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679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湿热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热试验箱,试验箱包括:支架、外箱体、内箱体、侧箱体、箱门及处理装置,内箱体内安装有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且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之间形成试验区,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第一制冷装置、使气体在出风通道、试验区及回风通道进行循环的风机,风机配合加热装置或第一制冷装置产生热气流或冷气流,还包括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制冷装置、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及输送管道,常温纯水在第二制冷装置制冷后,进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有水槽,水槽上端面开口,且被测物体位于正对开口的上方设置,超声波水雾发生器设于水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和设备体积,以免造成能源、场地的浪费。
【专利说明】湿热试验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热试验箱。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试验箱通常热负载能力都比较小,特别是高湿条件下的热负载能力更小。除高湿外的试验,如干热温度试验、低湿试验,如果需要增加热负载能力,在不增加试验箱容积的条件下,则可以通过增加制冷量的办法解决,即需要配置大冷量的制冷机组;高湿试验,在不增加试验箱容积的条件下,则通过传统的增加制冷量方法很难达到提高其热负载能力。现实中,有些试验样品,如LED灯需要在高湿条件下通电,此时的LED灯通过发光的形式将热负载释放到试验区域,如同批次LED灯数量比较多或者功率比较大,LED灯通过发光的形式释放出的热负载就会比较大,如要满足此条件的试验,则需要购买一个相对试验样品尺寸大得多的试验箱,此外,还必须配置与此相匹配的更大的制冷机组、加热器、加湿器等,造成了不必要的采购资金、场地、能源等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热试验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湿热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包括:支架、外箱体、内箱体、侧箱体、箱门及处理装置,所述内箱体嵌套于所述外箱体内部,所述处理装置设于所述侧箱体内,所述侧箱体附设于所述外箱体一侧,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箱体之间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侧箱体、外箱体及内箱体之间设有通道,所述箱门连接于所述外箱体上并可对所述内箱体进行密封,所述内箱体内安装有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且所述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之间形成试验区,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第一制冷装置、使气体在所述出风通道、试验区及回风通道进行循环的风机,所述风机配合所述加热装置或第一制冷装置产生热气流或冷气流,还包括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制冷装置、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及输送管道,常温纯水在所述第二制冷装置制冷后,进入所述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上端面开口,且被测物体位于正对所述开口的上方设置,所述超声波水雾发生器设于所述水槽内。
[0005]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管道上对所述输送管道上的水进行加压。
[0006]所述输送管道还包括主管道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若干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呈并列布设于所述主管道上,并在每个所述分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且所述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信息,并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大小进行控制。
[0007]所述主管道为坚固的金属材质,在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用于挂设被测物体的、水平设置的横梁。
[0008]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泄压阀。
[0009]所述出风通道为通过开孔板材与所述内箱体上内壁界定而成,且所述回风通道为通过所述开孔板材与所述内箱体下内壁界定而成。
[0010]所述横梁上还设有夹持装置,被测物体夹持于所述夹持装置上。
[0011]所述内箱体底部设有第一轨道,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主管道可通过所述滑块推进或推出所述内箱体。
[0012]所述湿热试验箱还包括有一配合板,所述配合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配合板置于试验箱前方的地面上,与所述内箱体下内壁水平,还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主管道可从所述配合板进入或推出所述内箱体。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对于发热量比较大的被测物体,在进行宽范围温度、湿度条件下测试时,尤其是高湿度环境下测试时,能够有效地吸收被测物体发出的热量,确保能够通过加热装置有效控制内箱体内部的温度。
