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硅氨化物在催化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4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靛红衍生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硅氨化物在催化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螺[环丙烷-1,3′-吲哚]骨架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一些已被应用的除草剂,抑制剂和拮抗剂等均以其为主要结构单元。另外,螺[环丙烷-1,3′-吲哚]骨架也被用作合成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碱的中间体。因此,研究螺[环丙烷-1,3′-吲哚]骨架的高效合成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现有技术中,已报道的螺[环丙烷-1,3′-吲哚]骨架的合成路线较为有限,主要包括四类方法。其一,Pd催化环丙烷直接芳基化反应(参见Ladd, C. L.; Roman, D. S.; Charette, A. B. Org. Lett. 2013, 15, 1350.);其二,计量碱条件下硫、磷叶立德与活化双键的反应(参见Ranieri, B.; Sartori, A.; Curti, C.; Battistini, L.; Rassu, G.; Pelosi, G.; Casiraghi, G.; Zanardi, F. Org. Lett.2014, 16, 932.);其三,重氮化合物与活化双键的反应(参见 Karthik, G.; Rajasekaran, T.; Sridhar, B.; Reddy, B. V. S. Tetrahedron Lett. 2014, 55, 7064.);其四,计量碱条件下卤代烃与活化双键的反应(参见 Zhao, B.; Du, D. Eur. J. Org. Chem. 2015, 5350.)。以上方法可以生成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反应原料结构复杂需要预合成,需使用重氮试剂,需计量碱存在或贵金属催化,反应条件苛刻,等等。鉴于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具有的良好的生物活性,寻找一种原料来源简单、高活性、反应条件温和、普适性好的催化的合成方法以有效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硅氨化物在催化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中的应用。通过稀土硅氨化物催化取代靛红、亚磷酸酯和活化烯烃的反应合成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是一种原料来源简单、高活性、反应条件温和、普适性好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硅氨基稀土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取代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及烯烃的反应的应用;

所述硅氨基稀土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Ln为正三价的稀土金属离子。

本发明的硅氨基稀土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取代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及烯烃的反应制备得到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按照摩尔比计,催化剂∶取代靛红∶亚磷酸酯:烯烃=(0.33~0.50)∶1∶(1~1.5)∶(2~5);所述反应温度为室温~50℃;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代靛红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选自烯丙基、苄基、乙基中的一种;R2选自氢、4-氯、5-氯、4-溴、5-甲基、5-氟、7-氟中的一种;

所述烯烃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3选自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丁氧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噻吩-2-甲酰基、二甲氧基磷酰基中的一种;R4选自氢、甲基、乙氧羰基中的一种;R5选自氢、苯基、乙氧羰基、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为乙腈、二氯甲烷、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腈。溶剂对有机合成反应有重要影响,特别对于多原料一锅反应,溶剂会影响反应环境,从而影响目标产物以及收率;本发明优选乙腈,对催化剂和所有底物均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且乙腈具有恰当的极性可诱导反应原位生成活泼的中间体并迅速引发串联的环化过程以生成目标产物;可以良好的分散反应原料并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同一条件下,乙腈中收率84%,远高于其他溶剂,取得了下一步的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催化剂的化学式:[(Me3Si)2N]3Ln(μ-Cl)Li(THF)3,式中,(Me3Si)2N表示三甲基硅氨基,Ln表示正三价的稀土金属离子,选自镧、钐、钆、铒或镱中的一种;μ-代表桥键;THF代表四氢呋喃。

本发明中,亚磷酸酯为亚磷酸二乙酯;反应产物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优选为在惰性气氛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通式为:[(Me3Si)2N]3Ln(μ-Cl)Li(THF)3;其中,Ln表示正三价的稀土金属离子,选自镧、钐、钆、铒或镱中的一种,优选为镱,在同样条件下,相对于其他四种金属,其催化的反应对于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生成产率较高。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10℃下,将n-BuLi的己烷溶液(60 mmol,2.52 M)缓慢加入到装有(Me3Si)2NH(60 mmol)的100 mL Schlenk 反应瓶中,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

