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18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属于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中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叫做发生装置,包括有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发生装置、液体发生装置。物理中有压力发生装置、射线发生装置等装置。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80000537.0的一种化学反应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反应装置,能够减少在反应器内部微波集中在一部分位置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微波更均匀地照射到内容物。化学反应装置(1)具备:平流式反应器(13),液态内容物以在上方具有未填充空间的状态沿水平方向流动;微波发生器(14),用于产生微波;以及波导管(15),将微波发生器(14)产生的微波传送到反应器(13)的未填充空间。而且,反应器(13)的上方侧相对于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具有弯曲形状。但是这种化学反应装置并没有智能化的控制,对一些精细精准的实验不能达到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其结构包括脚轮、钢管、载重托盘、玻璃釜、釜盖、流量传感器、恒压滴定漏斗、变频器、搅拌电机、冷凝管、固定模块、手式固定夹、真空度表、温度传感器、连接螺栓、pH传感器、固液下放料和计算机,所述脚轮与钢管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与载重托盘、固定模块连接,所述载重托盘与玻璃釜连接,所述釜盖通过连接螺栓与玻璃釜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设于恒压滴定漏斗内,所述流量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恒压滴定漏斗与 釜盖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玻璃釜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通过手式固定夹与钢管连接,所述冷凝管与釜盖连接,所述真空度表通过固定模块与玻璃釜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冷凝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pH传感器设于玻璃釜内,所述pH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固液下放料设于玻璃釜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感应头和传输线。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设于感应头内。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头与传输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通过采用传感器和计算机,使得化学反应更具有智能化,利用参数表和实时曲线观察反应过程,可以精准的控制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压滴定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脚轮-1、钢管-2、载重托盘-3、玻璃釜-4、釜盖-5、流量传感器-6、恒压滴定漏斗-7、变频器-8、搅拌电机-9、冷凝管-10、固定模块-11、手式固定夹-12、真空度表-13、温度传感器-14、连接螺栓-15、pH传感器-16、固液下放料-17、计算机-18、传感器-140、感应头-141和传输线-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学反应工作装置,其结构包 括脚轮1、钢管2、载重托盘3、玻璃釜4、釜盖5、流量传感器6、恒压滴定漏斗7、变频器8、搅拌电机9、冷凝管10、固定模块11、手式固定夹12、真空度表13、温度传感器14、连接螺栓15、pH传感器16、固液下放料17和计算机18,所述脚轮1与钢管2固定连接,所述钢管2与载重托盘3、固定模块11连接,所述载重托盘3与玻璃釜4连接,所述釜盖5通过连接螺栓15与玻璃釜4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6设于恒压滴定漏斗7内,所述流量传感器6与计算机18连接,所述恒压滴定漏斗7与釜盖5连接,所述变频器8与搅拌电机9连接,所述搅拌电机9与玻璃釜4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10通过手式固定夹12与钢管2连接,所述冷凝管10与釜盖5连接,所述真空度表13通过固定模块11与玻璃釜4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4设于冷凝管1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计算机18连接,所述pH传感器16设于玻璃釜4内,所述pH传感器16与计算机18连接,所述固液下放料17设于玻璃釜4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14包括传感器140、感应头141和传输线142,所述传感器140设于感应头141内,所述感应头141与传输线142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恒压滴定漏斗7可添加酸性(碱性)反应液滴定碱性(酸性),通过pH传感器16检测pH值,再传输到计算机18上,通过冷凝管10可以收集冷却反应液的温度,通温度传感器14可以检测出反应液的温度,再传输到计算机18上,再利用参数表和实时曲线观察反应过程,可以精准的控制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参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 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