[0015]2、大大降低了试验箱的容积和制冷机组、加热装置等硬件配置要求,有效地控制了设备成本和设备体积,以免造成能源、场地的浪费。
[001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热试验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如图1所示的湿热试验箱的爆炸视图。
[0019]图3为如图1所示的湿热试验箱的内箱体与侧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侧箱体与内箱体之间的通道的示意图。
[0021]图5为开孔板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参考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湿热试验箱100,所述试验箱包括:支架1、外箱体2、内箱体3、侧箱体4、箱门5及处理装置7,所述内箱体3嵌套于所述外箱体2内部,所述处理装置7设于所述侧箱体4内,所述侧箱体4附设于所述外箱体2—侧,所述外箱体2与所述内箱体3之间设有保温层6,且所述侧箱体4、外箱体2及内箱体3之间设有通道,该通道如图4所示,设于所述内箱体3及侧箱体4相对的侧壁上,并且在上下两端开孔实现所述内箱体3与所述侧箱体4之间连通,所述箱门5连接于所述外箱体2上并可对所述内箱体3进行密封,所述内箱体3内安装有出风通道31及回风通道32,且所述出风通道31及回风通道32之间形成试验区33,所述处理装置7包括:加热装置71、第一制冷装置72、使气体在所述出风通道、试验区及回风通道进行循环的风机73,所述风机73配合所述加热装置71或第一制冷装置72产生热气流或冷气流,还包括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包括:第二制冷装置81、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2及输送管道83,常温纯水在所述第二制冷装置81制冷后,进入所述输送管道83,所述输送管道83连接有水槽88,所述水槽88上端面开口,且被测物体50位于正对所述开口的上方设置,所述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2设于所述水槽88内。针对本实用新型湿热试验箱100,被测物体50—般是需要测试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工作性能,比如常见的耐老化性能参数,当被测物体50发热量比较大时,将使得所述内箱体3内的温度比较大,此时增大/减小所述加热装置71的发热功率,将会严重减弱甚至失去对所述内箱体3内的升温或降温作用;同样地,当被测物体50发热量比较大时,现有尺寸规格的试验箱体,增大/减小所述第一制冷装置72的制冷功率,亦会严重减弱甚至失去对所述内箱体3内的制冷效果。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能够产生低温水流,一方面能够为所述内箱体3提供测试用的湿度环境,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对被测物体50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
[0023]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还包括:加压装置82,所述加压装置82设于所述输送管道83上对所述输送管道83上的水进行加压。
[0024]所述输送管道83还包括主管道831及与所述主管道831连通的四个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呈并列布设于所述主管道831上,并在每个所述分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833及电磁阀834,且所述流量传感器833及电磁阀834均与控制器(图上未示)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833检测所述分管道上的流量信息,并通过所述电磁阀834对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大小进行控制。所述内箱体3内必然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随时检测所述内箱体3内的温度,所述电磁阀834具有增加/降低/关闭在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量大小的功能,所述电磁阀834可以控制水流量及温度。
[0025]此外,所述内箱体3装设湿度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对所述内箱体3内的湿度环境进行实时控制,可通过增大/减小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的功率,进而增大或减小所述内箱体3内的湿度大小。
[0026]所述主管道831为坚固的金属材质,且其为中空结构,内部形成水流通通道,在所述主管道831上连接有用于挂设被测物体50的、水平设置的横梁835。
[0027]所述主管道831上还设有泄压阀。
[0028]由于所述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2对所述水槽88内的水激发产生超声波水雾,水汽一方面能够提供测试用的湿度环境,另外还能对被测物体50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因此极其适合高温高湿环境下对被测物进行测试,持续产生水雾则会使所述输送管道83及所述水槽88内的水量减少,务必确保水量在适合的范围内,或者能够从外部加水。
[0029]所述出风通道31为通过如图5所示的开孔板材9与所述内箱体3上内壁界定而成,且所述回风通道32为通过所述开孔板材9与所述内箱体3下内壁界定而成。
[0030]所述横梁835上还设有夹持装置(图上未示),被测物体50夹持于所述夹持装置上。
[0031]所述内箱体3底部设有第一轨道34,所述主管道8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使用的滑块35,所述主管道831可通过所述滑块35推进或推出所述内箱体3。
[0032]所述湿热试验箱100还包括有一配合板(图上未示),所述配合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配合板置于试验箱前方的地面上,与所述内箱体3下内壁水平,还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轨道34对接的第二轨道(图上未示),所述主管道831可从所述配合板进入或推出所述内箱体3。通过所述配合板,能够很容易低将被测物体50装载或卸载下来,
