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414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反应罐,包含有一罐体及多组支脚,所述罐体呈圆筒状,其包括一个前端面、一个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侧壁,所述罐体中央具有一个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圆柱状空腔;所述罐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中进料口的口径大小不小于出料口的口径;所述罐体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两组绞龙组件,其中两组绞龙组件中绞龙反向设置,且当该两组绞龙组件在工作时,其绞龙组件中的绞龙旋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罐,能够解决参与反应的固体类物料因大颗粒结晶团而无法参与反应的问题,而且其对物料的混合输送效率高,提高了该反应罐内物料的反应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反应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反应罐。

【背景技术】
[0002] 反应罐是化工反应中,经常会被使用到的一种化学反应容器。其中,在反应罐中参 与反应的物料均为固体类物料时,由于固体类物料其固体颗粒较大,这样在反应罐内进行 反应时,其物料之间接触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物料间的反应速率。目前已有的反应罐其结 构较为简单,只是在该反应罐的顶部开设一个开口,物料在反应罐中反应时,物料间的混合 不够均匀和充分,其设置在反应罐内物料比较缓慢,而位于反应罐底部的物料有时可能无 法参与到反应中,这样不仅会降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而且也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
[0003] 目前,为了解决固体类物料与固体类物料在反应罐内能够充分接触,并参与反应。 现有的新型反应罐,介绍到了该新型反应罐,包括罐体,罐体中坚向设置有空心管,空心管 中设置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通过电机驱动,空心管底部离开罐体底部一段距离。
[0004] 上述的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固体类物料之间的混合接触,并提高了物料 间的反应速率。但是其并不能接触面对固体类物料中拥有大颗粒结晶团之间的充分接触反 应的问题,同时促进固体类物料之间的混合接触,是通过螺旋输送器的吸排来实现的,其工 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应罐。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罐,包含有一罐体及多 组用于支撑罐体的支脚,所述罐体呈圆筒状,其包括一个前端面、一个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 后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侧壁,所述罐体中央具有一个贯穿所述前端面 和后端面的圆柱状空腔;所述罐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中 进料口的口径大小不小于出料口的口径;所述罐体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位置处还设置 有两组绞龙组件,其中两组绞龙组件中绞龙反向设置,且当该两组绞龙组件在工作时,其绞 龙组件中的绞龙旋转方向相反。
[0007] 优选地,所述绞龙组件包括一绞龙,以及用于驱动绞龙旋转的电机,其中该罐体中 两组绞龙组件的绞龙相互平行,而用于驱动绞龙旋转的电机分别固定在该罐体的前、后端 面上。
[0008] 优选地,所述罐体包括一过滤网,其中过滤网的外圈固定在该罐体的侧壁上;所述 罐体中两组绞龙组件的绞龙横向贯穿于该过滤网。
[0009]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沿该罐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有两个凸环,用于对该过 滤网进行限位。
[001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罐,通过设置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双绞龙来进行混合 输送,其两个绞龙在输送物料的同时会对物料进行充分碾磨的作用,这样就能够有效排除 物料因大颗粒结晶团而无法参与反应的问题,而且其对物料的混合输送效率高,提高了该 反应罐内物料的反应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反应罐的示意图;
[0014] 其中:1、罐体;2、支脚;3、空腔;4、进料口;5、出料口;6、绞龙组件;7、过滤网;8、 凸环;11、前端面;12后端面;13、侧壁;61、绞龙;6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反应罐,其用作于固体类物料在反应过程中的容器, 解决了固体类物料接触不够充分的问题。具体来说,包含有一罐体1及多组用于支撑罐体 1的支脚2,所述罐体1呈圆筒状,其包括一个前端面11、一个与所述前端面11相对的后端 面12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之间的侧壁13,所述罐体1中央具有一个贯穿所 述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的圆柱状空腔3 ;其中所述罐体1的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上分 别开设有进料口 4与出料口 5,其中进料口 3的口径大小不小于出料口 4的口径,这是便于 了该反应罐从进料口 3中添加物料。可以理解反应罐在使用时,罐体1中的空腔3就用作 物料在该反应罐内具体进行反应的位置,这要求该罐体1的前端面11、后端面12以及侧壁 13的材质采用耐腐蚀,抗反应的材质。
[0017] 为了提高固体类物料在该反应罐内进行反应时的反应效率,该反应罐采用在罐体 1的进料口 3与出料口 4之间设置有两组绞龙组件6,其中两组绞龙组件6中绞龙61是反 向设置。以上的两组绞龙组件6在具体工作时,其绞龙组件6中的绞龙61的旋转方向就相 反。在罐体1内设置有的两组绞龙组件6就可以对存储在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混合输送, 而反向设置的绞龙61就在输送物料的同时会对物料进行充分碾磨的作用,使罐体1内的物 料充分分散。这样就能够使物料在拥有大颗粒结晶团的前提下,照样能够进行充分混合接 触,进而提高物料间的反应效率,当然了使用两组绞龙组件6进行混合输送,其混合输送的 效率较1?,进一步促进了该反应罐内物料间的反应效率。
[0018] 其中所述绞龙组件6优选的可以把其设置成一根绞龙61,以及用于驱动绞龙61旋 转的电机62。该反应罐中的两组绞龙组件6,其电机62可以分别固定在罐体1的前端面11 和后端面12上,而绞龙组件6中的绞龙61进行平行设置。该反应罐中两根绞龙61之间的 距离时,可以根据该反应罐内所需要进行的固体类物料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设置。
[0019] 为了提高该反应罐中两根绞龙61间的碾磨效率,可以在该罐体1内设置一个过滤 网7,其中过滤网7固定在罐体1的侧壁13上,而该罐体1中两组绞龙组件6的绞龙61横 向穿过该过滤网7,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看出,该过滤网7不仅不会影响绞龙组件6中 绞龙61的具体工作,而且从罐体1进料口 3中添加的物料,其物料中颗粒较大的颗粒结晶 团就会被过滤网7挡住,然后通过绞龙61在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吸排作用,进入到两根绞 龙61之间,并被充分碾磨。
[0020] 其中过滤网7与罐体1侧壁13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把该过滤网7与罐体1 的侧壁13设置成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通过在侧壁13上设置有的两个凸环8,来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列中,优选采用凸环8限位的方式。
[0021] 本实施例中的反应罐,能够解决参与反应的固体类物料因大颗粒结晶团而无法参 与反应的问题,而且其对物料的混合输送效率高,提高了该反应罐内物料的反应效率。
[002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反应罐,包含有一罐体及多组用于支撑罐体的支脚,所述罐体呈圆筒状,其包括 一个前端面、一个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侧壁, 所述罐体中央具有一个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圆柱状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 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中进料口的口径大小不小于出料口的口 径;所述罐体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两组绞龙组件,其中两组绞龙组件 中绞龙反向设置,且当该两组绞龙组件在工作时,其绞龙组件中的绞龙旋转方向相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组件包括一绞龙,以及用于驱 动绞龙旋转的电机,其中该罐体中两组绞龙组件的绞龙相互平行,而用于驱动绞龙旋转的 电机分别固定在该罐体的如、后端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一过滤网,其中过滤网的 外圈固定在该罐体的侧壁上;所述罐体中两组绞龙组件的绞龙横向贯穿于该过滤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侧壁沿该罐体的径向方向 向内延伸有两个凸环,用于对该过滤网进行限位。
【文档编号】B01F7/02GK203886538SQ20142019960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孙成宏, 孙立新 申请人:奉化市辉宏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