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801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包括吸收槽、集水槽、若干支撑杆、进气主管、若干组进气支管、进水主管、若干组进水支管以及排水管;还包括若干布管,所述每根布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一组进气支管上,每根布管与进气主管、对应的进气支管组成连通的空气流道;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集水槽连通,循环泵的出水端与进水主管连通;所述吸收槽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集水槽的一端低于远离集水槽的一端;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排水管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水循环的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以及水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氨气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气是化工尾气中的常见成分,为了避免该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需要将其吸收掉。由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一般常用水直接将氨气吸收。由于氨气对水的溶解度很高,一般通过喷淋的方式将氨气溶于水中,变成氨水并排出,此时排出的水还可溶解很大一部分氨气,从而造成氨气的吸收率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原本只需10立方米的水,现在可能需要12立方米甚至更多的水才能将氨气吸收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解决了目前氨气的吸收效率不高,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包括吸收槽、集水槽、若干支撑杆、进气主管、若干组进气支管、进水主管、若干组进水支管以及排水管,所述集水槽与吸收槽连通,且集水槽位于吸收槽的下方,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吸收槽下方并支撑吸收槽,所述排水管与集水槽连通;
[0005]所述进气主管固定在吸收槽的外侧,每组进气支管包括两根相对的进气支管,两根进气支管分别固定在吸收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根进气支管的一端垂直于吸收槽的侧壁并与进气主管连通;还包括若干布管,所述每根布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一组进气支管上,每根布管与进气主管、对应的进气支管组成连通的空气流道;
[0006]所述进水主管设置在进气支管的上方,各进水支管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连通,另一端均密封固定在吸收槽的侧壁上,每根进水支管的正下方对应一根进气支管5,所述每根进水支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头;
[0007]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集水槽连通,循环泵的出水端与进水主管连通;
[0008]所述吸收槽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集水槽的一端低于远离集水槽的一端;
[0009]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排水管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管的一端。
[0010]本方案中,进气主管通入氨气,并经过进气支管的分流作用进入到吸收槽中,由于进气支管上套接有布管,氨气经过进气支管的导流作用进入到布管中,而布管上方则有喷头持续给布管喷水,使布管始终保持湿润,喷头喷出的水将布管整个包围,而氨气在布管中直接与水接触,并迅速溶于水,变成氨水,然后透过布管进入到吸收槽中,再流入集水槽中,并最终由排水管排出,相比传统的氨气溶解,本方案大大提高了氨气的流通量,并增大了氨气与水接触的面积,能使氨气尽可能多而且快地与水接触,从而在未增加水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使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0011]另外,本方案通过循环泵,将集水槽内的水再次抽到进水主管中,使水实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水对氨气的溶解量,进而实现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在本方案中,将吸收槽和集水槽的底面均设计呈斜面结构,使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能够快速地进入到集水槽中靠近排水管的一端,不仅利于氨水的排出,同时也使得循环泵能够快速地将水再次抽到进水主管中,进行水的循环利用,循环吸收氨气,提高水的利用率。
[0012]本方案中提到的布管,顾名思义是一种材质为布的管子,具有透气透水的特点,在喷头的喷淋作用下,整个布管处于湿润状态,整个被水包裹,此时,氨气跑不出布管,只能在布管内与水相溶变成氨水,并从布管透出进入吸收槽内。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头包括出水管、上圆盘以及下圆盘,所述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通过2?4个薄片固定连接,所述上圆盘设有中心孔,出水管的一端穿过该中心孔并与上圆盘固定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支管连通。
[00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收槽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Γ20度。
[001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度。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I)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布管、进气支管、进气主管三者组成一个氨气流道,氨气最终汇集到布管中,氨气再与喷淋到布管上的水相溶而形成氨水,氨水透过布管进入到吸收槽、集水槽中,最终从排水管排出,完成氨气的吸收处理,相比传统的氨气吸收,本实用新型通过布管的作用,使整个布管都成为了氨气与水接触的场所,增大了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氨气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尽可能多的与水接触而溶解,从而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同时也使得水能够与尽可能多的氨气接触,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00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循环泵,将集水槽中的水再次抽到进水主管中,然后经喷头对氨气进行再次吸收,通过不断地循环吸收,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单位体积的水能够最大化地吸收氨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00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收槽和集水槽的底面设计成斜面结构,能够使完成氨气吸收的水快速地从吸收槽进入到集水槽中,然后又经循环泵再次进行循环吸收,最终的氨水从排水管排出,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水的循环速率,提高氨气吸收的效率,使水能够快速带走氨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吸收槽,2、集水槽,3、支撑杆,4、进气主管,5、进气支管,6、布管,7、进水主管,8、进水支管,9、喷头,10、排水管,11、循环泵,91、出水管,92、上圆盘,93、下圆盘,94、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包括吸收槽1、集水槽2、若干支撑杆3、进气主管4、若干组进气支管5、进水主管7、若干组进水支管8以及排水管10,集水槽2与吸收槽I连通,且集水槽2位于吸收槽I的下方,支撑杆3固定在吸收槽2下方并支撑吸收槽2,排水管10与集水槽2连通。
