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024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形领域,具体涉及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



背景技术:

挤出造粒是将原粉用适当黏结剂制备软材后,投入带有多孔环形模(通常是具有筛孔的孔板或筛网),用强制挤压的方式使其从多孔环形模的另一边排出,再经过适当的切粒或整形的造粒方法。目前,挤压机主要由主电机、减速机、制粒室、防尘罩、拨料盘电机构成,其制粒室为挤压机的核心部位,通过制粒室完成了原料从酥松状态变为紧致状的颗粒。

传统的制粒室主要由密封环形壳,位于密封环形壳内部的环形模,在环形模内部转动连接3~4套压辊,且压辊的连续转动,确保了原料能压入环形模内并完成制粒;由于压辊在将原料压入环形模时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但由于密封环形壳,导致摩擦力不能及时导出,进而易造成环形模持续受热而变形,并且压辊的连续转动也会增加环形模的持续受热,缩短环形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以解决传统的制粒室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且制粒室内的环形模由于持续受热而变形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包括环形模和与环形模同轴线的环形壳,所述环形壳套接在环形模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和鼓风装置,所述环形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料凸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用于带动环形壳转动的动力辊,动力辊和电机间套接有皮带,环形壳上设有若干弧形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至出风口的口径逐一缩小;所述鼓风装置包括若干高压气罐,高压气罐的出口处连接有用于向通风孔鼓风的若干锥形鼓风管。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

在环形壳上开设通风孔,改变了传统制粒室的密封,而制粒室外部的空气进过通风孔快速的进入到制粒室内,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环形模与颗粒挤压所产生的摩擦热传递给空气,而空气由于被加热,造成空气的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后的空气的密度变小,导致温度较高的空气上升,并造成制粒室内的气压低于正常气压,进而使制粒室外部的空气再次注入并带走摩擦热,随后制粒室内的气压再次低于正常气压,并依次类推,降低了环形模的温度;同时,环形壳在动力辊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加快了外部空气注入制粒室内部的速度,加之通风孔采用弧形设计,且进风口至出风口的口径逐一缩小,不仅能对通风孔内的空气进行了压缩,增加了空气自身的动能,还能保证通风孔内的空气受到的阻力小,进而保证了空气能定向喷射在环形模,提高空气与环形模的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在环形模内部的压料凸轮改变了传统的压料方式,将传统的连续压料改为了间接压料,给环形模提供了一段冷却时间。

采用本专利,通过环形壳上的通风孔可鼓入大量空气,并且鼓入空气能带走大量摩擦热,避免了环形模的热变形,同时压料凸轮将传统的连续压料改为了间接压料,增强了环形模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的进风口外沿连接有弧形挡板。当环形壳转动时,通过弧形挡板来增大环形壳的阻风面积,将风引导入进风口内,进而增加了进风口的进风量。

进一步,所述环形模上设有若干锥形筛孔,且筛孔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口径是出料口口径的1.5~2倍。若进料口口径小于出料口口径的1.5倍时,进料速度慢,由于料中的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空气被积压在料体内,当颗粒从出料口挤出时,且内部填充空气处极易在颗粒的自身重力下,发生断裂,造成颗粒短小;若进料口口径大于出料口口径的2倍时,进料口过大,造成筛孔内的颗粒难以压实,造成颗粒不紧致,密度低且易破碎,影响颗粒品质;在进料口口径是出料口口径的1.5~2倍内,不仅能降低颗粒断裂的概率,还能将颗粒压实,提高颗粒密度。

进一步,所述环形壳的外壁和动力辊的表面均设有凸纹。通过凸纹增加环形壳的外壁和动力辊的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大两者间的摩擦力,避免环形壳和动力辊转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口径是出风口口径的1.2~1.5倍,且在环形壳的内壁上覆盖有筛网。若出料口口径小于出风口口径的1.2倍,从出料口处的颗粒承受来使压料凸轮的压力,使得颗粒自身带有一定的动能,而颗粒由于该动能从出料口出来的瞬间,颗粒有可能发生蹦跳,有可能造成颗粒就卡在出风口处,造成出风口堵塞;而若出料口口径大于出风口口径的1.2倍,造成出风口口径过小而影响进风量,导致环形模的热量无法及时带走,增大了环形模损坏的概率;而出料口口径是出风口口径的1.2~1.5倍间,既能有效的避免颗粒就卡在出风口处,又能保证出风口的进风量;通过筛网,避免外界的杂质飞入环形壳内,也避免出风口被颗粒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气箱1、高压气罐101、总气管102、鼓风管103、环形壳2、通风孔201、环形模3、壳体4、矩形板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4所示:生物颗粒燃料挤压机的制粒室,包括环形模3和与环形模3同轴线的环形壳2,且环形壳2套接在环形模3的外部,在环形壳2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5,矩形板5的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环形壳2内积料的排料口,矩形板5上的同侧拐角处均设有安装位,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在第一安装位的底面设有线槽,在第二安装位的底面上设有气孔;而在矩形板5的中心处开设有轴孔,轴孔的边缘隆起,其轴孔内转动套接有主轴,主轴上键连接有压料凸轮,且压料凸轮位于环形模3内。环形模3上设有若干锥形筛孔,且筛孔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口径是出料口口径的1.5~2倍,本实施例中选用1.5倍;环形壳2的外壁和动力辊的表面均设有凸纹,且在环形壳2的内壁上覆盖有筛网。

制粒室还包括动力装置和鼓风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位,鼓风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位,动力装置包括不锈钢壳体4,在壳体4内部安装有变频电机,在壳体4正对环形壳2的一面上安装有一对用于带动环形壳2转动的动力辊,在动力辊和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间套接有V型皮带,其变频电机上连接的电缆放置在线槽内,且在线槽内密封有绝缘胶;环形壳2上设有若干弧形通风孔201,通风孔201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至出风口的口径逐一缩小,且进风口口径是出风口口径的2~3倍,本实施例采用2.5倍,而出料口口径是出风口口径的1.2~1.5倍,本实施例中选用1.3倍;鼓风装置包括不锈钢气箱1,气箱1上靠近环形壳2的外壁从上而下设有四个风孔,而在气箱1内部安装有一个高压气罐101,高压气罐101的出口套接有总气管102,总气管102上连接有与风孔相匹配的锥形鼓风管103,同时在高压气罐101的罐身上连接有一段供气软管,且供气软管通过气孔伸出到外部,通风孔201的进风口外沿连接有弧形挡板。

采用本方法,在环形壳2上开设通风孔201,改变了传统制粒室的密封,而制粒室外部的空气进过通风孔201快速的进入到制粒室内,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环形模3与颗粒挤压所产生的摩擦热传递给空气,而空气由于被加热,造成空气的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后的空气的密度变小,导致温度较高的空气上升,并造成制粒室内的气压低于正常气压,进而使制粒室外部的空气再次注入并带走摩擦热,随后制粒室内的气压再次低于正常气压,并依次类推,降低了环形模3的温度;同时,环形壳2在动力辊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加快了外部空气注入制粒室内部的速度,加之通风孔201采用弧形设计,且进风口至出风口的口径逐一缩小,进风口口径是出风口口径的2~3倍,不仅能对通风孔201内的空气进行了压缩,增加了空气自身的动能,还能保证通风孔201内的空气受到的阻力小,进而保证了空气能定向喷射在环形模3,提高空气与环形模3的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在环形模3内部的压料凸轮改变了传统的压料方式,将传统的连续压料改为了间接压料,给环形模3提供了一段冷却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