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690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轮毂喷漆设备,属于轮毂喷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的传统喷涂方式是先将轮毂由挂链转至地链,轮毂随着地链经过喷涂操作间后进入烘箱烘烤,该喷涂方式会造成油漆长时间侵入地链,导致卡链和烘箱粉尘加重。目前的喷涂方式采用喷涂地链和烘箱地链相互独立,喷涂地链上喷好的轮毂转至烘箱地链再进入烘箱,避免了上述两个问题。但无论是人工或者机械手转运,转运操作都会直接接触湿膜状态的轮毂漆面,势必会造成轮毂漆面损伤;在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亟需一种新的转移方法和设备系统,以获得湿膜状态轮毂的无痕转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设备,包括喷涂地链、搬运机器人、托架、烘箱地链、烘箱、喷漆间、光电探头A、光电探头B、托盘、支架。喷涂地链、烘箱地链相互独立,在毛坯转移区域二者保证适当的距离,且位于搬运机器人工作范围内;喷涂地链的轮毂托架、烘箱地链的轮毂托架由托盘套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下端安装在地链上,支架上端与托盘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确保轮毂喷漆时托盘与支架同步转动。所述托盘设有用于夹持的位置。在湿膜状态轮毂转移区域内,喷涂地链、烘箱地链均设置机器人动作触发装置,机器人动作触发装置分别位于喷涂地链和烘箱地链的支架扫掠范围内。

一种轮毂喷漆无痕转移方法,工艺流程:为轮毂毛坯由预处理挂链转喷涂地链托盘→轮毂毛坯进入喷漆间喷漆→湿膜轮毂进入转移区域→烘箱地链托盘转至喷涂地链空支架→湿膜轮毂由机器人夹持喷涂地链托盘转至烘箱地链空支架→湿膜轮毂进入烘箱烘烤→轮毂喷涂成品降温→轮毂喷涂成品下线。

进一步,所述搬运机器人配备专用夹爪,该夹爪开合范围与托盘夹持位置尺寸匹配,夹爪整体尺寸小于轮毂内腔尺寸。

进一步,所述动作触发装置为光电探头。

进一步,所述毛坯转移区域设置封闭罩,在封闭罩侧面设置透视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该转移方法和设备用于喷涂地链和烘箱地链之间湿膜状态轮毂的转移,转移过程中机器人夹爪通过夹持托盘完成湿膜轮毂的转运,避免了直接接触造成漆面的损伤,提高了轮毂成品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2为局部A放大图。

图3为所述托架剖视图。

图中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1.喷涂地链、2.毛坯转线区域、3.搬运机器人、4. 毛坯转移区域、5.托架、501.托架Ⅰ、502.托架Ⅱ、503.托架Ⅲ、6.烘箱地链、7.成品下线区域、8.烘箱、9.喷漆间、10.光电探头A、11.光电探头B、12.托盘、13.夹持位置、1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轮毂喷漆无痕转移设备,包括喷涂地链1、搬运机器人3、托架5、烘箱地链6、烘箱8、喷漆间9、光电探头A10、光电探头B11、托盘12、支架14。如图1、图2、图3所示,喷涂地链1和烘箱地链6相互独立,在毛坯转移区域4,二者保证设定的距离,且位于搬运机器人3工作范围内。喷涂地链1的托架Ⅰ501、烘箱地链6的托架Ⅱ502由托盘12套设置在支架14上,支架14下端安装在地链上,支架14上端与托盘12设置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托盘12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位置13;在毛坯转移区域4内,喷涂地链1设置光电探头B11,烘箱地链4设置光电探头A10,其分别位于喷涂地链1和烘箱地链4的支架扫掠范围内。

所述搬运机器人3配备专用夹爪,该夹爪开合范围与托盘夹持位置13尺寸匹配,夹爪整体尺寸小于轮毂内腔尺寸。

所述毛坯转移区域4设置封闭罩,在封闭罩侧面设置透视窗。

如图2所示,喷漆无痕转移方法是,轮毂毛坯由预处理挂链转喷涂地链1托盘→轮毂毛坯进入喷漆间9喷漆→湿膜轮毂进入转移区域4→烘箱地链托架501的托盘转至喷涂地链托架502空支架→湿膜轮毂由机器人夹持喷涂地链托架503托盘转至烘箱地链托架501空支架→湿膜轮毂进入烘箱8烘烤→轮毂喷涂成品降温→轮毂喷涂成品下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