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及其吸收塔、废气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2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收塔,应用于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隔板(300)以将所述塔体内空间分隔成用于二效吸收的上塔空间(100)和用于一效吸收的下塔空间(200);所述上塔空间(100)内设有二效吸收塔内件(101),且所述上塔空间(100)中位于所述二效吸收塔内件(101)背离所述下塔空间(200)的一侧设有二效气体入口(102)和二效液体入口(103),所述上塔空间(100)位于所述二效吸收塔内件(101)朝向所述下塔空间(200)的一侧设有排气出口(104)和用于将进行二效吸收后的降液排出的降液液体出口(105);所述下塔空间(200)内设有一效吸收塔内件(201),所述下塔空间(200)中位于所述一效吸收塔内件(201)朝向所述上塔空间(100)的一侧设有一效气体入口(202)和用于将所述上塔空间(100)排出的降液液体引入的降液液体入口(203),所述下塔空间(200)中位于所述一效吸收塔内件(201)背离所述上塔空间(10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二效气体入口(102)连通的一效气体出口(204);

塔釜(400),所述塔釜(400)与所述下塔空间(200)中位于所述一效吸收塔内件(201)背离所述上塔空间(100)的一侧连通,所述塔釜(400)设有废液排出口(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釜(400)设有循环液体出口(411),且所述下塔空间(200)中位于所述一效吸收塔内件(201)朝向所述上塔空间(10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循环液体出口(411)连通的循环液体入口(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效吸收塔内件(201)为穿流式塔板或填料,和/或,所述二效吸收塔内件(101)为穿流式塔板或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效气体出口(204)和所述排气出口(104)分别在塔体内端设有丝网除沫器(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效液体入口(103)和所述降液液体入口(203)分别在塔体内端设有液体分布器(123);

当吸收塔存在循环液体入口(211)时,所述循环液体入口(211)在塔体内端设有液体分布器(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123)为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或者,

所述液体分布器(123)为喷嘴式液体分布器;或者,

所述液体分布器(123)为莲蓬头式液体分布器。

7.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塔,其中,还包括:

用于储存吸收剂的储液箱(500);

与所述一效气体入口(202)连接的进气管路(600),连接所述一效气体出口(204)和所述二效气体入口(102)的输气管路(601),与所述排气出口(104)连接的排气管路(602);

连接所述储液箱(500)和所述二效液体入口(103)连接的进液管路(603);连接所述降液液体出口(105)和所述降液液体入口(203)的降液管路(604);

与所述废液排出口(401)连接的排液管路(605);

设于所述进液管路(603)上用于给液体增压的第一水泵(700);

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00)上用于给气体增压的引风机(800);

用于控制管路中流体流量的阀门(9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吸收塔包括循环液体入口(211)和循环液体出口(411)时,还包括:

连接所述循环液体出口(411)和所述循环液体入口(211)的废液循环管路(606);

设于废液循环管路(606)用于给液体增压的第二水泵(701);

用于控制废液循环管路(606)中流体流量的阀门(900)。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气经进气管路(600)进入下塔空间(200),与下塔空间(200)中吸收剂并流通过下塔的一效吸收塔内件(201)一效吸收后,经输气管路(601)送至上塔空间(100),与上塔空间(100)中吸收剂并流通过上塔的二效吸收塔内件(101)二效吸收后,流至上塔底部,最后经排气管路(602)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收剂在下塔空间(200)中与一效吸收后的气体进行二效吸收后,流至塔釜(400),经废液循环管路(606)在下塔空间(200)内构成循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