3 + I / 402 — N2 + 3 / 2H20...(式 I)另外,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在碳质吸附剂的细孔内进行化学反应。由此,如式2所示,生成硫酸(H2SO4)并吸附于碳质吸附剂。SO2 + I / 202 + H2O — H2SO4 (硫酸)...(式 2)此外,该硫酸如式3及式4所示,利用NH3而成为酸性硫酸铵或者硫酸铵,并被吸附于碳质吸附剂。NH3 + H2SO4 — NH4HSO4 (酸性硫酸铵)...(式 3)NH3+ NH4HS04 — (NH4)2HS04 (硫酸铵)...(式 4)此外,废气中的大半的SOx是SO2,大半的NOx是NO。因此,在上述的反应式中,对SO2及NO的反应进行了表示。 另外,吸附塔11将使用完的碳质吸附剂(吸附有SOx等的碳质吸附剂)从其底部排出。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7接受从吸附塔11排出的使用完的碳质吸附剂。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7将该使用完的碳质吸附剂输送到再生塔13。再生塔13对使用完的碳质吸附剂进行再生(活化)处理。即,再生塔13将使用完的碳质吸附剂加热到400°C以上,由此,再生为能够再次使用。再生塔13将再生后的碳质吸附剂(再生碳质吸附剂)从其底部排出。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5接受从再生塔13排出的碳质吸附剂。碳质吸附剂循环用传送装置15将该碳质吸附剂从吸附塔11的上部向吸附塔11进行供给。在再生塔13中,通过对碳质吸附剂加热,硫酸与作为碳质吸附剂的构成元素的碳(C)进行反应,由此,如以下的式5所示,被分解为S02。此外,硫酸铵及酸性硫酸铵如以下的式6及式7所示,被分解为N2。另外,在该过程中生成了 NH3。即,在再生塔13中,产生含有N2、SO2及NH3的脱附气体(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H2SO4 + I / 2C — SO2 + H2O + I / 2C02...(式 5)(NH4) 2HS04 — NH4HSO4 + NH3...(式 6)NH4HSO4 — SO2 + 2H20 + I / 3N2 + I / 3NH3 …(式 7)该脱附气体被N2气等惰性气体稀释。由此,脱附气体作为具有10 30% — dry的SO2浓度的气体,从再生塔13排出。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对从再生塔13排出的脱附气体进行洗涤。由此,从脱附气体中除去NH3及粉尘。NH3被洗涤水吸收。中间箱24是该洗涤水的缓冲箱。中间箱24将从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排出的含有NH3的洗涤水临时性地储存并送到排水处理设备25。排水处理设备25处理含有NH3的洗涤水。水循环泵26是用于实现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中间箱24及排水处理设备25间的洗涤水的循环的泵。由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除去了 NH3及粉尘的脱附气体(洗涤后的脱附气体)含有S02。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是用于将洗涤后的脱附气体的一部分作为回送脱附气体送回到吸附塔11的路径。另外,洗涤后的脱附气体中的其他部分被导入到副产品回收设备21。副产品回收设备21是硫酸制造设备或者石膏制造设备的任意一个。以下,对本装置中的吸附塔11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吸附塔11的构成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吸附塔11具备:吸附塔主体71、入口通风斗73、和出口通风斗75。吸附塔主体71是横流式的移动层。即,在吸附塔主体71中,碳质吸附剂从上部供给并从底部排出。另外,废气沿着与碳质吸附剂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吸附塔主体71内流动。吸附塔主体71利用从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以及NH3除去废气中含有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如图2所示,吸附塔主体71包括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这些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是沿着废气的导入方向排列的多个吸附室。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利用图2中以虚线表示的活百叶档板(金属网)94而被相互分离。因此,从吸附塔主体71的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被导入到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中的任意一个。活百叶档板94抑制被导入到任意一个室的碳质吸附剂在吸附塔主体71内向其他室移动。从吸附塔主体71的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在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中的任意一个的内部朝向下部流动。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分别在其下端具有辊式给料机101、102及103。这些辊式给料机101、102及103分别控制在前室91、中室92及后室93内流动的碳质吸附剂的速度。图3是从上方(图2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看吸附塔11的吸附塔主体71的说明图。