(2)将上述反应液加入到无水LnCl3(20 mmo1)的 THF(30 mL)悬浊液中,室温下搅拌过夜;

(3)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粉末用热甲苯萃取以除去LiCl,浓缩,0℃下放置,析出大量晶体,即为所需的硅氨基稀土化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取代靛红的摩尔数的33~50%,优选为40%;本发明催化剂的用量使反应高效进行,同时避免增加反应成本并简化反应体系的后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亚磷酸二乙酯的用量为取代靛红的摩尔数的1~1.5倍;优选的亚磷酸酯的用量为1.2倍取代靛红的摩尔量;本发明亚磷酸二乙酯的用量有利于反应的完全,同时避免导致亚磷酸二乙酯无法反应完全而造成浪费,也利于后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烯烃的用量为取代靛红的摩尔数的2~5倍用量;优选烯烃的用量为3倍取代靛红的摩尔量;本发明烯烃的用量有利于反应收率的提高,避免导致浪费,也利于后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温度为室温~50℃,优选室温;所述反应时间为3~10小时,优选5小时;本发明公开的反应条件温和,室温操作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在保证产物收率的情况下,降低生产要求,避免安全隐患。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过程包括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硅氨基稀土化合物[(Me3Si)2N]3Ln(μ-Cl)Li(THF)3、取代靛红、亚磷酸酯、活化的烯烃和有机溶剂混匀,在室温~50℃下搅拌3~10小时,终止反应,进行萃取,用干燥剂干燥萃取液,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快速柱层析得到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终止反应采用水,萃取剂为乙酸乙酯,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系(体积比为1∶7),本发明后处理简单,经过后处理可以有效得到纯产物,而且不会造成浪费。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硅氨基稀土化合物在催化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中的应用;优选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时,反应温度为室温~50℃,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可表示如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首次使用硅氨基稀土化合物[(Me3Si)2N]3Ln(μ-Cl)Li(THF)3作为催化剂催化取代靛红、亚磷酸酯和烯烃进行反应,可以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室温),反应时间短(5小时),目标产物的收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

2.本发明公开的应用采用一锅化反应的方法,将催化剂、取代靛红、亚磷酸酯和烯烃加入溶剂中一步反应,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简单可控,后处理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预先合成原料、多步操作、复杂后处理才能制备产物的缺陷。

3.本发明公开的应用方法对多种取代靛红以及活化的烯烃具有普适性,不仅可以得到碳环连接羰基的结构,而且首次得到碳环连接磷酸酯结构的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极大丰富了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的结构,拓展了其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4.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不使用计量强碱,反应成本低,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整个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的过程可控,反应条件温和,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催化剂[(Me3Si)2N]3La(μ-Cl)Li(THF)3的合成

-10℃下,将n-BuLi的己烷溶液(60 mmol,2.52 M)缓慢加入到装有(Me3Si)2NH (60 mmol)的100 mL Schlenk 反应瓶中,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将上述反应液加入到无水LaCl3(20 mmo1)的 THF(30 mL)悬浊液中,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粉末用热甲苯萃取以除去LiCl,浓缩,0℃下放置,析出大量晶体,即为所需的硅氨基镧化合物,收率85%。

其他催化剂可参考实施例一得制备方法。

实施例二: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4%。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5 (t, J = 6.8 Hz, 1H), 7.03 (t, J = 7.6 Hz, 1H), 6.89 (d, J = 8.0 Hz, 1H), 6.85 (d, J = 6.8 Hz, 1H), 5.89–5.80 (m, 1H), 5.26–5.20 (m, 2H), 4.39 (d, J = 5.2 Hz, 2H), 3.74 (s, 3H), 2.67 (t, J = 8.4 Hz, 1H), 2.40 (dd, J = 8.0, 4.8 Hz, 1H), 1.83 (dd, J = 8.4, 4.8 Hz, 1H)。

