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式高精度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68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层级式高精度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级式高精度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器结构单一,无法实现越层过滤,灵活性差,不具有正冲洗与反冲洗功能,特别是颗粒类过滤介质,而且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层级式高精度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层级式高精度过滤器,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过滤装置层以及铺设在过滤装置层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

在罐体内从高到低依次至少设置有两层或三层以上过滤装置层,上层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目数小于下层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目数;同层的进水管路通过同层的过滤装置层与同层的出水管路连通;上层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与下层的过滤装置层的进水管路和/或下层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层的过滤装置层越层与其下方的过滤装置层的进水管路或与其下方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层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层以及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层,第一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目数,

第一过滤装置层包括与上一道工序出水管路连接的总进液口、一端与总进液口连通的第一进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的出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上方;

在第二过滤装置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装置层,第二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目数小于第三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目数;在罐体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二中间管路、第三中间管路、第四中间管路以及总出水管路;

第一过滤装置层的第一出水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过滤装置层的第二进水管路连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中间管路后与第二过滤装置层的第二出水管路连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中间管路和第三中间管路后与第三过滤装置层的第三进水管路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中间管路和第四中间管路后与总出水管路连通。

在过滤装置层内设置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布水管路;在布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向颗粒过滤介质层布液的布液孔。

在颗粒过滤介质层内设置有集水管路以及至少一个过滤网筒,过滤网筒的出口分别与集水管路的连接,集水管路的出口与同层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在过滤网筒上设置有透水孔,过滤网筒的透水孔目数大于颗粒过滤介质层的目数;液体依次经过颗粒过滤介质层、透水孔以及过滤网筒的内孔后与集水管路连通。

在所述过滤装置层中设置有进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上方的正冲洗管路和/或在所述过滤装置层中设置有进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内的反冲洗管路。

所述正冲洗管路和/或反冲洗管路为液路、气液混合管路或气路。

在罐体上设置有向相应颗粒过滤介质层进行添加或更换新的颗粒过滤介质的加料口和/或在罐体上设置有向相应颗粒过滤介质层进行清除旧的清除颗粒过滤介质的出料口。

所述过滤装置层包括从高到低目数逐渐增大的第一过滤装置层、第二过滤装置层以及第三过滤装置层;

在罐体上还设置有布水管路、集水管路、总进液口、第一反冲洗出口、布液孔、第一正冲洗进口、第一进水管路、颗粒过滤介质层、过滤网筒、第一出水管路、第一正冲洗出口、第一反冲洗进口、第一连接管、第二进水管路、第二正冲洗进口、第二反冲洗出口、第二中间管路、第二出水管路、第二反冲洗进口、第二正冲洗出口、第三中间管路、第四中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第三正冲洗进口、第三反冲洗出口、第三出水管路、第三正冲洗出口、第三反冲洗进口以及总出水管路;

总进液口、第一反冲洗出口以及第一正冲洗进口并联后通过第一进水管路与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内上方的布水管路连通,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集水管路通过第一出水管路分别与第一正冲洗出口、第一反冲洗进口以及第一连接管进口连通;

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第二正冲洗进口以及第二反冲洗出口并联后通过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层的内上方的布水管路连通,设置在第二过滤装置层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集水管路通过第二出水管路分别与第二反冲洗进口、第二正冲洗出口,第三中间管路的进口以及第四中间管路的进口连通;

第三中间管路的出口、第三正冲洗进口以及第三反冲洗出口并联后通过第三进水管路与第三过滤装置层的内上方的布水管路连通,设置在第三过滤装置层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的集水管路通过第三出水管路分别与第三正冲洗出口、第三反冲洗进口以及第四中间管路的出口连通以及总出水管路。

在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二出水管路之间连通有第二中间管路;在第二中间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每层的过滤装置层均设置有出水管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料口、出料口实现对颗粒过滤介质层的更好,更彻底方便快捷的清理。

总进液口-第一进水管路-第一过滤装置层-第一出水管路,实现初次过滤,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第二中间管路、第一正冲洗出口、第三进水管路实现越层过滤,通过第四中间管路、总出水管路可以直接排出,同理,第二过滤装置层可以是实现直接排出。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强。

反冲洗时,逆向与过滤方向相反,通水和/或气的冲击力将颗粒过滤介质层冲起来,类似淘米原理,从而使得质量轻的悬浮物漂起来从反冲洗出口排出,正冲洗时,使得目数大于过滤网筒的杂物排出,实现双过滤,更彻底过滤, 通过阀门调节各个管路通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其中:1、罐体;2、第一过滤装置层;3、第二过滤装置层;4、第三过滤装置层;5、布水管路;6、集水管路;7、总进液口;8、第一反冲洗出口;9、布液孔;10、第一正冲洗进口;11、第一进水管路;12、加料口;13、出料口;14、颗粒过滤介质层;15、过滤网筒;16、第一出水管路;17、第一正冲洗出口;18、第一反冲洗进口;19、第一连接管;20、第二进水管路;21、第二正冲洗进口;22、第二反冲洗出口;23、第二中间管路;24、第二出水管路;25、第二反冲洗进口;26、第二正冲洗出口;27、第三中间管路;28、第四中间管路;29、第三进水管路;30、第三正冲洗进口;31、第三反冲洗出口;32、第三出水管路;33、第三正冲洗出口;34、第三反冲洗进口;35、总出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过滤装置层以及铺设在过滤装置层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