另外,图4是从侧面(图2所示的箭头B方向)观看吸附塔主体71的说明图。如图3及图4所示,吸附塔主体71具备入口气室41、两个碳质吸附剂层43、两个出口气室45及内部隔板47。入口气室41是配置在吸附塔主体71中央的导入废气的部分。碳质吸附剂层43是填充有碳质吸附剂的部分。在碳质吸附剂层43内,碳质吸附剂从上方向下方流动。出口气室45借助于出口通风斗75与烟囱31连接。内部隔板47 (隔板)是用于将入口气室41上下隔离的板。由此,吸附塔主体71(入口气室41)被分成上层部(上部)51及下层部(下部)53。其结果,抑制了废气及NH3在上层部51和下层部53之间进行往返的情况。废气被导入到吸附塔11的上层部51及下层部53的入口气室41。之后,废气穿过配置于其两侧面的碳质吸附剂层43,并通过出口气室45及出口通风斗75流向烟囱31。入口通风斗73将废气向吸附塔主体71引导。入口通风斗73以覆盖图4所示的吸附塔主体71的侧面(供给废气及NH3的面)的方式安装于吸附塔主体71。S卩,入口通风斗73形成向吸附塔主体71的废气的路径。入口通风斗73具备通风斗外壁81、NH3注入喷嘴83、废气取入口 85及隔壁87。废气取入口 85设置于入口通风斗73的下端部。[0061]通风斗外壁81从废气取入口 85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远的一侧的端部向上方平缓地倾斜而延伸。通风斗外壁81的上端与吸附塔主体71的上层部51的上端连接。NH3注入喷嘴83是用于将NH3从图1所示的NH3供给器27向吸附塔主体71进行供给的喷嘴。NH3注入喷嘴83设置于通风斗外壁81的下方的废气取入口 85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远的一侧。以与通风斗外壁81相接的方式设置NH3注入喷嘴83。隔壁87从废气取入口 85的中央向上方平缓地倾斜而延伸。隔壁87的上端与吸附塔主体71的内部隔板47连接。隔壁87是用于将入口通风斗73的内部(S卩,废气的路径)隔成距吸附塔主体71远的一侧和距吸附塔主体71近的一侧的壁。出口通风斗75将穿过吸附塔主体71的碳质吸附剂层43并进入到出口气室45的废气向烟囱31引导。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吸附塔11中,从废气取入口 85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远的一侧取入的废气,如图2中虚线C所示那样,顺着通风斗外壁81的倾斜,通过入口通风斗73所形成的废气路径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远的一侧,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上层部51流动。另一方面,从废气取入口 85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近的一侧取入的废气,如图2中虚线D所示那样,通过入口通风斗73所形成的废气路径的距吸附塔主体71近的一侧,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下层部53流动。此外,如图2中虚线C所示那样,从废气取入口 85注入的NH3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上层部51流动。这样,向吸附塔11供给的NH3与一部分废气一起被导入到吸附塔主体71的上层部51。另外,如上所述,碳质吸附剂从吸附塔11的上部向吸附塔11供给。从而,在吸附塔11的上层部51存在许多刚刚再生后的SO2吸附量较少的碳质吸附剂。其结果,在上层部51,许多NH3不会与SO2反应,而能够与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废气进行脱硝。另外,吸附塔主体71具备用于将吸附塔主体71隔离成上层部51和下层部53的内部隔板47。由此,抑制了 NH3在吸附塔主体71内从上层部51向下层部53流动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NH3的脱硝效率。接着对本装置中的脱附气体回送机构(硫氧化物供给部)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作为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吸附塔11具有上述的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及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回送脱附气体分配器)77。如图2所示,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安装于吸附塔主体71的后室93的上部。该后室93是废气导入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吸附室。图5是表示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的构成的说明图。在该图中,从图2所示的箭头A方向对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进行了表示。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与辊式给料机103大致平行地延伸。另外,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的长度L与辊式给料机103的长度大致相同。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从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通过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回送来的回送脱附气体向吸附塔主体71的后室93的上部进行供给。