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517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过滤试验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其包括水环式真空泵(10),还包括循环水泵(2)、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循环水泵(2)出水口沿水流输送方向依次连接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旁路可调节管路(8)以及循环水回流管路(9);循环水泵(2)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泵进水管路(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真空过滤试验系统的水环式真空泵(10)工艺用水的循环,有效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满足一些试验场所或各类无法提供连续供水的场合使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过滤试验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 的循环水回流装置。 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真空过滤试验系统是对一些物料进行真空过滤试验、分析和研究的系统设备,该 真空过滤系统在实验室即可模拟实际的工况进行多变量参数条件下的物料过滤性能及过 滤介质的选型试验;也可在生产现场的实际工况条件下对过滤物料进行各种过滤介质的选 型试验和物料过滤性能的实验,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科研机构、生产厂家等一些对物料需要 进行真空过滤试验、分析和研究要求的场合。
[0003] 由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所面临的试验物料具有不确定性,对易燃、易爆、有毒、有 害及腐蚀性均有一定的要求,而水环式真空泵结构紧凑,泵的转数较高,用小的结构尺寸, 可以获得大的排气量。另外泵腔内没有金属磨擦表面,无须对泵内进行润滑,而且磨损很 小,转动件和固定件之间的密封可直接由水封来完成。故可以抽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 有腐蚀性的气体,又由于没有排气阀及摩擦表面,故可以抽除带尘埃的气体、可凝性气体和 气水混合物,适用于各种较为苛刻、复杂的应用场合,所以在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选用水环 式真空泵比选用其他的真空泵具有更大的优势,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0004] 但是水环式真空泵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水管不间断地充入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 而在一些试验现场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提供连续供水的情况下水环式真空泵 则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在一般的单盘过滤试验系统中所使 用的水环式真空泵在工作时均采用工作液直进直排的方式,即直接引入外接清水不间断地 输入水环式真空泵的进水口,工作液通过水环式真空泵后不间断地从排出口直接排放出 去,不再回收利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水资源的浪费、且在一些试验场所或各类无法提供连 续供水的场合不能够使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的循环水回流装置。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 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包括水环式真空泵,还包括循环水 泵、气液分离循环水箱,循环水泵出水口沿水流输送方向依次连接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旁 路可调节管路以及循环水回流管路;循环水泵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泵进水管路,循环水 泵进水管路、循环水回流管路末端均伸入气液分离循环水箱内;循环水泵出水管路末端垂 直连接有真空泵进水管路;旁路可调节管路和循环水回流管路之间连接有真空泵出水管 路,真空泵进水管路和真空泵出水管路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水环式真空泵进水口和出水口 处。
[0008] 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水环式真空泵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水管路不间断地充入 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形成了一个 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 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叶轮旋转使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时, 小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 继续旋转小腔由大变小时,气体被压缩,此时小腔与排放口相通,气体及工作液一起便被排 出泵外通过真空泵排出管路和循环水回流管路,进入气液分离循环水箱,气液分离循环水 箱中被回流收集的工作液再进入循环水泵吸入口被重新使用。
[0009] 作为优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可对循环水回流管路中因喷 淋管路中喷淋水的使用变化而引起的流量或压力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0010] 作为优选,旁路可调节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和控制流量或压力的调节阀。通过对 旁路可调节管路上调节阀的操作,可对循环水回流管路中因喷淋管路中喷淋水的使用变化 而引起的流量或压力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可满足喷淋水和真空泵工作液两方 面的不同需求。
[0011] 作为优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上还垂直连接有喷淋管路。通过喷淋水管可对真空 过滤试验系统中过滤盘内的滤饼进行喷淋洗涤,设置喷淋头可使喷淋更加均匀,从而减少 喷淋水对滤饼结构过滤性能的影响。
[0012]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3] 本系统的水环式真空泵的设备用水采用了循环式回流的工艺用水系统,该循环水 回流系统配置了相应的循环水泵、水环式真空泵和气液分离循环水箱,水环式真空泵的设 备用水100%循环使用,从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使得该试验系统能够在野外或各类无法提 供连续供水的场合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需求。由于100%设备工艺用水的循环使 用,使该真空过滤系统在试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可以做到零排放,整个试验过程都可以保 持试验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7] 图4是图1的流程简化示意图。
[0018]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 一循环水泵进水管路、2-循环水泵、 3-循环水泵出水管路、4 一喷淋管路、5-压力表、6-真空泵排出管路、7-调节阀、8-旁路 可调节管路、9 一循环水回流管路、10-水环式真空泵、11 一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2-真空泵 进水管路、41一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 实施例1
[0021] 真空过滤试验系统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水环式真空 泵10,还包括循环水泵2、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循环水泵2出水口沿水流输送方向依次连 接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旁路可调节管路8以及循环水回流管路9 ;循环水泵2进水口处 连接有循环水泵进水管路1,循环水泵进水管路1、循环水回流管路9末端均伸入气液分离 循环水箱11内;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末端垂直连接有真空泵进水管路12 ;旁路可调节管路 8和循环水回流管路9之间连接有真空泵出水管路6,真空泵进水管路12和真空泵出水管 路6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水环式真空泵10进水口和出水口处。
[0022] 通过对旁路可调节管路8上调节阀7的操作,可对循环水回流管路中因喷淋管路4 中喷淋水的使用变化而引起的流量或压力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可满足喷淋水 和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液两方面的不同需求。
[0023] 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上设有压力表5。旁路可调节管路8上设有用于调节和控制 流量或压力的调节阀7。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上还垂直连接有喷淋管路4,喷淋管路4上设 有喷淋头41。
[0024] 在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上设有喷淋管路4、压力表5,可以满足过滤试验中对滤饼 进行洗涤的应用和对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中的水压进行动态观察的要求。在旁路可调节管 路8上设有调节阀7,通过对调节阀7的操作,可达到对循环水回流管路中因喷淋管路4中 喷淋水的使用变化而引起的流量或压力变化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的目的。
[0025] 如图4所示,工作时由循环水泵2将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中的清水通过循环水泵 出水管路3、真空泵进水管路12输送进入到水环式真空泵10内,使其作为水环式真空泵10 的工作液后,经循环水回流管路9回流到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中重新使用,从而达到节约 水资源的目的。
[〇〇2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包括水环式真空泵(10),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循环水泵(2)、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循环水泵(2)出水口沿水流输送方向依 次连接有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旁路可调节管路(8)以及循环水回流管路(9);循环水泵 (2)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泵进水管路(1),循环水泵进水管路(1)、循环水回流管路(9)末 端均伸入气液分离循环水箱(11)内;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末端垂直连接有真空泵进水管 路(12);旁路可调节管路⑶和循环水回流管路(9)之间连接有真空泵出水管路(6),真空 泵进水管路(12)和真空泵出水管路(6)末端分别连接在水环式真空泵(10)进水口和出水 口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上设有压力表(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旁路可调节管路(8)上设有用于调节和控制流量或压力的调节阀(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循环水泵出水管路(3)上还垂直连接有喷淋管路(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真空过滤试验系统中的循环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喷淋管路(4)上设有喷淋头(41)。
【文档编号】B01D35/00GK203862006SQ20142023886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陈方健, 杨晓玲, 费凡 申请人:杭州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