[0026]本实施例的进气主管4固定在吸收槽I的外侧,每组进气支管5包括两根相对的进气支管5,两根进气支管5分别固定在吸收槽I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根进气支管5的一端垂直于吸收槽I的侧壁并与进气主管4连通。
[0027]本实施例还包括若干布管6,每根布管6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一组进气支管5上,每根布管6与进气主管4、对应的进气支管5组成连通的空气流道。
[0028]本实施例的进水主管7设置在进气支管5的上方,各进水支管8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7连通,另一端均密封固定在吸收槽I的侧壁上,每根进水支管8的正下方对应一根进气支管5,每根进水支管8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头9,喷头9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以确保布管6能够完全被喷水包裹为准。
[0029]本实施例还包括循环泵11,循环泵11的进水端与集水槽2连通,循环泵11的出水端与进水主管7连通,循环泵11将集水槽2内已经初步吸收氨气的水再次抽到进水主管7中,当集水槽2内的水足够多时,可关闭进水主管7的外来进水,只靠循环泵来运作实现进水,使水得到充分利用。
[0030]本实施例的吸收槽I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集水槽2的一端低于远离集水槽2的一端;集水槽2的底面也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排水管10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管10的一端,这样使完成氨气吸收后的水能够快速地从吸收槽I进入到集水槽2中,并快速从排水管10排出或被循环泵11抽到进水主管7中进行氨气的再次吸收,提高氨气的吸收速率。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喷头9的结构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的喷头9包括出水管91、上圆盘92以及下圆盘93,上圆盘92与下圆盘93之间通过2?4个薄片94固定连接,所述上圆盘92设有中心孔,出水管91的一端穿过该中心孔并与上圆盘92固定连接,出水管91的另一端与进水支管8连通,水从进水支管进入到出水管91中,然后在上圆盘92与下圆盘93之间碰撞并从上圆盘92与下圆盘93之间的间隙处喷出,形成一个散开的水花,提闻水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闻水与氣气的接触面积,提闻水的利用率。
[0033]实施例3:
[003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吸收槽I的底面倾斜度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的吸收槽I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Γ20度,在该角度范围内,能够确保水的流速达到要求,同时也不至于使吸收槽的体积过大,或者高度过高。
[0035]实施例4:
[00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集水槽2的底面倾斜度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的集水槽2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度,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在该角度范围内,能够使水快速地汇集到排出管10,实现氨气吸收的快速运转,同时也使循环泵11能够不断地将集水槽2内的水抽到进水主管7中进行再次循环使用,提高整个循环速率。
[00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槽(I)、集水槽(2)、若干支撑杆(3)、进气主管(4)、若干组进气支管(5)、进水主管(7)、若干组进水支管(8)以及排水管(10),所述集水槽(2)与吸收槽(I)连通,且集水槽(2)位于吸收槽(I)的下方,所述支撑杆(3)固定在吸收槽(2)下方并支撑吸收槽(2),所述排水管(10)与集水槽(2)连通; 所述进气主管(4 )固定在吸收槽(I)的外侧,每组进气支管(5 )包括两根相对的进气支管(5),两根进气支管(5)分别固定在吸收槽(I)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根进气支管(5)的一端垂直于吸收槽(I)的侧壁并与进气主管(4)连通;还包括若干布管(6),所述每根布管(6)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一组进气支管(5)上,每根布管(6)与进气主管(4)、对应的进气支管(5)组成连通的空气流道;所述进水主管(7)设置在进气支管(5)的上方,各进水支管(8)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7)连通,另一端均密封固定在吸收槽(I)的侧壁上,每根进水支管(8)的正下方对应一根进气支管(5),所述每根进水支管(8)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头(9); 还包括循环泵(11),所述循环泵(11)的进水端与集水槽(2 )连通,循环泵(11)的出水端与进水主管(7)连通;所述吸收槽(I)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集水槽(2)的一端低于远离集水槽(2)的一端; 所述集水槽(2)的底面呈倾斜状态,且该底面靠近排水管(10)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管(10)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9)包括出水管(91)、上圆盘(92)以及下圆盘(93),所述上圆盘(92)与下圆盘(93)之间通过2?4个薄片(94)固定连接,所述上圆盘(92)设有中心孔,出水管(91)的一端穿过该中心孔并与上圆盘(92)固定连接,出水管(91)的另一端与进水支管(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I)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Γ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转快速且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氨气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度。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3944276SQ20142034887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宋丽, 李洪伟, 徐菲 申请人:四川华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