如图5所示,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回送脱附气体以沿着后室93的长边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大致均匀的方式向后室93的上部供给(分配)。图6是表示吸附塔主体71内的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分布的说明图。该图所不的箭头Y表不吸附塔主体71中的碳质吸附剂的流动方向。另外,箭头X表不废气的流动方向。另外,区域Rl (有阴影线的部分)是含有较多SO2吸附量多的碳质吸附剂的区域。此夕卜,区域R2 (没有阴影线的部分)是含有较多SO2吸附量少的碳质吸附剂的区域。如该图所示,区域Rl更多地偏向于吸附塔主体71的气体入口侧。另外,越是吸附塔主体71的下部则区域Rl也越向气体出口方向扩展。另一方面,区域R2更多地偏向于吸附塔主体71的气体出口侧。另外,越是吸附塔主体71的上部则区域R2也越向气体入口侧扩展。这样,在吸附塔主体71中,越是位于低的位置,而且越是接近废气入口,则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越多。另一方面,越是位于高的位置,而且越是远离废气入口,则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越少。因此,位于距废气入口远的位置且是较高的位置(S卩,后室93的上部)的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较少。此外,如上所述,NH3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上层部51供给。从而,后室93的上部处于碳质吸附剂的SO2吸附量较少而NH3较多的状态。因此,使得在后室93的上部,由NH3进行的脱硝反应活跃地进行。此外,通常,考虑到吸附于碳质吸附剂的SO2和NH3进行反应,而稍稍多供给从NH3注入喷嘴83供给的用于脱硝的NH3。另外,NH3很难吸附于碳质吸附剂。因此,有可能从吸附塔主体71 (特别地,后室93的上部)产生泄漏NH3。考虑此点,在本装置中,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向处于区域R2内的后室93的上部供给回送脱附气体。由此,回送脱附气体中的SO2被吸附于区域R2内的碳质吸附剂。其结果,未用于脱硝的多余的NH3通过与碳质吸附剂的SO2进行反应而被吸附于碳质吸附剂。由此,在本装置中,能够抑制泄漏NH3的产生及流出。这样,在本装置中,不用另外设置用于除去泄漏NH3的装置以及不用从外部供给用于与NH3反应的物质,而能够降低泄漏NH3。从而,也能够抑制用于减少泄漏NH3的投资额及运行成本。此外,优选,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通过控制向吸附塔主体71回送的回送脱附气体的量,来控制借助于回送脱附气体而向吸附塔主体71供给的SO2的量。S卩,优选,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如下量的SO2向后室93的上部供给,即,实现利用NH3进行的充分的脱硝,并且泄漏NH3的产生量在规定值以下那样的量。在此,与泄漏NH3的产生量有关的上述的“规定值”例如是,即使泄漏NH3向烟囱31流动也不会从烟 31产生可见烟的程度的量。该可见烟包含由于泄漏NH3与从其他处理装置排出的HCl进行反应而产生的氯化铵(NH4Cl)等。另外,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也可以将来自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的回送脱附气体在利用N2或者空气等进行了稀释之后,向后室93供给。由此,回送脱附气体中的SO2浓度被稀释。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也可以根据该稀释的程度来控制借助于回送脱附气体而向吸附塔主体71供给的SO2的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回送脱附气体向后室93的上部供给。这时,优选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回送脱附气体向比后室93的中央部更靠近废气出口的一侧进行供给。S卩,在后室93内,碳质吸附剂堆积成以后室93的中央为顶点的圆维状,并保持该状态向下方下降。这时,存在于比后室93的中央部更靠近废气出口的一侧的碳质吸附剂一边向废气出口移动一边下降。因此,存在于此的碳质吸附剂难以接近中央部。从而,在后室93内可形成含有吸附了 SO2的碳质吸附剂的薄层。由此,可以提高脱硝性能,并且减少泄漏
NH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将由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洗涤后的脱附气体的一部分向吸附塔主体71供给。但是,不限定于此,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也可以将从再生塔13排出的未洗涤的脱附气体向吸附塔11供给。另外,在本装置中,向吸附塔主体71内供给的含有SO2的气体是从脱附气体洗涤设备23排出的脱附气体。但是,向吸附塔主体71内供给的含有SO2的气体(包含硫氧化物的气体)也可以是脱附气体以外的气体。例如,本装置也可以具备积蓄了含有SO2的气体的气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脱附气体回送管路29及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从该气罐向吸附塔主体71内供给含有SO2的气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沿着后室93的宽度方向大致均匀地向后室93的上部供给(分配)回送脱附气体。但是,不限定于此,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也可以向后室93的一部分供给回送脱附气体。另外,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77不仅向后室93,也可以向前室91及/或中室92供给回送脱附气体。