实施例三: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Er(μ-Cl)Li(THF)3(0.1497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8%。

实施例四: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Gd(μ-Cl)Li(THF)3(0.1480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2%。

实施例五: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Sm(μ-Cl)Li(THF)3(0.1469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8%。

实施例六: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La(μ-Cl)Li(THF)3(0.1450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1%。

实施例七: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91%。

实施例八: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2282 g, 0.2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92%。

实施例九: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5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9%。

实施例十: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75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5%。

实施例十一: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0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78%。

实施例十二: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2.0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5%。

实施例十三: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2.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3%。

实施例十四: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78%。

实施例十五: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1%。

实施例十六: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506 g, 0.16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10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0%。

实施例十七: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正丁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正丁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8%。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5 (t, J = 7.6 Hz, 1H), 7.03 (t, J = 7.6 Hz, 1H), 6.88 (d, J = 7.6 Hz, 1H), 6.85 (d, J = 7.6 Hz, 1H), 5.89–5.79 (m, 1H), 5.25–5.20 (m, 2H), 4.45–4.33 (m, 2H), 4.21–4.05 (m, 2H), 2.66 (t, J = 8.4 Hz, 1H), 2.39 (dd, J = 8.0, 4.8 Hz, 1H), 1.82 (dd, J = 8.4, 4.8 Hz, 1H), 1.64–1.57 (m, 2H), 1.40–1.31 (m, 2H), 0.91 (t, J = 7.2 Hz, 3H)。

实施例十八: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甲基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白色固状产物,产率为93%。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7 (t, J = 7.6 Hz, 1H), 7.03 (t, J = 7.2 Hz, 1H), 6.98 (d, J = 7.2 Hz, 1H), 6.91 (d, J = 7.6 Hz, 1H), 5.89–5.79 (m, 1H), 5.25–5.19 (m, 2H), 4.44–4.30 (m, 2H), 3.73 (s, 3H), 2.48 (d, J = 5.2 Hz, 1H), 1.61 (s, 3H), 1.60 (d, J = 5.2 Hz, 1H)。

实施例十九: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肉桂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肉桂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50℃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60%。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33–7.28 (m, 3H), 7.19–7.12 (m, 3H), 6.86 (d, J = 7.6 Hz, 1H), 6.70 (t, J = 7.6 Hz, 1H), 5.98 (d, J = 7.6 Hz, 1H), 5.93–5.84 (m, 1H), 5.26–5.22 (m, 2H), 4.49–4.37 (m, 2H), 3.95 (d, J = 8.0 Hz, 1H), 3.79 (s, 3H), 3.09 (d, J = 8.0 Hz, 1H)。

实施例二十: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肉桂酸乙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肉桂酸乙酯(1.5 mmol),混匀后在50℃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71%。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33–7.29 (m, 3H), 7.20–7.12 (m, 3H), 6.85 (d, J = 7.6 Hz, 1H), 6.70 (t, J = 7.6 Hz, 1H), 5.99 (d, J = 8.0 Hz, 1H), 5.93–5.84 (m, 1H), 5.25–5.21 (m, 2H), 4.51–4.35 (m, 2H), 4.30–4.21 (m, 2H), 3.94 (d, J = 8.0 Hz, 1H), 3.08 (d, J = 8.4 Hz, 1H), 1.28 (t, J = 7.2 Hz, 3H)。

实施例二十一: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亚苄基丙二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亚苄基丙二酸二乙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85%。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9–7.23 (m, 4H), 7.11–7.09 (m, 2H), 6.92–6.84 (m, 3H), 5.93-5.84 (m, 1H), 5.30–5.23 (m, 2H), 4.62–4.56 (m, 1H), 4.32–4.03 (m, 6H), 1.27 (t, J = 7.2 Hz, 3H), 1.21 (t, J = 7.2 Hz, 3H)。

