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黄芪醇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368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黄芪醇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对生命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如何延缓衰老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人类在衰老的过程中细胞内的端粒是逐渐变短的,当端粒消耗殆尽,细胞将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然而细胞内有一种端粒酶可以把DNA复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于是如何使这种端粒酶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2001年,生物科技巨头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从中草药黄芪中分离出一种名为TA-65的分子,能够增强端粒酶的活性。随后杰龙生物医药公司将其产品授权给了纽约的制药商TA Sciences公司,后者将从黄芪中提取的TA-65分子提纯浓缩,开发成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其能够延长缩短的端粒。在TA Sciences和其他公司发起的研究中均证实TA-65可以延长小鼠和人类的端粒长度。TA-65的主要成分是环黄芪醇,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目前,国内对于TA-65的合成已经较为成熟,但普遍的问题是合成的量少,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检测,在国外TA-65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基本是以片剂形式,对于TA-65的缓释体系是空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黄芪醇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载药纳米纤维组成的纳米纤维控释系统,能有效的控制药物的释放,所用的载体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会随着人体的自身的新陈代谢而排除体外,以达到控缓释的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环黄芪醇电纺纤维膜,通过将环黄芪醇负载在纳米纤维膜形成。

一种环黄芪醇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纺丝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TA-65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离心除去混合溶液中的气泡;

步骤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对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处理,即得所述的负载TA-65的纳米纤维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纺丝材料选自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乙醇酸(PGA)、聚氨酯(PU)以及天然高分子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淀粉和壳聚糖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六氟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纺丝材料占混合溶液质量的4%~30%。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TA-65占纺丝材料质量的0.1%~1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丝处理工艺参数为:喷丝针头内径为0.22mm,电压为10~15KV,接收距离为6~16cm,推进速度为0.8~1.5mL/h。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纳米纤维膜的直径为80nm-1200n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所制得的载TA-65纳米纤维膜组成的纳米控释系统,有效地控制TA-65的释放,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可自身降解,不对人体产生危害,使TA-65的作用效果更佳。

(2)本发明的静电纺丝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0.5g(质量百分数为10%)溶于二氯甲烷中, 再加入2.5mg的TA-65(占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0.5%),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离心除去溶液中的气泡。

(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电纺,电纺参数为:喷丝针头内径为0.22mm,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为8cm,推进速度为0.8mL/h,制得TA-65电纺纳米纤维膜。

实施例2

(1)称聚乳酸0.75g(质量百分数为15%)溶于氯仿中,再加入37.5mg的TA-65(占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5%),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离心除去溶液中的气泡。

(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电纺,电纺参数为:喷丝针头内径为0.22mm,电压为12KV,接收距离为10cm,推进速度为1mL/h,制得TA-65电纺纳米纤维膜。

实施例3

(1)称聚己内酯1.0g(质量百分数为20%)溶于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再加入0.3g的TA-65(占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30%),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离心除去溶液中的气泡。

(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电纺,电纺参数为:喷丝针头内径为0.22mm,电压为15KV,接收距离为12cm,推进速度为1.5mL/h,制得TA-65电纺纳米纤维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