在罐体1内从高到低依次至少设置有两层或三层以上过滤装置层,上层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目数小于下层过滤装置层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目数;同层的进水管路通过同层的过滤装置层与同层的出水管路连通;上层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与下层的过滤装置层的进水管路和/或下层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

上层的过滤装置层越层与其下方的过滤装置层的进水管路或与其下方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

过滤装置层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层2以及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2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层3,第一过滤装置层2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目数,

第一过滤装置层2包括与上一道工序出水管路连接的总进液口7、一端与总进液口7连通的第一进水管路11、第一进水管路11的出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14上方;

在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装置层4,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目数小于第三过滤装置层4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目数;在罐体1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9、第二中间管路23、第三中间管路27、第四中间管路28以及总出水管路35;

第一过滤装置层2的第一出水管路16通过第一连接管19与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第二进水管路20连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19和第二中间管路23后与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第二出水管路24连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19、第二中间管路23和第三中间管路27后与第三过滤装置层4的第三进水管路29连通和/或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19、第二中间管路23和第四中间管路28后与总出水管路35连通。

在过滤装置层内设置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布水管路5;在布水管路5上设置有用于向颗粒过滤介质层14布液的布液孔9。

在颗粒过滤介质层14内设置有集水管路6以及至少一个过滤网筒15,过滤网筒15的下端出口分别与集水管路6的进口连接,集水管路6的出口与同层的过滤装置层的出水管路连通;在过滤网筒15的侧壁上或顶壁上设置有透水孔,过滤网筒15的透水孔目数大于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目数;液体依次经过颗粒过滤介质层14、透水孔以及过滤网筒15的内孔后与集水管路6连通。

在过滤装置层中设置有进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14上方的正冲洗管路和/或在过滤装置层中设置有进口位于颗粒过滤介质层14内的反冲洗管路。

正冲洗管路和/或反冲洗管路为气液混合、液路或气路。

在罐体1上设置有向相应颗粒过滤介质层14进行添加或更换新的颗粒过滤介质的加料口12和/或在罐体1上设置有向相应颗粒过滤介质层14进行清除旧的清除颗粒过滤介质的出料口13。

过滤装置层包括从高到低目数逐渐增大的第一过滤装置层2、第二过滤装置层3以及第三过滤装置层4;

在罐体1上还设置有布水管路5、集水管路6、总进液口7、第一反冲洗出口8、布液孔9、第一正冲洗进口10、第一进水管路11、颗粒过滤介质层14、过滤网筒15、第一出水管路16、第一正冲洗出口17、第一反冲洗进口18、第一连接管19、第二进水管路20、第二正冲洗进口21、第二反冲洗出口22、第二中间管路23、第二出水管路24、第二反冲洗进口25、第二正冲洗出口26、第三中间管路27、第四中间管路28、第三进水管路29、第三正冲洗进口30、第三反冲洗出口31、第三出水管路32、第三正冲洗出口33、第三反冲洗进口34以及总出水管路35;

总进液口7、第一反冲洗出口8以及第一正冲洗进口10并联后通过第一进水管路11与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2内上方的布水管路5连通,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层2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集水管路6通过第一出水管路16分别与第一正冲洗出口17、第一反冲洗进口18以及第一连接管19进口连通;

第一连接管19的出口、第二正冲洗进口21以及第二反冲洗出口22并联后通过第二进水管路20与第二过滤装置层3的内上方的布水管路5连通,设置在第二过滤装置层3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集水管路6通过第二出水管路24分别与第二反冲洗进口25、第二正冲洗出口26,第三中间管路27的进口以及第四中间管路28的进口连通;

第三中间管路27的出口、第三正冲洗进口30以及第三反冲洗出口31并联后通过第三进水管路29与第三过滤装置层4的内上方的布水管路5连通,设置在第三过滤装置层4内的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集水管路6通过第三出水管路32分别与第三正冲洗出口33、第三反冲洗进口34以及第四中间管路28的出口连通以及总出水管路35。

在第二进水管路20与第二出水管路24之间连通有第二中间管路23;在第二中间管路23上设置有阀门;每层的过滤装置层均设置有出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料口12、出料口13实现对颗粒过滤介质层14的更好,更彻底方便快捷的清理。

总进液口7-第一进水管路11-第一过滤装置层2-第一出水管路16,实现初次过滤,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第二中间管路23、第一正冲洗出口17、第三进水管路29实现越层过滤,通过第四中间管路28、总出水管路35可以直接排出,同理,第二过滤装置层3可以是实现直接排出。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强。

反冲洗时,逆向与过滤方向相反,通水和/或气的冲击力将颗粒过滤介质层14冲起来,类似淘米原理,从而使得质量轻的悬浮物漂起来从反冲洗出口排出,正冲洗时,使得目数大于过滤网筒15的杂物排出,实现双过滤,更彻底过滤, 通过阀门调节各个管路通断。

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为三层或两层,可以为一层或多层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