实施例二十二: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苄叉丙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苄叉丙酮(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2%。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33–7.28 (m, 3H), 7.18–7.13 (m, 3H), 6.87 (d, J = 7.6 Hz, 1H), 6.71 (t, J = 7.6 Hz, 1H), 6.01 (d, J = 7.2 Hz, 1H), 5.93–5.83 (m, 1H), 5.26–5.21 (m, 2H), 4.50–4.36 (m, 2H), 3.98 (d, J = 8.4 Hz, 1H), 3.12 (d, J = 8.4 Hz, 1H), 2.38 (s, 3H)。

实施例二十三: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3-苯基-1-(2-噻吩)-2-丙烯-1-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3-苯基-1-(2-噻吩)-2-丙烯-1-酮(0.321 g,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米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4%。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58 (dd, J = 5.2, 1.2 Hz, 1H), 7.44 (dd, J = 4.0, 1.2 Hz, 1H), 7.36–7.31 (m, 3H), 7.26–7.24 (m, 2H), 7.20 (t, J = 8.0 Hz, 1H), 7.00 (dd, J = 5.2, 4.0 Hz, 1H), 6.88 (d, J = 8.0 Hz, 1H), 6.78 (t, J = 7.6 Hz, 1H), 6.14 (d, J = 7.2 Hz, 1H), 5.76–5.67 (m, 1H), 5.14–5.07 (m, 2H), 4.46–4.21 (m, 2H), 4.14 (d, J = 8.4 Hz, 1H), 3.61 (d, J = 8.4 Hz, 1H)。

实施例二十四: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查尔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查尔酮(0.312 g,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1%。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80 (d, J = 7.2 Hz, 2H), 7.50 (t, J = 7.2 Hz, 1H), 7.37–7.31 (m, 5H), 7.26–7.19 (m, 3H), 6.88 (d, J = 8.0 Hz, 1H), 6.79 (t, J = 7.6 Hz, 1H), 6.17 (d, J = 7.6 Hz, 1H), 5.70–5.61 (m, 1H), 5.08–5.01 (m, 2H), 4.44–4.19 (m, 2H), 4.16 (d, J = 8.4 Hz, 1H), 3.64 (d, J = 8.4 Hz, 1H)。

实施例二十五: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3-(4-甲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3-(4-甲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0.333 g,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米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5%。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79 (d, J = 7.6 Hz, 2H), 7.48 (t, J = 7.2 Hz, 1H), 7.35–7.31 (m, 2H), 7.24–7.18 (m, 2H), 7.11–7.09 (m, 2H), 7.02 (d, J = 7.6 Hz, 1H), 6.88 (d, J = 7.6 Hz, 1H), 6.80 (t, J = 7.6 Hz, 1H), 6.22 (d, J = 7.2 Hz, 1H), 5.69–5.60 (m, 1H), 5.08–5.00 (m, 2H), 4.43–4.15 (m, 2H), 4.12 (d, J = 8.4 Hz, 1H), 3.63 (d, J = 8.4 Hz, 1H), 2.31 (s, 3H)。

实施例二十六: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3-(4-甲氧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3-(4-甲氧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0.357 g,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米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4%。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77 (d, J = 8.8 Hz, 2H), 7.32–7.18 (m, 6H), 6.88 (d, J = 8.0 Hz, 1H), 6.83–6.76 (m, 3H), 6.16 (d, J = 7.2 Hz, 1H), 5.73–5.63 (m, 1H), 5.10–5.04 (m, 2H), 4.44–4.16 (m, 2H), 4.13 (d, J = 8.0 Hz, 1H), 3.80 (s, 3H), 3.60 (d, J = 8.4 Hz, 1H)。

