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024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空气污染愈加严重,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污染预警情况越来越频繁,其中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更多的家庭选择通过在家里或办公场所装配有空气净化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现有采用滤纸框包裹滤纸的形式的装置,都有一部分面积被纸框占用,并且该部分滤纸不能起到过滤的作用,采用这种方式通常会损失10%的滤纸面积,减少有效使用面积小;并且滤纸框包裹滤纸的结构整体作为空气净化器的滤芯,增加了滤芯的制造成本,当需要更换滤芯时,增加了消费者的更换成本;

现有的空气过滤器产品,普遍采用刚性主体结构,刚性结构除支撑风机外,大部分用于固定滤纸,形成空气腔,整机体积不变,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改变体积的大小;当不需要使用时,虽然滤芯的滤纸也是褶皱的状态,但是滤纸是通过框架和热熔胶粘结固定住的,而且滤纸褶皱层之间也通过热熔胶固定,无法进行折叠,仍然占用很大的室内空间,收藏和携带不方便;

现有产品,都采用风机加滤纸框过滤器的结构,如果增大滤纸面积,就会增加整机体积,增加模具、原料和制造成本;通风机和滤纸构成的空间小,不利于噪音的控制;通风机和滤纸边框构成的空间,是硬性的,不利于噪音的控制;整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现在吊装的空气净化系统,多通过输送风道送风,在出风口加装空气过滤芯,而且风道采用金属管道,安装过程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空间进行定制,设备成本和施工成本都很高,不方便拆卸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于解决空气过滤芯有效使用面积低,气体过滤装置占用空间大,无法根据使用空间大小进行调整;风道与过滤芯分离设计导致生产和安装成本高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芯11、控制箱12,空气过滤芯11的进气口11b与控制箱12的风机出气口12a相匹配连接,空气过滤芯11是由柔性侧壁11f组成的腔体11a,控制箱12中设置有风机12b。

柔性侧壁11f由柔性透气滤纸组成。

柔性侧壁11f由柔性透气滤纸和柔性不易透气材料组成。

控制箱12内预留有收纳仓12c,空气过滤芯11能够折叠放入控制箱12的收纳仓12c中。

空气过滤芯11的柔性侧壁11f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装扣11c,吊装扣11c是柔性或磁性吊装扣;空气过滤芯1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能够根据空间限制调整空气过滤芯11的形状;柔性侧壁11f是平滑的侧壁或连续的“z”形褶皱连接组成。

空气过滤芯11中还包括风压补偿装置13,风压补偿装置13中包括补偿风道131和补偿阀门132,补偿阀门132包括第一接口132a、第二接口132b、第三接口132c、管道132d、固定挡板133和旋转挡板134;

固定挡板133与管道132d的内壁连接,第一接口132a设置在管道132d的一端,第三接口132c设置在管道132d的另一端,第二接口132b与固定挡板133固定连接,并且与第一接口132a嵌套设置;

空气过滤芯11的进气口11b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一接口132a相连接,补偿风道131的补偿进气口131a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二接口132b相连接,风机出气口12a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三接口132c相连接。

固定挡板133与旋转挡板134通过转轴相连接;控制箱12通过调整旋转挡板134的位置控制风量比例;

固定挡板133上设置有固定外通风孔133a和固定内通风孔133b,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进气口11b相对设置,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补偿进气口131a相对设置;

旋转挡板134上设置有旋转外通风孔134a和旋转内通风孔134b。

固定挡板133的内外通风孔与旋转挡板134的内外通风孔相互交错设置;当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旋转外通风孔134a相对应通风时,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旋转内通风孔134b相互交错设置不通风;当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旋转外通风孔134a相互交错设置不通风时,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旋转内通风孔134b相互对应设置通风;调整旋转挡板134相对于固定挡板133的位置能够连续调整风量大小。

空气过滤芯11的外侧壁和/或内部还设置有管状气囊11d,并且管状气囊11d的侧壁不透气,管状气囊11d的进气口11d1与辅助出气口12d相匹配连接;当不使用风压补偿风道131时,关闭辅助出气口12d同时管状气囊11d的进气口11d1与第二接口132b连通。

