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湿淀粉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57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红薯湿淀粉搅拌桨。



背景技术:

很多农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例如红薯、马铃薯、蚕豆等,人们将这些农产品粉碎后可以从中提取出很多的淀粉。粉皮的主要原料就是淀粉,多用红薯淀粉进行制作;干淀粉和湿淀粉都可加工成粉皮,由于将湿淀粉烘干成干燥的淀粉费时费工,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或煤炭,所以人们就把提取出来的湿淀粉存放在淀粉池里,等到使用的时候再把淀粉从淀粉池中取出。当需要加工粉皮时,人们便用搅拌机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将池中的淀粉搅拌起来,然后用水泵将其抽出。

由于湿淀粉长时间的存放会沉淀,形成较硬的硬块,搅拌机搅拌湿淀粉时,是通过搅拌桨把水旋转起来,靠水流对湿淀粉进行冲刷,把淀粉溶解在水中。这样就会在原本平整的湿淀粉表面形成一个圆锥形凹槽,随着搅拌时间的推移,凹槽不断的扩大,同时水流对湿淀粉的冲击力也会逐渐地减小,此时便需要提高搅拌桨的转速以增大水流的冲刷力;且普通的搅拌桨在搅拌溶解淀粉的过程中,搅拌杆是不与较硬的淀粉接触的,否则会折断搅拌杆。

因此,普通的搅拌桨搅拌湿淀粉时,搅拌效率十分低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较硬的湿淀粉完全搅拌起来,溶解在水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湿淀粉搅拌桨,该搅拌桨和普通的搅拌机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湿淀粉搅拌溶解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薯淀粉搅拌桨,包括圆盘和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的圆周侧壁上开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扇形凹槽,扇形凹槽内设有弹性铰接装置;所述弹性铰接装置包括穿过扇形凹槽与搅拌杆一端的铰接轴,及安装在铰接轴上的扭簧,通过该弹性铰接装置搅拌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向圆盘圆心方向靠拢或张开。

所述圆盘上开有固定孔,固定孔通过螺栓与传动轴相连接。

所述搅拌杆为弧形搅拌杆。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搅拌桨和普通的搅拌机配合使用时,搅拌杆的末端可与湿淀粉弹性接触,并能根据动力输入大小和搅拌杆末端接触湿淀粉硬度大小自动调节搅拌杆的张开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搅拌状况,提高搅拌效率。当搅拌桨高速旋转时,搅拌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张开,搅拌杆在搅动溶液的同时其末端对湿淀粉进行切割;当搅拌杆接触到硬度较大的湿淀粉时,搅拌杆旋转受阻向圆盘圆心方向靠拢,缩小张开角度,但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搅拌杆也会与湿淀粉弹性接触,从而加速湿淀粉搅拌的溶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盘;2、搅拌杆;3、扇形凹槽;4、铰接轴;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薯淀粉搅拌桨,包括圆盘(1)和搅拌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的圆周侧壁上开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扇形凹槽(3),扇形凹槽(3)内设有弹性铰接装置;所述弹性铰接装置包括穿过扇形凹槽(3)与搅拌杆(2)一端的铰接轴(4),及安装在铰接轴(4)上的扭簧,通过该弹性铰接装置搅拌杆(2)可以铰接轴(4)为转轴向圆盘(1)圆心方向靠拢或张开。

所述圆盘(1)上开有固定孔(4),固定孔(4)通过螺栓与传动轴相连接。

所述搅拌杆(2)为弧形搅拌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红薯湿淀粉搅拌桨,包括圆盘和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的圆周侧壁上开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扇形凹槽,扇形凹槽内设有弹性铰接装置;所述弹性铰接装置包括穿过扇形凹槽与搅拌杆一端的铰接轴,及安装在铰接轴上的扭簧,通过该弹性铰接装置搅拌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向圆盘圆心方向靠拢或张开。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搅拌桨和普通的搅拌机配合使用时,搅拌杆的末端可与湿淀粉弹性接触,并能根据动力输入大小和搅拌杆末端接触湿淀粉硬度大小自动调节搅拌杆的张开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搅拌状况,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千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千里
技术研发日:2017.09.09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