实施例二十七: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3-(4-三氟甲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3-(4-三氟甲基苯基)-1-苯基-2-丙烯-1-酮(0.414 g,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71%。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78 (d, J = 7.6 Hz, 2H), 7.59 (d, J = 7.6 Hz, 1H), 7.50 (t, J = 7.2 Hz, 1H), 7.39–7.32 (m, 4H), 7.25 (t, J = 7.2 Hz, 1H), 6.91 (d, J = 7.6 Hz, 1H), 6.83 (t, J = 7.6 Hz, 1H), 6.17 (d, J = 7.6 Hz, 1H), 5.69–5.60 (m, 1H), 5.08–5.00 (m, 2H), 4.43–4.18 (m, 2H), 4.15 (d, J = 7.6 Hz, 1H), 3.67 (d, J = 8.4 Hz, 1H)。

实施例二十八: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马来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马来酸二乙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89%。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6 (t, J = 7.6 Hz, 1H), 7.02 (t, J = 7.6 Hz, 1H), 6.87 (d, J = 8.0 Hz, 1H), 6.80 (d, J = 7.2 Hz, 1H), 5.90–5.81 (m, 1H), 5.27–5.20 (m, 2H), 4.41–4.39 (m, 2H), 4.28–4.20 (m, 4H), 2.86 (s, 2H), 1.28 (s, 6H)。

实施例二十九: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富马酸二乙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85%。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6 (t, J = 7.6 Hz, 1H), 7.02 (t, J = 7.6 Hz, 1H), 6.87 (d, J = 8.0 Hz, 1H), 6.80 (d, J = 7.2 Hz, 1H), 5.90–5.81 (m, 1H), 5.27–5.20 (m, 2H), 4.41–4.39 (m, 2H), 4.28–4.20 (m, 4H), 2.86 (s, 2H), 1.28 (s, 6H)。

实施例三十: 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乙烯基磷酸二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烯丙基靛红(0.0936 g, 0.5 mmol)、乙腈(0.5 mL)、乙烯基磷酸二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6%。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5 (t, J = 7.6 Hz, 1H), 7.02 (t, J = 7.6 Hz, 1H), 6.88 (d, J = 7.6 Hz, 1H), 6.80 (d, J = 7.6 Hz, 1H), 5.92–5.82 (m, 1H), 5.27–5.21 (m, 2H), 4.49–4.36 (m, 2H), 3.83 (d, J = 10.8 Hz, 3H), 3.77 (d, J = 11.2 Hz, 3H), 2.30–2.24 (m, 1H), 1.99–1.91 (m, 2H)。

实施例三十一: 4-氯-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4-氯-N-烯丙基靛红(0.111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72%。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16 (t, J = 8.0 Hz, 1H), 6.94 (d, J = 8.0 Hz, 1H), 6.80 (d, J = 8.0 Hz, 1H), 5.87–5.77 (m, 1H), 5.23–5.19 (m, 2H), 4.38–4.36 (m, 2H), 3.74 (s, 3H), 3.48 (t, J = 8.4 Hz, 1H), 2.53 (dd, J = 8.8, 4.8 Hz, 1H), 2.21 (dd, J = 8.0, 4.8 Hz, 1H)。

实施例三十二: 4-溴-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4-溴-N-烯丙基靛红(0.133 g,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80%。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13–7.07 (m, 2H), 6.84 (dd, J = 7.2, 2.0 Hz, 1H), 5.86–5.77 (m, 1H), 5.23–5.18 (m, 2H), 4.38–4.36 (m, 2H), 3.74 (s, 3H), 3.56 (t, J = 8.4 Hz, 1H), 2.60 (dd, J = 9.2, 4.8 Hz, 1H), 2.16 (dd, J = 8.4, 4.8 Hz, 1H)。

实施例三十三: 5-氯-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5-氯-N-烯丙基靛红(0.111 g,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92%。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2 (d, J = 8.4 Hz, 1H), 6.84–6.79 (m, 2H), 5.87–5.77 (m, 1H), 5.24–5.19 (m, 2H), 4.38–4.36 (m, 2H), 3.74 (s, 3H), 2.68 (t, J = 8.4 Hz, 1H), 2.42 (dd, J = 8.0, 5.2 Hz, 1H), 1.85 (dd, J = 8.4, 5.2 Hz, 1H)。