补偿风道131侧壁采用柔性不易透气材质,在补偿风道13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131b,通风孔131b的孔径由补偿进气口131a到风压补偿装置13的顶端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柔性滤纸做成的空气过滤芯,可以将柔性空气过滤芯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长度、不同形状的过滤装置,还可以根据空间限制对空气过滤芯的形状进行调整,既可以做成小的空气净化装置,还能够扩大体积和功率进行吊装或壁挂作为大型空气净化设备;当不需要使用时还可以将空气过滤芯折叠后放入到控制盒当中,方便收藏和转移;柔性空气过滤芯同时起到风道和过滤纸的作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风道,简化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方便整体吊装,也进一步降低吊装或壁挂的施工成本,简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

图3是本发明磁性基座,

图4是本发明固定挡板,

图5是本发明旋转挡板,

图6是本发明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空气过滤芯和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特殊形状滤芯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气净化装置, 11-空气过滤芯,

12-控制箱, 11a-腔体,

11b-进气口, 11c-吊装扣,

11d-管状气囊, 11f-柔性侧壁,

11d1-管状气囊进气口, 12a-出气口,

12b-风机, 12c-收纳仓,

12d-辅助出气口, 13-风压补偿装置,

131-补偿风道, 131a-补偿进气口,

131b-通风孔, 132-补偿阀门,

132a-第一接口, 132b-第二接口,

132c-第三接口, 132d-管道,

133-固定挡板, 133a-固定外通风孔,

133b-固定内通风孔, 134-旋转挡板,

134a-旋转外通风孔, 134b-旋转内通风孔,

11f1-柔性不易透气风道, 14-磁性基座,

141-铁磁性薄片, 142-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空气过滤芯11、控制箱12,空气过滤芯11的进气口11b与控制箱12的风机出气口12a相匹配连接,为了方便空气过滤芯11的拆装,可以通过磁性机构连接,在空气过滤芯11的底部设置铁磁性薄片,与控制箱12的永久性磁铁结构可以匹配吸合,能够很简单的实现空气过滤芯11与控制箱12的拆装,方便滤纸的更换;空气过滤芯11是由柔性侧壁11f组成的腔体11a,柔性侧壁11f可以是由柔性透气滤纸组成,这样腔体11a既可以作为滤纸使用同时还起到风道送风的作用,将功能合二为一,简化空气净化装置1的结构,减少了其他框架和支撑结构,降低了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简化滤芯更换方法;柔性侧壁11f柔软容易形变,如果将空气净化装置1放到移动装置上,即使与人发生碰撞时,空气过滤芯11也不会造成人员伤害。柔性侧壁11f是平滑的侧壁或连续的“z”形褶皱连接组成,方便收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基于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空气过滤芯11末端的风压大小稳定,确保过滤效果,柔性侧壁11f还可以由柔性透气滤纸和柔性不易透气风道11f1,相互间隔设置,使得风压可以持续传递到空气过滤芯11的末端,有效的延长了送风距离,扩大有效的净化范围。

在控制箱12中还设置有风机12b,作为空气净化装置1的风源,并且控制箱12内预留有收纳仓12c,如图6所示,该收纳仓12c设置在风机的上方,当不需要使用空气净化装置1时,空气过滤芯11能够折叠放入控制箱12的收纳仓12c中,减小空气净化装置1占用空间,方便移动和收藏。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制作不同大小的空气净化装置1,当需要放置在桌子上使用时,可以将空气净化装置1的空气过滤芯11和控制箱12设置的小一些,方便移动和摆放,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如果需要对室内较大的空间进行净化时,则可以将空气过滤芯11的长度和直径都进行放大,风机也相应的选用大功率风机,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芯11的柔性侧壁11f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装扣11c,如图1和图2所示,当空气过滤芯11的长度特别长时,或者需要将空气净化装置1吊装房顶或者墙壁的高处时,可以通过吊装扣11c完成吊装,操作简单,吊装成本低;吊装扣11c可以是柔性吊装扣还可以是磁性吊装扣,其中磁性吊装扣11c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磁性基座14和铁磁性薄片141,磁性基座14通过钉孔142直接安装在墙上,铁磁性薄片141设置在空气过滤芯11的侧壁上,当需要将滤芯固定到墙体上时,将空气过滤芯11上的铁磁性薄片141与磁性基座14对应吸合即可,拆卸更换更加简单方便;空气过滤芯1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能够根据空间限制调整空气过滤芯11的形状,进一步的,空气过滤芯11还可以设计成人形、花朵形或者卡通形象等,如图8所示,还进一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空气过滤芯11的外侧壁和/或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状气囊11d,并且管状气囊11d的侧壁不透气,管状气囊11d的进气口11d1与辅助出气口12d相匹配连接,在风机给空气过滤芯11送风的同时,也向管状气囊11d中送风,由于管状气囊11d是不透风的,所以风压达到一定压力时,管状气囊11d可以起到支撑柱的作用,对空气过滤芯11进行支撑,避免因风压不足导致空气过滤芯11无法展开,影响空气净化效率。关闭辅助出气口12d同时管状气囊11d的进气口11d1与第二接口132b连通。