吸附塔主体71也可以不具有内部隔板47。在这种情况下,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上部供给的NH3可能有少量向下部流动。但是,即使这种构成也是,NH3的大部分向吸附塔主体71的上部供给。因此,与以往的构成相比,可有效地进行由NH3进行的脱硝。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向本装置导入废气的使用化石燃料的设备,列举了烧结机。但是,不限定于此,该设备也可以是锅炉(例如,烧煤锅炉)。另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碳质吸附剂例如包含活性碳、活性褐煤、活性木炭或活性焦炭。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处理装置也可以是以下的第I 第3废气处理装置。即,第I废气处理装置是泄漏NH3减少型的废气处理装置,是使用再生式脱硫脱硝工艺的装置,该再生式脱硫脱硝工艺使用了碳质吸附剂移动层(吸附层),该废气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再生气体(脱附气体)中所含的SO2直接回送至吸附层的上部且是废气出口侧的附近的碳质吸附剂层。第2废气处理装置是泄漏NH3减少型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I废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具备具有沿废气流入方向排列的多个吸附层的废气处理用吸附层,向最接近废气出口侧的吸附层的顶部附近回送so2。第3废气处理装置是泄漏NH3减少型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I或者第2废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将SO2进行回送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将SO2均匀地进行供给的分配器。
权利要求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吸附塔,其利用从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以及NH3除去废气中含有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并将吸附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碳质吸附剂从底部排出;和 硫氧化物供给部,其向上述吸附塔的上部供给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对从上述吸附塔排出的碳质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的再生塔, 上述硫氧化物供给部是脱附气体回送机构,且该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将进行上述再生处理时所排出的含有硫氧化物的脱附气体作为上述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而向吸附塔的上部进行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附塔具有沿着废气的导入方向排列的多个吸附室, 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向废气导入方向上的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供给上述脱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进行上述再生处理时所排出的脱附气体进行洗涤的脱附气体洗涤设备, 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将由上述脱附气体洗涤设备洗涤后的脱附气体向上述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进行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附气体回送机构包括: 设置于上述吸附塔的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和 将该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和上述脱附气体洗涤设备连接起来的脱附气体回送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回送脱附气体供给器构成为, 对上述最下游侧的吸附室的上部,沿着该吸附室的长边方向均匀地分配上述脱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附塔具备用于将该吸附塔隔离成上部及下部的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吸附塔,其利用从上部供给的碳质吸附剂以及NH3除去废气中含有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并将吸附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碳质吸附剂从底部排出;和硫氧化物供给部,其向上述吸附塔的上部供给含有硫氧化物的气体。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抑制泄漏NH3的产生及流出。
文档编号B01D53/76GK202909607SQ20122063621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田中建夫, 森本启太, 后藤浩平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