实施例三十四:5-甲基-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5-甲基-N-烯丙基靛红(0.101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6%。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04 (d, J = 8.0 Hz, 1H), 6.77 (d, J = 7.6 Hz, 1H), 6.67 (s, 1H), 5.88–5.78 (m, 1H), 5.24–5.18 (m, 2H), 4.37–4.35 (m, 2H), 3.73 (s, 3H), 2.64 (t, J = 8.4 Hz, 1H), 2.38 (dd, J = 8.0, 5.2 Hz, 1H), 2.32 (s, 3H), 1.80 (dd, J = 8.8, 4.8 Hz, 1H)。

实施例三十五:[(Me3Si)2N]3Yb(μ-Cl)Li(THF)3催化5-氟-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5-氟-N-烯丙基靛红(0.103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90%。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6.97–6.92 (m, 1H), 6.80 (dd, J = 8.4, 4.0 Hz, 1H), 6.62 (dd, J = 8.0, 2.4 Hz, 1H), 5.88–5.78 (m, 1H), 5.24–5.21 (m, 2H), 4.38–4.37 (m, 2H), 3.75 (s, 3H), 2.67 (t, J = 8.4 Hz, 1H), 2.42 (dd, J = 8.0, 5.2 Hz, 1H), 1.83 (dd, J = 8.4, 5.2 Hz, 1H)。

实施例三十六:[(Me3Si)2N]3Yb(μ-Cl)Li(THF)3催化7-氟-N-烯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1826 g, 0.20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7-氟-N-烯丙基靛红(0.103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6%。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02–6.94 (m, 2H), 6.64 (d, J = 6.8 Hz, 1H), 5.96–5.87 (m, 1H), 5.22–5.15 (m, 2H), 4.52–4.50 (m, 2H), 3.74 (s, 3H), 2.68 (t, J = 8.4 Hz, 1H), 2.42 (dd, J = 8.1, 5.2 Hz, 1H), 1.85 (dd, J = 8.4, 5.2 Hz, 1H)。

实施例三十七:[(Me3Si)2N]3Yb(μ-Cl)Li(THF)3催化N-苄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2282 g, 0.2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苄基靛红(0.119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88%。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30–7.24 (m, 5H), 7.16 (t, J = 7.6 Hz, 1H), 6.99 (t, J = 7.6 Hz, 1H), 6.84 (d, J = 7.2 Hz, 1H), 6.77 (d, J = 8.0 Hz, 1H), 4.95 (s, 2H), 3.76 (s, 3H), 2.69 (t, J = 8.4 Hz, 1H), 2.44 (dd, J = 8.0, 5.2 Hz, 1H), 1.85 (dd, J = 8.4, 5.2 Hz, 1H)。

实施例三十八:[(Me3Si)2N]3Yb(μ-Cl)Li(THF)3催化N-乙基靛红、亚磷酸二乙酯和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制备螺[环丙烷-1,3′-吲哚]化合物

在经过脱水脱氧处理过的反应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称入[(Me3Si)2N]3Yb(μ-Cl)Li(THF)3(0.2282 g, 0.25 mmol),依次加入乙腈(0.5 mL)、亚磷酸二乙酯(0.6 mmol)、N-乙基靛红(0.088 g, 0.5 mmol)、乙腈(0.5 mL)、丙烯酸甲酯(1.5 mmol),混匀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加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硅胶柱快速柱层析(洗脱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1:7)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率为81%。

所制得产物的理论分子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8 ((t, J = 7.6 Hz, 1H), 7.03 (t, J = 7.6 Hz, 1H), 6.91 (d, J = 8.0 Hz, 1H), 6.84 (d, J = 7.2 Hz, 1H), 3.86–3.78 (m, 2H), 3.75 (s, 3H), 2.65 (t, J = 8.4 Hz, 1H), 2.38 (dd, J = 8.0, 4.8 Hz, 1H), 1.80 (dd, J = 8.4, 4.8 Hz, 1H), 1.27 (t, J = 7.2 Hz, 3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