为了保证输送的风压,进一步的,空气过滤芯11中还包括风压补偿装置13,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风压补偿装置13中包括补偿风道131和补偿阀门132,补偿风道131是用于向空气过滤芯11中送风,补偿阀门132是为了控制进入到空气过滤芯11和补偿风道131中的风量打下。如图4和图7所示,补偿阀门132包括第一接口132a、第二接口132b、第三接口132c、管道132d、固定挡板133和旋转挡板134;

第一接口132a设置在管道132d的一端,第三接口132c设置在管道132d的另一端,固定挡板133与管道132d的内壁连接,拦截在第一接口132a与第三接口132c之间,第二接口132b与固定挡板133固定连接,并且与第一接口132a嵌套设置;

空气过滤芯11的进气口11b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一接口132a相连接,补偿风道131的补偿进气口131a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二接口132b相连接,风机出气口12a与补偿阀门132的第三接口132c相连接,风机提供的风通过第三接口132c可以同时进入到第一接口132a和第二接口132b当中。

补偿阀门132的固定挡板133与旋转挡板134通过转轴相连接,可以通过调整旋转挡板134的位置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对风量的控制;

固定挡板133上设置有固定外通风孔133a和固定内通风孔133b,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进气口11b相对设置,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补偿进气口131a相对设置;即,固定外通风孔133a为空气过滤芯11提供风压,固定内通风孔133b为补偿风道131提供风压,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通风孔都是交错间隔设置的。

旋转挡板134上设置有旋转外通风孔134a和旋转内通风孔134b,分别交错间隔设置,与固定挡板133相配合使用,通过调整旋转挡板134的位置,改变内外通风孔的位置,实现对内外通风孔开度的调整。

固定挡板133的内外通风孔与旋转挡板134的内外通风孔相互交错设置;当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旋转外通风孔134a相对应通风时,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旋转内通风孔134b相互交错设置不通风;当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旋转外通风孔134a相互交错设置不通风时,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旋转内通风孔134b相互对应设置通风;之所以采用相互交错设置,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实现对风压的分流,当出风均匀时,可以将补偿阀门132中的内通风孔关闭,所有的风都通过外通风孔进入到空气过滤芯11中;当空气过滤芯11的顶部出风很小,需要进行顶部风压补偿时,可以将内通风孔打开,即使得固定内通风孔133b与旋转内通风孔134b相对,由于内外通风孔交错设置,此时固定外通风孔133a与旋转外通风孔134a相互错开,外通风孔不通风,所有的风量通过补偿风道131进入到空气过滤芯11中,保证了空气过滤芯顶部的风压充足,确保了空气过滤芯11的展开效果和过滤效果;一个阀门控制两个风道,简化操作步骤,方便使用。

为了保证风压补偿的效果,补偿风道131侧壁采用柔性不易透气材质,避免风在流通过程中造成风压损失,还采用柔性材料可以与空气过滤芯11一起进行折叠;在补偿风道13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131b,具体的数量和孔径的大小,可以根据空气过滤芯11的长度和直径进行设置;通风孔131b的孔径由补偿进气口131a到风压补偿装置13的顶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是由于距离风机越远风压相对越小,所以靠近风机的一端的通风孔131b要小一些,减小风压损失,远离风机的一端的通风孔131b要大一些,便于小风压的流出,通过这样不同孔径的分布,可以很好的调整风压补偿装置13的补偿效果,确保空气过滤芯11能够均匀通风过滤,提升过滤效果。

本申请中所说的柔性不易透气材质可以是环保PVC,环保牛津布等柔软、质量轻、容易折叠且不容易透气的材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