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564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度测量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化纤及其他高分子领域,对聚合物的粘度值或粘均分子量等的测量,是检测产品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粘度测量过程中,样品温度的是否恒定,精度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家标准要求的温度精度是决定样品粘度值的重要参数,同时,粘度测量过程中,需同时测量多种样品,而被测样品需放置在恒温装置测量区的不同位置,所以,也要求恒温装置测量区内的不同温度点的温度均匀度非常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解决了目前国内粘度测量的恒温装置温度精度不高,均匀度差;同时也彻底解决了使用安全性的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包括浴槽箱体、保温软管、制冷器和隔离板,所述浴槽箱体由隔离板分割成两个仓体,分别为控温仓体和测量仓体,所述控温仓体包括有用于实现控温仓体和测量仓体之间的液体仓内循环功能的第一循环泵和用于实现控温仓体和制冷器之间的液体仓外循环功能的第二循环泵,所述浴槽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浴槽箱体内液体进行温度控制和液位报警的温控器。

进一步,所述控温仓体内还设置有金属柔性管和喷液管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测量仓体内设置有双层钢化玻璃视窗、上滑盖板和喷液管。

进一步,所述温控器包括有温控头、液位计和加热管。

进一步,所述温控器可拆卸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实现了浴槽箱体仓内液体循环功能及浴槽箱体内部控温仓体和制冷器之间的液体仓外循环功能。仓内液体循环功能指通过金属柔性管和喷液管把控温仓体中的液体输送至测量仓。喷液管固定件固定喷液管使喷液管上端开孔的喷射角度得到固定方位。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测量仓体中液体温度的控温精度及测量仓体内液体温度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的俯视图;

图中,1-制冷器,2-保温软管,3-加热管,4-液位计,5-温控头,6-温控器,7-浴槽箱体,8-双层钢化玻璃视窗,9-上滑盖板,10-测量仓体,11-喷液管,12-隔离板,13-喷液管固定件,14-控温仓体,15-第一循环泵,16-第二循环泵,17-金属柔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所示的一种适用高分子领域粘度测量的恒温浴槽,包括浴槽箱体7、保温软管2、制冷器1和隔离板12,所述浴槽箱体7由隔离板12分割成两个仓体,分别为控温仓体14和测量仓体10,所述控温仓体14包括有用于实现控温仓体14和测量仓体10之间的液体仓内循环功能的第一循环泵15和用于实现控温仓体14和制冷器1之间的液体仓外循环功能的第二循环泵16,所述浴槽箱体7上设置有用于对浴槽箱体7内液体进行温度控制和液位报警的温控器6。

进一步,所述控温仓体14内还设置有金属柔性管17和喷液管固定件13。

进一步,所述测量仓体10内设置有双层钢化玻璃视窗8、上滑盖板9和喷液管11。

进一步,所述温控器6包括有温控头5、液位计4和加热管3。

进一步,所述温控器6可拆卸设置。

浴槽箱体7由隔板分割成控温和测量两个仓体,致使恒温浴槽将加热和制冷混匀好后的所需温度液体通过第一循环泵15和金属柔性管17及喷液管11送到测量仓体10内,保证了测量仓体10内的温度精度及温度均匀度;温控器6实现了一个独立部件,非常方便恒温浴槽的维护及生产;而且温控器6上具有液位计4及报警功能,保证了恒温浴槽的控温仓体14内液体因蒸发而导致干烧;保证了恒温浴槽的使用安全;恒温浴槽采用安全低压直流循环泵来保证液体的循环;保证了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恒温浴槽采用上滑盖板9方式;可以方便装入或提取所测物件外,也可以减少浴槽内液体和外界的接触,减少了因外界温度的变化对浴槽温度的影响;浴槽箱体7由隔板分割成控温和测量两个仓体及液体循环方式的设计,可以使得测量仓体10内的液位在长时间内不受液体蒸发而导致液位的降低,保证了测量仓体10内在长时间内整体温度精度、均匀度、体积的恒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