[0033]结合图1-5,本实用新型湿热试验箱在工作时,一方面所述控制器控制风机73运转,风机73驱动气体在所述出风通道31、回风通道32及试验区33之间形成循环气流。所述侧箱体4内的气体往所述出风通道31 —侧运动,由此造成所述侧箱体4内所述风机73的出风口一侧的正压和进风口一侧的负压,在所述风机73出风口一侧正压和进风口一侧负压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内箱体3内气体经所述回风通道32流入所述侧箱体4,再通过所述出风通道31流入所述内箱体3内部,且所述侧箱体4内设有所述处理装置7,所述处理装置7包括所述加热装置71和第一制冷装置72,可对气流的温度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所述加热装置71和所述第一制冷装置72能够实现的对温度进行控制效果是有限的,还不能满足发热量较大的被测物体50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测试要求,除非将试验箱做的足够大,并且控制被测物体50的数量,确保足够的散热空间,需要将所述内箱体3做的足够大,如此便需要更高的成本,但是如果能够把被测物体50发出的热量吸收,则能在现有尺寸的试验箱内进行试验,而无须提升试验箱的容积,因此,加入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8,其包括:第二制冷装置81、超声波水雾发生器82及输送管道83,其不但能够为所述内箱体3内部提供用于吸收被测物体50发出热量的冷源,而且能够提供测试用湿度环境,一举两得。
[003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1、对于发热量比较大的被测物体50,在进行宽范围温度、湿度条件下测试时,尤其是高湿度环境下测试时,能够有效地吸收被测物体50发出的热量,确保能够通过加热装置有效控制内箱体内部的温度。
[0036]2、大大降低了试验箱的容积和制冷机组、加热装置等硬件配置要求,有效地控制了设备成本和设备体积,以免造成能源、场地的浪费。
[003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湿热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包括:支架、外箱体、内箱体、侧箱体、箱门及处理装置,所述内箱体嵌套于所述外箱体内部,所述处理装置设于所述侧箱体内,所述侧箱体附设于所述外箱体一侧,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箱体之间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侧箱体、外箱体及内箱体之间设有通道,所述箱门连接于所述外箱体上并可对所述内箱体进行密封,所述内箱体内安装有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且所述出风通道及回风通道之间形成试验区,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第一制冷装置、使气体在所述出风通道、试验区及回风通道进行循环的风机,所述风机配合所述加热装置或第一制冷装置产生热气流或冷气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制冷装置、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及输送管道,常温纯水在所述第二制冷装置制冷后,进入所述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上端面开口,且被测物体位于正对所述开口的上方设置,所述超声波水雾发生器设于所述水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制冷加湿装置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管道上对所述输送管道上的水进行加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还包括主管道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若干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呈并列布设于所述主管道上,并在每个所述分管道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且所述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信息,并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分管道上的水流大小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为坚固的金属材质,在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用于挂设被测物体的、水平设置的横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泄压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为通过开孔板材与所述内箱体上内壁界定而成,且所述回风通道为通过所述开孔板材与所述内箱体下内壁界定rfn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还设有夹持装置,被测物体夹持于所述夹持装置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底部设有第一轨道,所述主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主管道可通过所述滑块推进或推出所述内箱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热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热试验箱还包括有一配合板,所述配合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配合板置于试验箱前方的地面上,与所述内箱体下内壁水平,还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主管道可从所述配合板进入或推出所述内箱体。
【文档编号】B01L1/00GK204261684SQ201420734357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益思, 李波, 徐维嘉 申请人: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