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246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属于空气过滤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设法加大过滤风量一直是过滤器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在迎风面一定的前提下增加过滤面积的措施则是采用曲折结构的过滤面。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720089129.X和200720051762.X的中国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大风量组合式滤筒除尘器和大风量组合式空调机组,其中实现大风量依然依靠通过折叠形成曲折结构的过滤面。

然而,现有曲折结构的过滤面常常满足不了过滤需求不断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大幅增加了过滤风量,提高了过滤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包括箱体,箱体的进风端上设有隔风板,隔风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层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隔风板的长度L1小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L2,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滤风板,相邻的两个滤风板之间设有一个导风槽,导风槽为棱台形结构,所述滤风板的两个侧壁上对称的设有若干折流板,折流板倾斜的固定在滤风板上,折流板与滤风板之间的夹角a为50°,箱体出风端的内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二导风板。

上述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导风板底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为120°。

上述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c为130°。

上述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其中,所述导风槽为正四棱台形结构,导风槽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d为1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设置隔风板,将进入箱体的风分隔成两个部分进行过滤,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配合起到引导作用,风自进风端经过滤板过滤后自出风端离开,过滤板上设有折流板,与导风槽配合后再次对风的流向进行引导,本实用新型大幅增加了过滤风量,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

箱体1、隔风板2、第一导风板3、滤风板4、导风槽5、折流板6、第二导风板7。

如图所示一种大风量箱式过滤器,包括箱体1,箱体的进风端上设有隔风板2,隔风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层第一导风板3,第一导风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隔风板的长度L1小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L2,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滤风板4,相邻的两个滤风板之间设有一个导风槽5,导风槽为棱台形结构,所述滤风板的两个侧壁上对称的设有若干折流板6,折流板倾斜的固定在滤风板上,折流板与滤风板之间的夹角a为50°,箱体出风端的内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二导风板7,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导风板底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为120°,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c为130°,所述导风槽为正四棱台形结构,导风槽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d为140°。

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设置隔风板,将进入箱体的风分隔成两个部分进行过滤,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配合起到引导作用,风自进风端经过滤板过滤后自出风端离开,过滤板上设有折流板,与导风槽配合后再次对风的流向进行引导,本实用新型大幅增加了过滤风量,提高了过滤效果。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