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式上布气下喷淋型入口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6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重力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重力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潜入式上布气下喷淋型入口分布器。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石油平台重力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主包括:半开管式入口、叶片式入口及旋风式入口几种入口形式。其中,半开管式入口的特点是对于油田产量波动,尤其是气量增加的工况处理能力储备不足;叶片式入口的特点是对于气量较大工况下较为适用,但对于气量小,油水量大的工况作用有限;旋风式入口的特点是对于产量波动过于敏感,要求产量在相对较小范围内波动,且旋风式入口会产生较大压降。而海洋平台分离器的工作特点,即:为产量波动范围大。因此,为了增加油水的分离,需要的聚结板组用量就要相应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潜入式上布气下喷淋型入口分布器,其在应用较少量聚结板组的条件下,不仅加速了油水的分离,节约了气相空间,解决了聚结板用量多的问题;而且,在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避免了非潜入式入口形式对分离器内液面的冲击,缩小了入口结构对气相空间的需求,保证了油水的稳定分离,提升了重力式分离器整理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潜入式上布气下喷淋型入口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油气水三相引液管、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引液管底部并与油气水三相引液管联通的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其中,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两边联通有数个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上设有数个布气孔及布液孔构成的潜入式管式结构。

所述油气水三相引液管垂直设置。

所述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均布在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两边。

所述布气孔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的顶部;布液孔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应用较少量聚结板组的条件下,不仅加速了油水的分离,节约了气相空间,解决了聚结板用量多的问题;而且,在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避免了非潜入式入口形式对分离器内液面的冲击,缩小了入口结构对气相空间的需求,保证了油水的稳定分离,提升了重力式分离器整理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油气水三相引液管;2.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3.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4.布气孔;5.布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油气水三相引液管1、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引液管1底部并与油气水三相引液管1联通的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3,其中,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3两边联通有数个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上设有数个布气孔4及布液孔5构成的潜入式管式结构。

上述油气水三相引液管1垂直设置。

上述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均布在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3两边。

上述布气孔4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的顶部;布液孔5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的底部。

使用时,将本发明浸没在油水液面之下,油气水三相混合物流首先经由油气水三相引液管1引入到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3,再由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3引入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进行均布。由于油气水三相密度差作用,气相通过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顶部的布气孔4排出,由于本发明浸没在油水液面之下,气体在排出过程中,会形成大小不一的若干气泡,油相会包裹气泡快速上浮,以达到快速分离分离器中的油水的作用。油相及水相通过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2底部的布液孔5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潜入式上布气下喷淋型入口分布器,包括:一油气水三相引液管、设置在油气水三相引液管底部并与的油气水三相引液管联通的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其中,油气水三相分布主管两边联通有数个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油气水三相分布支管上设有数个布气孔及布液孔构成的潜入式管式结构。本发明在应用较少量聚结板组的条件下,不仅加速了油水的分离,节约了气相空间,解决了聚结板用量多的问题;而且,在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避免了非潜入式入口形式对分离器内液面的冲击,缩小了入口结构对气相空间的需求,保证了油水的稳定分离,提升了重力式分离器整理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储乐平;于同川;刘国栋;吕春晓;范学君;陈再玉;张晓敏;马成;兰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